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已定,当天夜里,范骅就在自己的府邸中大摆筵席,邀请萧炎前来赴宴。
宴会热闹非凡,宾主尽欢,但范骅早已暗中指使自己的心腹们悄悄埋伏在院子里,只等时机一到,就要一举将萧炎诛杀当场,趁机夺取大理城。
然而,萧炎身为明教烈火旗的掌旗使,不仅智谋过人,而且察言观色的能力也是出类拔萃。
其实,他对于范骅设下的鸿门宴早已是心知肚明,他毫无惧意地坦然前往赴宴。
宴席之上,两人表面上把酒言欢,可暗中却是各怀心思。
萧炎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变故,而范骅则时刻留意着萧炎的一举一动,寻找合适的时机出手。
酒过三巡之后,萧炎故意装出一副醉态朦胧的模样。
范骅见状,心中暗喜。他忌惮于萧炎那高深的武功修为,不敢贸然动手,于是猛地摔碎手中酒杯。
刹那间,只听得一阵嘈杂声响,一群训练有素的武士涌入宴会厅内,迅速将萧炎团团围住。
面对众人的围攻,萧炎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随着他一声清脆响亮的口哨声响起,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数十名早已潜伏在左近的烈火旗弟子如同鬼魅一般,翻墙跃入了府中。
那些明教弟子很快便结成了赫赫有名的五行阵。
这五行阵乃是明教的独门绝技之一,虽然在面对大军冲锋时难以发挥作用,但用来应付这种人数较少的近身搏斗,简直是无往不利。
可怜那范骅以及他的数十名亲信,尽管个个武功不弱。但在陷入这精妙绝伦的五行阵之后,便如同身陷泥潭之中。
五行阵法发动,阵中烈火熊熊、洪水滔滔、巨木森森,百般兵器乱舞。
很快,阵中便传出阵阵惨叫之声。
不过片刻之后,范骅等人尽皆命丧五行阵之中。
萧炎收拾完残局后,正准备稍作休整之时,忽然一名身骑快马的将士疾驰而来。
那将士正是赫连铁树所派来的亲信,他一脸焦急地向萧炎禀报战况:
他们遭遇了高泰明军队的袭击,对方采用火攻之计,导致军营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又趁着火势掩杀,赫连铁树的大军遭受重创,死者不计其数。
萧炎心中一惊,深知情况危急不容耽搁。他迅速集结城中数万兵马,亲自率军出城前去救援赫连铁树。
与此同时,欧阳雄和威德法王护着赫连铁树,指挥残部且战且退,朝着大理城的方向狼狈逃窜。
而高泰明则率领着精锐的骑兵在后方紧追不舍,大有不将赫连铁树彻底消灭誓不罢休之势。
眼看便要被高泰明追上,萧炎所率领的援军终于及时赶到。
萧炎身先士卒,率领麾下将士冲向高泰明的追兵。
经过一番激烈厮杀之后,萧炎成功地击退了高泰明的兵马,解了赫连铁树的燃眉之急。
赫连铁树见状,总算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仍心有余悸。
随后,他与萧炎以及其他众人一起向着大理城进发。然而,当他们行至大理城。萧炎命手下部将前往城门处喊话,叫城内的守军开门。
然而,城墙上突然万箭齐发,密集如雨般的箭矢纷纷射下。
赫连铁树等人定睛一看,只见慕容复与阿莹正率领大批将士站立在城墙之上。
阿莹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对着赫连铁树做了一个鬼脸。
原来,慕容复早就暗中率领军队埋伏在了半路上。当赫连铁树派出亲信前往大理城向萧炎求救时,却被埋伏在半路上的慕容复率军截获。
于是,慕容复决定将计就计。他和阿莹假扮成那名亲信的随从,跟着他进入了大理城。
萧炎得知赫连铁树遇袭,果然率领大军出城救援。
而趁着萧炎大军离城之际,慕容复则率军趁机攻占了大理城。
赫连铁树、威德法王、萧炎等人目睹慕容复已经夺取了大理城,皆是惊愕不已,一时间不知所措。
慕容复昂然站在高耸入云的城头上,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城下的西夏军队,对着赫连铁树朗声喊道:“赫连将军,尔等在大理无恶不作,已招致人神共愤。我在此奉劝尔等,还是尽早回你的西夏去吧!切莫再妄图祸乱大理!”
