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风凛冽,如刀割面,关胜骑着马缓缓踏入京城。

他的神色凝重,满心沉重,

脑海里不断回放着在亮山的所见所闻。

一回到朝廷,他便径直前往兵部,将亮山之行的前因后果,

一五一十地向兵部尚书周严详述。

周严本就坐在书房中焦急等待,

听闻关胜回来,赶忙起身相迎。

可当他听到招安失败的消息,

顿时气得胡须乱颤,双眼圆睁,怒喝道:

“这群山贼,竟敢如此不识好歹!”

当下便雷厉风行地着手准备调集大军,

咬牙切齿地发誓,誓要将亮山一举围剿,以泄心头之恨。

关胜在亮山之时,所见所闻皆让他内心震撼不已。

那里的百姓安居乐业,邻里之间相处融洽,互帮互助,

与京城中百姓在朝廷重压下的困苦模样截然不同。

特别是与朱方正一番深入交谈过后,

他的内心仿若投入巨石的深潭,久久无法平静。

关胜本就怀揣着一颗正义之心,

对朝廷内部盘根错节的腐败现象早有不满。

只是身在官场,诸多无奈。此次与朱方正会面,

就像一道光照进了他心中那黑暗已久的角落,

让他看到了另一种济世救民的可能。

那 “替天行道” 的理念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深深触动着他的灵魂。

他暗自思忖,若能与朱方正这般心怀天下的人并肩作战,

或许真的能够打破这黑暗世道的枷锁,

给苦难中的百姓带来一线生机与希望。

朝廷这边,紧锣密鼓地筹备围剿。

一道道军令飞速传达,每一道军令都伴随着紧张压抑的气氛。

士兵们匆忙奔走,搬运着武器粮草,

整个京城仿佛都被卷入了一场风暴的中心。

而关胜心中的纠结却如一团乱麻,愈发强烈。

他深知,一旦战争打响,那必将是一场生灵涂炭的浩劫。

无辜的百姓又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而自己身为朝廷将领,若参与这场围剿,

无疑是助纣为虐,成为朝廷恶行的帮凶。

这几日,关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心中的挣扎如两个小人在激烈争斗,让他痛苦不堪。

在接下来围困亮山的战斗筹备中,

京城来的兵如同大爷一般作威作福。

东军的处境却是惨不忍睹。

东军不仅吃空饷严重,到手的饷银连糊口都难,

士兵们家中老小常常忍饥挨饿。

武器军械更是不足,许多士兵手中的兵器都是锈迹斑斑,一碰就断。

平常被拖欠饷银也就算了,还要被官员们呼来喝去,替他们白干各种活。

这次围剿亮山,他们又被赶到最前线,承担着最猛的箭矢和飞石。

战场上,东军士兵们惨叫连连。

有的士兵腿被飞箭射穿,只能在地上痛苦地翻滚;

有的被巨石砸中,血肉模糊,当场毙命。

受伤的士兵们躺在军营里,无人问津。

重伤者伤口溃烂,蛆虫在伤口中蠕动,

发出阵阵恶臭,只能躺着等死。

牺牲者的尸体被随意丢弃在一旁,

无人收殓,没有任何抚恤,

家属连个音讯都得不到,还在家中苦苦盼着亲人归来。

东军士兵们心中满是怨愤,对朝廷彻底寒了心。

终于,在一个月色黯淡的夜晚,

乌云遮蔽了天空,仿佛预示着一场变革的到来。

关胜咬咬牙,下定决心。

他悄悄联络了平日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心腹将领,

将他们召集到一处隐秘之地。

四周静谧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

关胜神情凝重,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缓缓说道:

“诸位兄弟,我关胜经过深思熟虑,

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朝廷继续腐败下去,让兄弟们受苦。

此次去亮山,与那朱方正一番交谈,我才明白何为真正的正义。

亮山‘替天行道’,为百姓谋福祉,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路。

我决定弃暗投明,投奔亮山,不知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这些将领平日里也对朝廷的腐败深感失望,只是敢怒不敢言。

平时被董府尹呼来唤去,比家奴还不如,心中早就积满了怨气。

此刻听了关胜的话,相互对视一眼,

纷纷握紧拳头,眼中闪过决然的光芒。

其中一位将领猛地一拍桌子,说道:

“关将军,我们早就对朝廷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

您既然下定决心,我们愿意追随您,

一同去那亮山,干一番真正的大事业!”

众人纷纷附和,声音虽然压抑,却充满了坚定。

关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微微湿润,

他重重地点点头,说道:

“好!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趁着夜色,立刻出发!”

