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爷满面春风、焕然一新地回来了。他满心欢喜地想着,自己出去这么久,回来怎么也得有几个朋友来迎接自己吧。可当他走进院子,却发现一个人也没有。他不禁有些失落,站在院子里嘟囔着:“嘿,这群家伙,都忙啥去了呢?”
桂婶在屋里,还在为之前拿菌子的事儿自责呢。她皱着眉头,不停地叹气:“唉,都怪我,要不是我拿那菌子,也不会出这档子事儿。”
杨爷走进屋里,看到桂婶这副模样,便安慰道:“桂婶,您就别自责了,这事儿谁也不想的。您看,大家现在不也都没什么大事儿了嘛。”
桂婶抬起头,勉强笑了笑说:“杨爷,你这趟回家咋样啊?”
杨爷一下子来了精神,眼睛放光:“桂婶,可好了呢。我爸妈看到我现在这个样子,彻底放心了。您知道吗?他们之前啊,还以为我要出家,可担心了。”
桂婶好奇地问:“为啥以为你要出嫁啊?”
杨爷笑着说:“他们不是怕我去做啥事儿失败,就是担心我要是失败了就一蹶不振,爬不起来喽。不过现在好啦,我让他们看到我精神着呢。”
这边,赵建龙带着谢晓彤回到家。赵建龙一边扶着谢晓彤坐下,一边叮嘱着:“晓彤啊,你可得好好休息,这接下来的饮食啊,一定要注意,可不能再乱吃东西了。”
谢晓彤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哎呀,建龙,我其实没那么严重啦,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过了一会儿,杨爷听说谢晓彤回来了,赶忙拿了些好吃的送过来。他一进门就喊道:“晓彤啊,听说你回来了,我带了些好吃的给你。”
杨爷走进屋里,看到赵建龙正在细心地照顾谢晓彤,便打趣地说:“哟,建龙照顾得可真周到啊。那我就不打扰你们啦。”说着,他把东西放下就先离开了。
赵建龙看到谢晓彤把所有的照片都打印出来了,那些照片里有不少是他俩的合影呢。谢晓彤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建龙,我就是觉得这些照片很有纪念意义,就都打印出来了。”
赵建龙笑着说:“挺好的呀,这些照片都记录着咱们在村子里的美好时光呢。”
桂婶呢,也没闲着。她坐在电话旁,拨通了儿子们的电话。电话一接通,桂婶脸上就笑开了花,声音里都透着喜悦:“儿子啊,最近咋样啊?妈可想你了。”听到儿子的声音,桂婶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不停地和儿子分享着村子里的趣事。
桂婶每次给孩子打电话,总是没说几句,那边便匆匆挂了。桂婶握着那听筒,良久,才缓缓放下。她的眼神里满是失落,却又不敢再多说一个字。她已经太久没见着孩子了,想去探望,可孩子们总说忙,忙得像那不停旋转的陀螺,没有片刻空闲。
桂婶的心里像是堵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这一日,她和冯姨不知怎地就吵了起来。桂婶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剑,直直刺向冯姨的痛处:“你家儿子进监狱的事儿,哼!”冯姨的脸瞬间变得煞白,那是她心中最深的伤,如今被桂婶这般赤裸裸地揭开,她只觉得心被撕裂一般的疼。
而赵建龙,这段日子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照顾着三个病人。大麦看着赵建龙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暖意,忍不住道:“建龙,你这般辛苦,真叫人过意不去。”赵建龙只是笑笑:“都是应该的。”
娜娜忙了整整一个下午,店里的客人多得像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待她忙完回来,大家已经坐在桌前准备吃饭了。众人围坐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你们可知道阿奶?”有人忽然说道,“那阿奶都九十六岁喽,每日还在打牌呢。”众人皆惊叹。
话题不知怎地又转到了冯姨身上。有人轻轻叹道:“冯姨也是个苦命的人啊。她儿子偷钢材,那事儿闹得可不小。若是钱还在,或许还能减刑,可如今钱没了,这往后的担子,可都压在冯姨一人身上了。”众人听了,皆默默不语。
谢晓彤放下筷子,目光坚定:“我明日去咖啡厅帮忙,如今人手不够,我怎能坐视不管?”众人看向她,眼中有赞许之色。
谢晓彤的话让大家都为之一振,赵建龙看着她,眼中带着几分担忧:“晓彤,你身子才刚好些,就去帮忙,吃得消吗?”
谢晓彤拍了拍胸脯:“建龙,你可别小瞧我,我没那么娇弱。再说了,现在店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我怎么能安心休息呢?”