慕容复这一番话,说得义正言辞,声震云霄,让城下的西夏士兵们都不禁为之失色。
阿莹也娇声喊道:“你们快夹着尾巴回西夏去吧,否则我大哥哥略施小计,让你们为死去的大理百姓陪葬!”
赫连铁树闻之,勃然大怒,他挥舞着手中的马鞭,指着城头的阿莹怒吼道:“小小丫头也敢口出狂言!今日不攻破大理城池,誓不罢休!来人!擂鼓助威,准备攻城!”
就在赫连铁树即将下令进攻的时候,一旁的萧炎急忙策马上前,拱手抱拳对赫连铁树说道:“将军息怒!这大理城城墙坚固,急切之间实难攻取。那高泰明何虚竹已然在赶来的路上。”
“若是我们强行攻城,待到他们赶来与城中守军里应外合,到时候我军可就处境不妙了!不如暂且先撤回西夏,从长计议。”
赫连铁树虽然心中恼怒,但他毕竟也是久经沙场之人,深知萧炎所言不无道理。
他只得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于是,西夏大军开始向北撤退。
然而,令赫连铁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退至兰溪郡时,却遭遇了朱丹臣和华赫艮的伏兵。
原来,慕容复早就料到赫连铁树会退兵,提前使朱丹臣和华赫艮二人率兵埋伏于此,专等西夏大军自投罗网。
西夏军人困马乏,无心恋战,一触即溃。
赫连铁树眼见局势危急,连忙亲自上阵督战,但终究是无力回天。
经过一场惨烈的厮杀之后,西夏大军损失惨重,被杀得人仰马翻,血流成河。
赫连铁树身边只剩下数百名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向着西夏逃窜而去。
好不容易逃西夏,赫连铁树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进宫面见梁太后。
梁太后虽已年过三旬,但她仍旧肤如凝脂,容光焕发。她那倾国倾城的容貌却仿佛被时间遗忘了一般。
岁月似乎对她格外宽容,未曾在那张绝美的脸庞上留下丝毫痕迹。
她端坐在凤椅之上,一身华丽的宫装更衬得她仪态万千、端庄秀丽。
然而,此时那张美丽的面庞上却透露着愠怒之色,使得原本温柔如水的面容多了几分威严和凌厉。
她美目圆睁,看着灰头土脸的赫连铁树,厉声喝道:“赫连铁树,你好大的胆子!本宫命你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去攻打大理,本以为此次定能旗开得胜,扬我国威。谁知你竟一败涂地,致使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你还有何颜面来见本宫?”
赫连铁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头不止,颤声道:“太后息怒!此番战败并非末将无能,实在是那高升泰父子反复无常。他们先是假意投降,后又暗中勾结段誉小儿,对我军发动突袭,才致使我军遭受重创!”
梁太后面沉似水,目光冷冽地注视着赫连铁树,缓缓开口道:“哼!这小小的大理国你们都拿不下,还谈什么灭宋攻辽?”
赫连铁树面色凝重地说道:“段誉和高升泰,其实都不足为虑。那慕容复却是心腹大患!此人极善谋略,诡计多端,令人防不胜防!咱们的军队多次中了他设下的圈套,以致惨败……”
听到这话,梁太后不禁面色微变:“就是先前来西夏争夺驸马之位的慕容复吗?没想到他竟有这般能耐。”
赫连铁树沉重地点点头,应道:“没错,正是此人。别看他外表风度翩翩,但实际上心机深沉如海,手段阴险狡诈。”
梁太后沉思片刻之后,接着说道:“好在国师阴山老祖派遣弟子前来,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国师已然成功破除了青城山的八部天龙之封印,如今那八部鬼帅以及数百万的鬼兵皆已尽数被其驱使。”
“我再你整整二十万的大军。并且,会让国师派出那些强大的鬼帅鬼兵前去协助于你。倘若此番出征仍是不能获胜,那么你就自己提着脑袋回来见我吧!”
听到这番话,赫连铁树不禁浑身一颤,额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但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叩头谢恩道:“多谢太后信任,末将定当不辱使命,凯旋而归!”
梁太后抬起头,望着南方,眼神中露出一丝狠厉:“至于那慕容复,我自会派人前去对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