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两家商议
季卫国心急如焚地赶回家里,刚踏进家门,便瞧见父母正忙碌地收拾着一些简单的行李。
他快步走进爹娘的屋子,满脸焦虑与疑惑,连珠炮似的发问:“娘,到底发生啥事啦?怎么突然要收拾行李呀?”
“娘,顾平伤到哪儿了?严不严重呐?”
“娘,婉婉她又是怎么跟您说的呀?”
“娘,咱们啥时候动身出发呀?”
然而,面对季卫国一连串急切的问题,赵菊花却一直专注于在炕上收拾衣服,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他说话一般,对他不理不睬。
季卫国见状,愈发焦急起来,忍不住再次喊道:“娘,您倒是回答我一句呀!”
这时,只见赵菊花猛地抬起头来,脸色阴沉,没好气地吼道:“娘娘娘的,整天就知道嘴巴不停地叭叭叭问个没完,你咋不去问问你爹呢!从下午到现在,你爹都不知道喊了我多少声了,好不容易能清静会儿,你这小子一回来又开始缠着我不放,吵得人心烦意乱的!”
季卫国被娘这么一顿数落,顿时有些委屈,但心里还是挂念着事情的,于是嘟囔着说道:“娘,您别生气嘛,我这不也是因为着急才多问了几句……”
季保山知道自家媳妇儿这会儿已经毛的不行了,急忙拉着儿子出了外间。
“行了,有啥你问我啊,别老找你娘。”
季卫国看了看他爹,忍不住叹了口气。别看他爹长得人模狗样大老爷们的,他家还是他娘做主。
以前他也不是有事没问过他爹,问题是他爹一句“我不知道问你娘去”,渐渐的家里就但凡有事就找娘了,这可真不怨他啊!
“那爹您倒是说说现在是个啥情况?顾平伤的咋样了?”
季保山说:“婉婉的意思就是让咱们去探亲,反正尽快走吧。这次不只咱家,亲家那边也一起去。这一路上咱爷俩照顾她们,两家一起走也好有个照应。至于顾平的伤,婉婉没咋说,现在知道的就是腿断了,别的去了看情况吧。”
季保山想到顾平的伤情,心里忍不住提着心。多少兵娃子就是因为受伤退伍的,这女婿也不知道能不能留在部队。
季卫国一听到两家人一起走,心里就明白了几分。妹子准是怕亲家母女俩路上不安全,才想着让他们一家都去的。
不过去看看也好,自从妹妹随军后,爹娘嘴里一直念叨着妹妹那边好不好。这次过去了,也能好好的了解一下情况。
父子俩说话的功夫,赵菊花也把衣服收拾好了。闺女说了那边没家里这边冷,带个薄袄子就成。既然不冷那很多衣服就没必要带,直接全套身上得了,带个换洗的里衣就行。
赵菊花正准备询问儿子厂里请假的事情,就听到院门被拍响。季卫国跑出去开了院门,发现是钱榆领着顾安来了。
“婶子,快快快,赶紧进屋暖和暖和,这天寒地冻的可别把您给冻坏了!我爹娘刚才还念叨着呢,不知道您那边有没有收到消息,他们原本打算等晚点的时候过去您那儿跑一趟呢!”
季卫国热情地将钱榆和顾安往院子里面领。
钱榆一边走着,一边嘴里不停地说着:“哎呀,今天上午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了婉婉打来的电话。她说想让我们去探亲!当时我一听,心里那个发愁哟!你说说看,我一个妇道人家,还要带着安安这么个小不点儿,这一路上多不安全啊!好在婉婉跟我说你们也陪着一起去,这样一来,我这颗悬着的心呐,总算是能稳稳当当地落回到肚子里头咯!”
她的话音未落,便瞧见季保山和赵菊花从屋里迎了出来。
两人一眼瞅见钱榆,立马快步上前,又是一番亲热地寒暄与拉扯。
只听得赵菊花大声嚷嚷着:“哎哟喂,亲家母来啦!快些进屋,快些进屋!哎呦呦,安安这小家伙也跟着一块儿来啦?来来来,外头风大天冷的,有什么话咱们都回屋里头慢慢唠哈!”
