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财富的真相 > 第35章 跨越情感藩篱,铸就理性财商与成长之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章 跨越情感藩篱,铸就理性财商与成长之路

昨天,我们深入探讨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我们的诸多思想往往源自情感,而非理智。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就如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模式,鲜明地展现了情感与理智的碰撞。

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常常运用“应该”这样的词汇来表达观点。“你应该吃蔬菜”,这背后蕴含着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理性考量,蔬菜富含的营养成分对孩子的身体发育至关重要,这是基于理智判断得出的结论。“你应该写作业”,同样是从孩子学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完成作业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父母的这些话语,是理智支配下的表达,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成长道路。

反观孩子,他们更多地是用“感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不喜欢吃蔬菜”,这是孩子依据自身的味觉体验和情感偏好做出的反应,蔬菜的口感、味道可能不符合他们当下的喜好。“我感觉我不愿意做作业”,或许是因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疲惫,或者受到其他更具吸引力的事物干扰,这些都是基于情感的表达。孩子的思维方式较为直接和感性,他们更倾向于跟随自己内心的感觉行事。

当这种情感与理智的差异延伸到财务问题上时,也有着生动的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仿佛都存在着“父母”和“孩子”两种声音。在面对财务决策时,“父母”的声音会理智地提醒:“我应该多存些钱。”这是从长远的经济规划、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意识到储蓄是积累财富、保障生活稳定的重要手段。然而,“孩子”的声音却会在此时冒出来:“但是我真的感觉想出去玩,我要用我的信用卡来度假。”这是情感上对即时享乐的渴望,想要满足当下的愉悦需求,而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人在财务方面缺乏理性的控制。有人选择透支消费,用信用卡去度假,只为了满足一时的快乐。这种行为背后,正是情感战胜了理智,被当下的欲望所驱使,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的还款压力以及可能对个人财务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也警示着我们,在财务领域,人们需要走向成熟,尤其是在从现金流象限的左侧(如雇员象限和自由职业者象限,通常更注重工作安全和稳定收入)迈向右侧(如企业主象限和投资者象限,追求财务自由和财富创造)的过程中,更需要在财务方面成熟起来。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成熟呢?真正的成熟意味着清晰地知道自己必须要做什么,并且能够克服内心的情感障碍,坚决地去执行,即便这件事可能并不符合自己当下的喜好。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却在现实生活中被许多人忽视。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所谓的成年人说:“我感觉我不喜欢做这个事情。”他们仅仅凭借自己的感觉去下结论、做决定,而没有深入思考这件事是否应该去做。这种行为方式反映出他们在思维和决策上的不成熟,依然被情感所左右。

在我的创业经历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创业成功所需要做的事情,往往并非是自己一开始就喜欢做的。为了实现创业目标,我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习惯,学会去做那些大多数人不愿意做的事,并且逐渐喜欢上这些事情。因为我明白,只有通过这些看似艰难的努力,才能带来我真正想要的结果。这就是成熟的表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必须采取的行动,不受情感的干扰,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我坚信,一个人应该首先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成功后,才真正有资格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理性的思维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人们能够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被感觉牵着鼻子走,那么实现财富增长并非难事。致富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很多时候只需要坚持重复去做正确的事情。

如今,我在各种场合,无论是朋友间的私下交流、小型聚会,还是大型的自由企业庆典上,都不遗余力地分享社群经济的概念。我向朋友们强调,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务必关注并着手建立自己的社群,这是社群经济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从理念、理论和方法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把握这一时代趋势,实现更好的发展。

然而,我也清楚地知道,尽管大家都接收到了这些信息,但仍有部分朋友对此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想法大多基于感觉,而非理性的认知。他们没有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社群经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机遇,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觉得这件事可能麻烦、不确定,或者不符合自己当下的兴趣,就轻易地放弃了尝试。这充分说明了在从工作安全迈向财务自由的过程中,也就是从现金流象限左侧进入右侧的过程中,思想的转变是何等关键。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分辨哪些思想源于情感、哪些思想基于理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关注自己内心的独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分析自己的想法和决策是受到情感的驱使,还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只有当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两者的区别,才有可能逐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从情感主导到理性主导的转变。

在我的创业历程中,也曾遭遇过财务压力的艰难时刻。在那些日子里,情绪上的压力如影随形,情感很容易失去控制。周围的人可能会善意地建议:“你要找到一份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乍一听,这句话似乎很理性、很有道理,毕竟稳定的工作意味着稳定的收入,能够缓解当下的财务压力。然而,深入思考后就会发现,这种建议往往是基于一种保守的、规避风险的情感思维。它只看到了眼前的安稳,却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个人潜力的挖掘。如果仅仅因为一时的情感压力而选择放弃创业,回归到所谓的“稳定”工作中,那么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要完成从现金流象限左侧到右侧的跨越,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努力朝着理智的方向发展。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嘈杂,我们都要明白,最重要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调整和自我成长,我们才能在财务自由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