第二天,谢晓彤早早地来到了咖啡厅。咖啡厅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客人们已经陆陆续续地来了。谢晓彤忙前忙后,虽然有些疲惫,但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而桂婶,自从和冯姨吵架之后,心里一直很愧疚。她思来想去,决定去给冯姨道歉。她来到冯姨家门前,犹豫了一下,然后轻轻敲了敲门。冯姨打开门,看到是桂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冷漠。
桂婶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冯姨,我是来给您道歉的。那天我不该提起那些让您伤心的事,我这嘴啊,就是没个把门的。”
冯姨看着桂婶诚恳的样子,心中的气也消了大半:“进来吧,事情都过去了。”
在咖啡厅里,谢晓彤正忙着给客人端咖啡,突然听到一阵吵闹声。原来是一位客人嫌咖啡不够热,正对着服务员发火。谢晓彤赶忙走过去,微笑着说:“这位先生,真是不好意思。我们马上给您换一杯热的,今天店里客人多,可能有些疏忽,还请您多多包涵。”
那客人看到谢晓彤态度这么好,也不好再发火,哼了一声便坐了下来。
娜娜在店里的后厨帮忙准备点心,她看到谢晓彤处理得这么妥当,对她竖起了大拇指:“晓彤,你可真行啊。”
谢晓彤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都是在这混久了练出来的。”
大麦也来到了咖啡厅,他看到谢晓彤忙得不可开交,便主动帮忙招呼客人。
再说桂婶和冯姨,两人坐在屋子里,开始聊起了各自的心事。
桂婶叹着气说:“冯姨,我这心里苦啊,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我这日子过得冷冷清清的。”
冯姨拍了拍桂婶的手:“我又何尝不是呢。自从儿子出了事,我感觉这日子都没了盼头。不过,咱们也得往好处想,至少咱们还有这个村子里的这些朋友。”
桂婶点了点头:“冯姨,您说得对。咱们不能总是唉声叹气的。”
傍晚,赵建龙来到咖啡厅接谢晓彤回家。他看到谢晓彤虽然一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满足。
“今天怎么样?”赵建龙问道。
“累是累了点,不过很充实。”谢晓彤笑着回答。
冯姨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丈夫已经把晚饭做好放在桌上。冯姨坐下来,看着那碗里的饭,无奈地叹了口气:“又有土,唉,这也是常事了。”
丈夫苦笑着说:“冯姨,将就着吃吧,现在家里的钱都拿去还债了,哪还有什么讲究的资本。这房子破成这样,想修都没钱啊。”
冯姨默默吃着饭,眼神里满是忧愁:“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夜晚,谢晓彤坐在桌前,翻看着那些照片。照片里是赵建龙在自己生病时照顾自己的场景,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轻声对自己说:“来这里之前,还想着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呢,没想到现在心里想的全是赵建龙这个家伙。”
娜娜皱着眉头,气呼呼地对英子说:“你知道吗?大麦的小说被人批评得一文不值,那些人真是不懂欣赏。我看过大麦写的小说,可好了。英子,你一定要好好看看大麦的小说,可不能让大麦太伤心了。”
英子疑惑地问:“真有那么好吗?”
娜娜坚定地说:“当然了,大麦很用心写的。”
大麦从英子口中得知娜娜为自己做的这些事,找到娜娜感激地说:“娜娜,我听说你为我的小说到处跟人说公道话呢,真是太感谢你了。”
娜娜摆摆手:“大麦,你写得确实不错呀,那些人不懂。咱们可不能让你这么被人欺负。”
胡小鱼在一旁唉声叹气:“我现在陷入创作瓶颈了,感觉脑子像一团乱麻。”
大麦笑着安慰他:“胡小鱼,别灰心呀。我之前也有过这种时候,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灵感的。你看我,经过这段时间,不是也变得开朗多了嘛。”
突然,冯姨接到消息,说丈夫在干农活的时候晕倒了。冯姨心急如焚,一边往外跑一边喊:“这可怎么办啊!”
桂婶听到动静,赶忙出来问:“冯姨,出啥事了?”
冯姨带着哭腔说:“我家那口子在地里晕倒了,我得赶紧去看看。”
桂婶毫不犹豫地说:“冯姨,你别急,我骑着三轮车带你过去,这样快些。”
冯姨坐上三轮车,紧紧抓着桂婶的衣服,嘴里不停地念叨:“希望他没事,希望他没事啊。”
桂婶一边骑车一边说:“冯姨,你别太担心了,吉人自有天相。”
大麦得知自己的小说有娜娜这样坚定的支持者后,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她决定不再被那些批评的声音所困扰,而是要静下心来好好打磨自己的作品。
大麦坐在自己那间小小的书房里,桌上堆满了稿纸和书籍。她对着英子说:“英子,我想好了,我要把小说重新修订。那些人说我的情节不够曲折,人物不够丰满,那我就从这两方面入手。”
英子鼓励道:“大麦,你一定可以的。你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才华,只要坚持下去。”
大麦开始重新构思情节,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好几天。终于有一天,他兴奋地跑出来找到胡小鱼:“小鱼,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情节转折。之前我的主角只是被动地应对各种事件,现在我要让他主动去追寻真相,哪怕这个真相会颠覆他的世界。”
胡小鱼眼睛一亮:“大麦,这听起来很棒啊。那人物方面呢?”
