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姐姐入府后你独宠她一人,视后院女人于无物,我知道我的王爷回不来了,所以我躲起来了,即使上生下弘辉也很少带他在姐姐面前请安,我只想安安静静抚养他长大,从不想让他与姐姐的孩子争什么。”

“可是弘辉却死在他三岁那年,那个雨夜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小小的他就死在我的怀里。”

说到这宜修已经泪流满面。

“当初皇上明明可以救弘晖的,我抱着弘晖去正院求姐姐,让她能派个府医出来给弘晖看看,可是她不愿。我知道你其实知道的,但是为了姐姐,为了姐姐肚子里的孩子,你假装不知道我的哭求,选择漠视放任弘晖病逝,皇上,你多狠心呐!”

“皇上明明是知道弘晖是怎么死的,可是你却什么都没做,你在期待嫡子的到来,可怜我的弘晖时常问我为什么他的阿玛不去看他,是不是不喜欢他。”

皇上痛心不已,看着宜修痛苦的表情,才明白自从弘晖夭折那日起他与宜修就回不去了。

皇上:"; 回不去了,朕以为我们能重新开始,原来再也回不去了。”

“小宜,是朕不对,识人不清……”

宜修抽回手,“皇上是天子,天子是不会有不对的地方,臣妾累了,皇上请便吧。”

演了一场戏宜修也累了,撑着身子回了寝殿,全然不顾院子里还坐着帝王。

皇上沉默的坐着,脑子里有一瞬间空白,原来宜修一直没有原谅他,是他弄丢了那个满心满眼都是他的人。

一直到傍晚苏培盛进来提醒皇上才发觉不对劲。

“皇上?”

皇上到底是帝王,一个下午就足够他把所有的情绪藏起来,睁开眼后他又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没有过多情绪的帝王。

“走吧。”

只是那个背影怎么看怎么凄凉。

这天以后宜修抱病闭宫休养了,除了几个孩子谁都不见,就连皇上也是在宜修睡着的时候才能看上几眼。

时间飞逝,一晃又是两年,这两年里皇上没日没夜的处理政事,就算是累病了也不停歇。

要说皇后两年前就被皇上幽禁于景仁宫了,还不复相见,皇上本想废后,但碍于太后这才作罢,直说此生不复相见。

伴随着秋日的落叶随风飘落,暖阳照在院琉璃瓦上,竟感觉不到一丝温暖。

两年过去,皇上的身子因着劳累已经一日不如一日了,养心殿里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氛围。

弘旭跪在床前,紧紧握住阿玛的手。

“弘旭,你很好,大清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你额娘,这辈子是朕违背了诺言对不住她。”

“去将你额娘叫来吧……”

宜修进来后径直走向床榻,坐下后看着已经进气少出气多的人,一时间泪水滑落,她不该伤心的不是吗?

皇上想要伸手帮宜修擦眼泪,抬了抬手,然后又无力的放下。

最后皇上使了全力握住宜修的手,他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静静的看着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松下了气。

宜修此时才知道,送走帝王是这样的感受,可她明明不爱他,可为何会心痛,会难受。

弘旭等了很久,不放心这才进入内室,看着额娘阿玛交握的手,万念俱灰的枯坐着,走近一看,阿玛已经殡天了。

弘旭强忍着悲伤走出室内,安排事宜。

雍正十一年九月二十,雍正皇帝驾崩。

雍正崩逝后,庙号为世宗,谥号是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仁诚宪皇帝,葬于易州泰陵。

胤禛从未想过要把皇位传给弘旭以外的其他人,早在弘历上蹿下跳拉拢朝臣的时候,就被他亲手打压了,直接革去黄带子过继给八王当儿子了。

胤禛崩逝之前,留下遗旨,将柔则废后降为柔妃,非死不能出景仁宫,死后葬于妃陵,日后史书工笔记载,宜修就是他的元后嫡妻。

……

苏培盛:“跪,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兴,跪,一叩首……举哀。”

在一片悲哀的哭声中,雍正帝结束了他十一年的政治统治。

宜修跪于众人之首,麻木的流着眼泪。

弘旭毫无争议的于灵前继位,改年号乾安,带领百官给大行皇帝举哀。

雍正十一年十月初十,弘旭继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安元年。

乾安帝下的第一道旨意是尊皇后宜修为母后皇太后,同时也是圣母皇太后。

第二道旨意为册封嫡妻瓜尔佳氏为皇后,于乾安二年三月再举行封后大典。

同时也颁发旨意要给大行皇帝守孝二十七个月,在这期间停止选秀。年岁到了的闺阁女子,允许自行婚嫁。

而后又下旨册封弘时为睿郡王,弘昼为和郡王,弘宣为福亲王,弘昱为昭亲王,嘎鲁玳为固伦和懿长公主。

先帝的嫔妃各升一级,同时又年过四十五的太妃,可以在孝期结束后去女儿或儿子的府上荣养,年纪没到的太妃就先住在寿康宫和寿安宫。

得了旨意的太妃都很高兴,尤其是年龄到了的太妃一心等着孝期结束好出宫和孩子团圆。

弘旭:“皇额娘,儿臣听说您的不想去慈宁宫住,那您想住在哪里?”

宜修:“皇额娘想去圆明园住着,等过两年你朝政上的事理顺了,皇额娘想离开京城,去看看这大好河山,走累了就在江南定居,等年纪大了就回京城来陪陪你们几个。”

弘旭:“您一定要走吗?儿子舍不得您。”

宜修:"; 你是当阿玛的人了,怎么还如此黏糊,我困在这紫禁城里大半辈子了,如今想去四处看看,怎么,你还不让了?”

弘旭:“没有不让额娘去,只是您记得每年回来看儿子一次,要时常给儿子写封信回来。”

宜修:"; 知道了,以后弟弟妹妹就交给你了,你们兄妹几个要好好的。”

弘旭:“额娘放心吧,儿子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

宜修在圆明园住了快两年,弘旭才终于同意宜修去走走。

“宜儿要出去走走,怎能不带上我呢?”

看着这不请自来的人,宜修都气笑了:“你都来了,那便一起吧。”

两人带着贴身伺候的奴才,还有几个侍卫,一行人出发往江南而去。

等人都离开了京城,弘旭才收到宜修留下的书信,弘旭也很无奈,不过额娘高兴就好。

宜修用了十年的时间走遍了这大清河山,后来与允禵定居在江南十年,后面宜修年纪大了弘旭不放心,催了好几次,他们才启程回了京城。

在宜修七十五岁那年,允禵因为早年上战场,身子落下了病根,所以允禵先离开了。

宜修也觉得活得够久了,几个孩子都长大成家了,有了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可惦念的,所以也跟着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