于是,关胜带着这些心腹,趁着夜色的掩护,

如鬼魅般悄然逃离了军营。

一路上,马蹄声碎,他们心急如焚,朝着亮山疾驰而去。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在为他们的抉择默默见证。

朱方正得知关胜前来,心中既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匆忙整理衣衫,连腰带都系得有些慌乱,便亲自赶到山寨门口迎接。

只见关胜一马当先,来到朱方正面前,

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神情庄重地说道:

“方首领,关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弃暗投明,

加入亮山,愿与你一同‘替天行道’,为百姓谋福祉。”

朱方正赶忙上前,双手扶起关胜,

脸上满是欣喜之色,说道:

“关将军能来,实乃亮山之幸,百姓之福。

我就知道,关将军是个深明大义之人,绝非那等趋炎附势之辈。”

关胜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方正,

眼中满是赤诚,说道:

“方首领,在与你交谈之后,我便一直在思考。

朝廷腐败不堪,从上到下贪污成风,早已失去民心。

而亮山所做之事,皆是为了百姓,这才是真正的正义之举。

我愿倾尽所能,助亮山成就大业,

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朱方正大喜过望,当即吩咐下去,设宴款待关胜等人。

山寨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火把照亮了整个山寨,士兵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席间,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畅饮,一边畅谈理想和未来的计划。

关胜详细讲述了朝廷此次围剿亮山的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

他神情严肃,一边说,一边用手在桌上比划着:

“此次朝廷调集大军,兵分三路,

东路军由李猛将军率领,约五千人,从东边山谷迂回包抄;

西路军由王勇将军率领,约六千人,从西边密林突进;

北路军由周严亲自督战,约八千人,正面强攻。

他们企图形成合围之势,将我们亮山一举剿灭。”

朱方正听后,眉头微皱,

心中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沉思片刻,说道:

“关将军带来的这个消息太重要了。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情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既然朝廷不仁,那我们也无需客气。”

这时,一直静静聆听的林忠开口道:

“大哥,朝廷此次来势汹汹,兵力远超我们。

但我们有亮山的地形优势,只要布置得当,未必不能一战。”

朱方正点点头,说道:

“没错。我们要利用好这地形。

关将军,你对军事阵法和战斗技巧造诣颇深,

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关胜思索片刻,说道:

“朱先生,我们可在东边山谷设下绊马索和陷阱,让东路军陷入混乱;

西边密林安排弓箭手埋伏,等西路军进入,万箭齐发;

至于北路军正面强攻,我们在山口布置巨石和滚木,消耗他们的兵力。

同时,我建议安排一支精锐部队,等三路敌军混乱之时,

杀出重围,打乱他们的指挥系统。”

朱方正听后,眼前一亮,说道:

“关将军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

随后,朱方正与关胜、林忠等一众头领,

根据关胜提供的情报,反复商讨,制定了详细的御敌策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计划,气氛热烈而紧张。

关胜还主动请缨,由他来训练亮山的士兵,

传授他们正规的军事阵法和战斗技巧。朱方正欣然同意。

从那以后,关胜便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亮山士兵的工作中。

他站在训练场上,身姿挺拔,大声喊道:

“兄弟们,听我口令,列阵!”

亮山的士兵们迅速行动,然而,

一开始他们的动作显得有些生疏。

关胜皱了皱眉头,上前纠正一位士兵的姿势,说道:

“你这姿势不对,持枪要稳,步伐要灵活。

来,看我示范。”

说罢,关胜拿起长枪,一招一式地演示起来,

那精湛的枪法如行云流水,让人眼花缭乱。

士兵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赞叹不已。

在关胜的悉心指导下,亮山的士兵们开始了更加严格、系统的训练。

他们从清晨练到日落,汗水湿透了衣衫,滴落在训练场的土地上。

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关胜的加入,不仅为亮山带来了宝贵的情报,

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和威望,

亮山终于有了一个兵法大家

再也不用像之前一样,每次打战都是一哄而上了

极大地提升了亮山的整体实力和士气。

亮山的兄弟们对关胜十分钦佩,在训练中也格外认真,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准备迎接朝廷的围剿,给朝廷一个狠狠的教训。

而此时,朝廷这边发现关胜叛逃,顿时炸开了锅。

周严气得暴跳如雷,在营帐中来回踱步,

大骂关胜是叛徒,骂得唾沫横飞:

“这个关胜,简直是胆大包天!

竟敢背叛朝廷,我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但他也明白,此时已无法改变关胜叛逃的事实,

只能加快围剿亮山的准备工作,

企图以绝对的兵力优势,迅速剿灭亮山起义军,挽回朝廷的颜面。

朱方正和亮山的兄弟们则严阵以待,

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精心的准备以及关胜带来的助力,

有信心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再次击败朝廷军队,

让亮山的威名更加远扬,为实现 “替天行道” 的理想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