大麦挠挠头:“人物我打算增加一些配角的戏份,让他们来衬托主角的性格。比如说,我要写一个狡黠但又充满智慧的老猎人,他会在主角迷茫的时候给他一些隐晦的提示。”
随着大麦不断地修改,他的小说渐渐有了新的模样。娜娜偶尔也会过来看看大麦的进度,她看到大麦那认真的样子,打趣道:“大麦,你这架势,是要写出一部惊世骇俗的大作啊。”
大麦笑着说:“娜娜,我不敢说惊世骇俗,但我想把我心中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
大麦还决定把自己的小说拿给村子里一些有阅历的长辈看,听听他们的意见。她首先找到了村里的老校长。老校长戴着老花镜,仔细地阅读着大麦的手稿。读完之后,老校长沉思片刻说:“大麦啊,你的小说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在描写乡村风貌的时候,还可以更加细致一些,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大麦虚心接受了老校长的建议,她再次回到书桌前,在描写乡村的部分加入了更多的细节。那潺潺的溪流,古老的石桥,还有傍晚时分袅袅升起的炊烟,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了小说里。
慢慢地,村子里开始有了一些关于大麦小说的传言。有人说:“大麦那小子的小说好像越来越有意思了。”
而大麦则在为小说的结局绞尽脑汁。她想写出一个既出人意料又能让读者回味无穷的结局。她在夜晚的月光下踱步,思考着主角最终的命运。是让她功成名就,还是给她一个充满遗憾但又充满希望的结局呢?
终于,大麦完成了小说的最终修订。她把稿子拿给娜娜、胡小鱼、英子等人看。大家读完之后,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娜娜激动地说:“大麦,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小说。我觉得你可以尝试去联系出版社。”
大麦有些犹豫:“真的可以吗?我还是有点担心会被拒绝。”
英子拍了拍大麦的肩膀:“大麦,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你的小说有它独特的魅力,我相信会有出版社赏识的。”
于是,大麦鼓起勇气,将自己的小说稿件寄给了几家出版社。在等待回复的日子里,她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她不知道自己的小说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她知道,自己已经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无论是友谊,还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提升。
在那透着消毒水味的医院病房里,赵建龙守在冯姨的床边,眼神里满是关切。冯姨却轻轻推了推他,虚弱地说:“建龙啊,你回去吧,这里有医生护士呢,你也有自己的事要忙。”
赵建龙有些犹豫:“冯姨,您这还病着呢,我陪着您也安心些。”
冯姨强挤出一丝笑容:“好孩子,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我这老骨头,没那么娇弱,你快回去吧。”
于是,赵建龙只好离开了医院。
谢晓彤在厨房里忙得晕头转向,端出几盘卖相实在算不上好的菜。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奶奶,奶奶却像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夹起一筷子菜放入口中,不住地称赞:“晓彤啊,你这菜做得可真好吃,真有天分。”
谢晓彤的脸微微泛红,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厨艺是个什么水平,轻声说:“奶奶,您就别安慰我了,我知道我做的饭菜不怎么样。”
吃过饭后,谢晓彤和赵建龙坐在院子里聊天。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像是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赵建龙看着谢晓彤,温柔地说:“晓彤,明日我想请你吃饭呢。”
谢晓彤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建龙,明日我得去店里帮娜娜,实在是抽不出空来,咱们只能改天再说了。”
奶奶在房间里透过窗户看着他们聊天,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笑容里满是慈爱与欣慰,仿佛看到了一幅美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胡小鱼这些天每日都会去幼儿园。他站在一群小朋友中间,像一个快乐的精灵,教小朋友们唱歌。小朋友们围在他身边,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欢快地跟着他的节奏唱着。胡小鱼的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幸福笑容,他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阳光填满了。
下课后,他发现自己落了东西在教室,便折返回去拿。刚走到教室门口,他就看到了一位音乐老师正在整理教具。他顿时明白了,这肯定是赵春丽的安排。
胡小鱼找到赵春丽,眼神里带着一丝嗔怪和感激:“春丽姐,你这是何苦呢?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幼儿园并不缺音乐老师。”
赵春丽轻轻一笑,那笑容里有一丝狡黠又有许多的温柔:“小鱼,你之前的状态我看在眼里,我担心你会一直陷在那种抑郁的情绪里。让你来这里,不过是想让你开心些,现在看到你这样,我心里也很欣慰呢。”
胡小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赵春丽,轻声说:“春丽姐,你总是这样为他人着想,就像这冬日里的暖阳,暖到人的心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