王氏闻此言语,心中的石头方才落了地,转而又问道:“你给我写个拜帖,我既已抵达京都,自然应当马不停蹄地上门拜访一下翼国公府,亲自与国公爷和国公夫人商议一下你和县主的亲事。”
雷兴才正准备回话,就听王氏继续道:“此外,我想后天准备去拜访一下李府,一来是略表谢意,二来,我们并非京都人士,对于京都这边成亲的聘礼是否有什么特殊讲究,以及还有哪些细节是我们所不知晓的,这些我都需要向李夫人讨教讨教。”
雷兴才见王氏说完应道:“好,娘说得极是,等用过饭,我便写拜帖。娘,儿子之前也购置了一些成亲所需之物,待会儿一并交由您。儿子成亲之事,就有劳娘费心了。”
王氏:“这是爹娘分内之事,你终于要成亲了,娘只有满心欢喜,哪有什么辛苦可言。”
王氏想起雷兴才一直对成亲之事兴致缺缺,可把她愁坏了!眼看着与儿子同龄之人,孩子都有两三个了。
而雷兴才却始终不愿意成亲,就连给他相看,他都不愿意,王氏着实担心儿子这辈子都与成亲一事无缘。哪曾想,儿子刚传来高中的消息,就说要成亲,如今儿子终于开窍了,未来的准儿媳门第又如此之高,王氏自然是喜不自禁。
王氏唯一忧心的便是自家家底颇为单薄,唯恐亏待了县主,于是进京时将能带的家底全部带上了。
雷兴才瞧出了母亲的忧虑,赶忙宽慰道:“娘,您莫要忧愁,国公府自然是清楚咱们家的状况,咱们只要竭尽所能便好。况且以咱们家的情形,聘礼也不至于太过寒碜。且县主也绝非那等贪恋钱财之人,她看重的是儿子这个人。”
王氏听了,心中稍感宽慰,点头应道:“也好,你和县主情投意合才是最为重要的。只是这成亲的礼数可不能有丝毫怠慢,我定要去李府好生请教一番,务必将这门亲事操办得风风光光。”
晚饭之后,雷兴才便开始全神贯注地写起了拜帖。
待写完之后,他小心翼翼地将拜帖递给小厮,叮嘱他明日早晨务必送往国公府和李府。
最后,他又将之前购置的成亲物件,如珍宝般郑重地交给了王氏。
王氏仔细地端详着那些物件,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她轻柔地抚摸着一块精美的布料,宛如在抚摸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轻声说道:“这些东西都选得极好,看来我儿真是用心良苦啊。”
雷兴才羞涩地挠挠头,双颊泛起一抹红晕,仿佛熟透的苹果,低声说道:“儿子只是想着在咱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县主最好的。”
王氏满含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宛如春风拂面:“好,好,你能有如此想法,娘便放心了。你日后独自在京都,定要对县主一心一意,切不可学那些三心二意之人,咱们雷家可没有这样的规矩。”
雷兴才有些无奈地看着王氏,哭笑不得地说道:“娘,你看我像是那种人吗?”
王氏又苦口婆心地教导了一番,对于自家儿子的回答甚是满意,于是喜笑颜开地说道:“娘亲也是为了你和县主日后的幸福着想,才如此唠叨。好了,娘不再说了。待我明日去拜访国公府后,想必就能知晓定亲的具体时间了。后日娘再去李府拜访,将该问的都问个明白,之后便开始着手安排,你只需安心上职即可,娘定会竭尽全力,将你的亲事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
雷兴才感激地看着母亲,说道:“娘,有你操持这些,儿子就放心了,我定会在官场上好好努力,不辜负县主和家人的期望。”
王氏笑着点头,眼神里满是慈爱,之后两人便各自去洗漱休息。
次日,小厮早早地将拜帖送去了国公府和李府。
到了下午,国公府便派人回了话,国公爷和国公夫人欢迎王氏上门一叙。
王氏精心打扮了一番,带着得体的礼物前往翼国公府。
王氏是在二门下的轿辇,看着翼国公府雕梁画栋、布局精致,让王氏之前觉得自家儿子高攀的想法更加深刻,随着引路的大丫鬟往里走时,一路走去,真正是一步一景的视觉盛宴,心中想着自家祖坟冒青烟了。
王氏进屋后,先给国公夫人行礼:“给夫人请安,叨扰夫人了。”
国公夫人笑着道:“快起来,快起来,日后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王氏起身,略带拘谨地坐下。国公夫人打量着王氏,发现王氏除了些微紧张之外,举止自然,观其面相也是和善之人,心中满意。
国公夫人和蔼道:“雷夫人一路进京辛苦了,不知这一路可还适应。”
王氏笑着道:“适应的,不瞒夫人,年轻时常随夫君奔波,我是极适应的。”
国公夫人一脸理解的道:“我年轻时也如你这般陪着国公爷边塞京都两边跑,咱们做女子的,跟着夫君四处奔波,虽辛苦但也甘之如饴。”
两人说起共同话题,越聊越投机,可谓相谈甚欢。
后面话题渐渐转到了雷兴才与县主的亲事上。
王氏作为男方母亲,自然是要先开口的:“我家四郎能与县主结亲,是四郎也是我们雷家的福气,夫人放心,我们雷家日后会把县主当亲闺女一般疼爱。”
国公夫人闻言,笑容越发真诚,微笑着说:“雷夫人,我家这闺女自小被宠着,性子有些活泼,日后还望你们多担待。”
王氏忙道:“夫人放心,县主聪慧可爱,我儿子能娶到她是他的福气。”
国公夫人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这亲事,我和国公爷都没意见,听闻十月十八那日是黄道吉日,要不将定亲就选择这一日如何?。”
王氏又惊又喜,赶忙起身行礼:“多谢夫人,一切全凭夫人安排。”
两人说完正事,双方都很满意,国公夫人拉着王氏的手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尽管说。这成亲的规矩多,你若有不明白的,尽管问我。”
王氏感激不已,王氏又提及聘礼,国公夫人摆了摆手:“咱们不讲究那些虚礼,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就行。”
见此,王氏只得点头,心中想着明日找李夫人了解,尽自家最大的能力给县主最好的。
之后,两人又商议了定亲的具体流程,国公夫人想得周到,王氏听得十分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