就这样,几个人相互推让了好一会儿,才终于走进屋内。
钱榆挨着炕沿边坐了下来,只见赵菊花手脚麻利地递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水。钱榆赶忙伸手接过碗,轻轻地吹了吹气后,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
那股香甜温热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顿时让她整个人都觉得暖洋洋的。
安安也接过赵菊花递过来的红糖水小口的喝着,那眯起的眼睛显示她此刻心情有多么好。
“亲家,我那边东西都收拾好了。我和安安一人一个背篓,里面就是一些山货,然后我攒了些白面,到时候给他们带过去,就看咱啥时候出发。”
赵菊花挨着钱榆坐着,她正给顾安兜里塞糖果呢,听到钱榆的话立马回答道:“山货啥的我这边也拿了不少,婉婉喜欢吃板栗核桃那些,我给装了一麻袋,粮食我也准备背一袋子过去。明天一早让卫国和他爹去买火车票,买到票咱就走!”
季卫国听了他娘的话,忙不迭地点头应下。
钱榆是个典型的农村妇人,没有出过远门,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这会儿听到亲家母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帖帖的,连忙笑着点头。
“那就麻烦你们了,我这啥也不懂,两眼抓瞎。”
赵菊花听到她的话笑了笑,说:“麻烦啥啊,按理说女婿受伤我们也得探望探望的。正好婉婉不放心你们母女俩行路子,就问我和她爹得不得空。我这一想咋也得去啊,于是就把老大也叫回来了。路上有她爹和哥哥护着咱娘仨,怎么着都吃不了亏!”
钱榆听到后深深地点了点头,往年村里也有这出门的小媳妇儿小年轻的,都说那坐火车乱着呢。有车站拍花子的,抢东西的……防不胜防。
几人又互通了一下要带的东西,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现在就等买好车票,他们就能出发。
第二天清晨,天还蒙蒙亮,季卫国和季保山就赶到了火车站。售票窗口前人挤人,父子俩排了好久的队才买到票。
火车票是明天下午的,也就是说他们明天就得赶路了。
因为去滇南那边时间长,他们这妇女儿童的也累挺,顾平就找了关系给家里人买了五张卧铺票。卧铺的环境比硬座好得多不说,安全系数上也提高了不少。
季婉早就把医院附近那个邮局的电话记了下来,她悄悄的给了接线员一块钱,表示如果有人给她捎话帮忙记一下,她会时不时的过来打问消息。
接线员看着一块钱笑着表示没问题,如果有给她留言的,一定记着。
正好,这边季卫国一买完票就给季婉那边打过去了电话。因为季婉去的时间不固定,所以季卫国就留了言,表示他们会在一月二十一号到滇南,让季婉记得到时候接站。
回去后众人开始最后的整理,把东西都规整好。
出发那天,大家拎着大包小包的来到车站。
“亲家母东西给卫国和他爹拿着,你只管拉好安安就行。听说这火车站乱着呢,咱可得盯紧了。”赵菊花背着背篓拎着麻袋叮嘱着钱榆。
别看她是妇女,可手上那劲儿一点儿都不比男人小。她可是他们村里为数不多挣十个工分的妇女,厉害着呢!
钱榆拉紧了安安的小手点着头,这火车站人来人往的,她心里慌得很。
好不容易开始检票,他们这一群人挤挤挨挨的往站台方向走去。季保山在最前面走着,后面紧跟着赵菊花。钱榆拉着顾安跟在赵菊花后面,季卫国在最后紧看着。
终于,上了火车。找到卧铺位置后,大家才都松了口气。平常这火车站就人多,这会儿赶上了快要过年,这人就乌央乌央的更多了。
如果季婉这会儿在,一定会给他们普及后世流行的一个词语,“春运”。
火车缓缓启动,钱榆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心中满是对儿子媳妇儿的思念和即将见面的期待。而赵菊花也新奇的看着火车的卧铺车厢,这还是她第一次坐火车,看什么都稀罕。
路途遥远,车厢内人来人往。季保山和季卫国一路小心照顾着赵菊花她们,帮忙打水打饭,晚上还轮流值班看行李。
随着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众人脸上的疲惫逐渐被兴奋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