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对强取豪夺者强取豪夺 > 第64章 怂恿他当话事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迟迟,景熙熙。”

燕京城 。

一位骑着黑色骏马的将领,威风凛凛地率领着一队精锐士兵前行。马蹄声整齐有力,哒哒作响,士兵们步伐划一,手中的长枪在日光下闪烁着森寒的光,将领身姿挺拔,鼻孔朝天。

此时,前方悠悠传来一阵丝竹管乐之声,是新晋国公爷李景乘坐着国公府的豪华仪仗缓缓而来。

那将领看到李景的仪仗,眉头瞬间拧成死结,脸上满是不加掩饰的嫌恶。在他心里,自己手握重兵,理应被众人尊崇。这新晋的国公爷见了他,理应早早滚下轿来磕头行礼。这么想着,他不但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反而将马鞭狠狠一挥,扯着嗓子吼道:“都给我加快脚步,冲撞了国公爷的仪仗,那可是他自己不长眼!”

两队人马逐渐靠近,气氛陡然变得剑拔弩张。

李景坐在轿中,听到外面的动静,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怒火,但很快就强压下去,恢复了一脸平静。

国公府的侍卫们见状,纷纷面露怒色,有人忍不住低声咒骂:“常将军也太目中无人了,国公爷可是朝廷新封的,他竟敢如此放肆!”

李景身边的云千更是气急败坏,凑近小声说:“少爷,这常将军嚣张得很,咱们就要这么忍气吞声?”

李景轻轻摆了摆手,随后,他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掀开轿帘,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对着那将领说:“常将军,今日得见,实乃幸事。道路狭窄,还望将军先行。”

那坐在马上的将领正是当今皇后常素笺常氏的哥哥,畿辅御林军都统常棣 。他居高临下地斜睨着李景,嘴角扯出一抹轻蔑至极的冷笑,别说还礼了,连个正眼都没给,鼻孔里重重地哼了一声,便带着队伍扬尘而去。

*

窗外,夜色如水,静谧而深沉。

李景身着一袭白色暗纹云锦长袍,衣角的丝线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散发出柔和的微光。他身形修长,身姿笔挺,即便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也难掩周身与生俱来的华贵之气。

烛火轻轻摇曳,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脸庞,眼神深邃而内敛,右眼角的泪痣为他的面庞增添了一丝别样的韵味。高挺的鼻梁下,另一颗痣宛如点睛之笔,更显他五官立体。双唇紧闭,平素里线条冷硬,然而此刻,凝视着怀中的女子,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尽是柔情蜜意。

王三娘正乖巧地坐在他的腿上,齐刘海下,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灵动有神。尽管肤色稍深,却透着一种质朴的健康美。脖子上,蓝丝线缠绕的银项圈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光,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此刻,两人正全神贯注地读着一封信,龙颜喜的字龙飞凤舞,又是毛笔书写的古体字,王三娘有很多看不懂。王三娘时不时用手指着信上的字,偏过头,一脸疑惑地问:“这个字怎么读呀,又是什么意思呢?”李景总是耐心地凑近,轻声细语地讲解,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惹得她微微脸红。

三娘双手轻轻环着他,原来信中说他们成功帮助了楚楚,楚楚之前遭遇诸多糟心事,如今在城主府安心养胎,即将临盆。

王三娘拿起信又读了一遍,读完后,身子紧紧贴着李景,感慨:“天呐,龙颜喜的心可真善良,感觉他什么都能包容,简直就是个天使。”

李景佯装吃醋,抓着王三娘的手问:“那我呢?我在你心里就比不上他?”

“比得上,比得上,龙颜喜是好兄弟,你是我的boyfriend。”

“说人话。”

“意中人,未婚夫,心上人。”

李景勾起一抹迷死人的笑,抬起她的下巴,嘴贴在她唇上轻声道:“这才对。”

“阿景,你说龙颜喜会不会喜欢楚楚?”

李景思索片刻,说:“我看多少是有点喜欢,不然也不会处心积虑地去救她,人都走了还不放过。”

“老龙这便宜占的,直接三娃。”

“阿景,我们写回信吧。”

“行,写什么?”

“写—阿景,我们什么时候回苍硕城?好想认识一下楚楚。”

“你呀,这才回来,哪走得开啊。”

李景微微皱眉,想到朝堂上的种种纷争,心中满是无奈。

她微微仰头,目光落在李景那微蹙的眉头上,轻声问:“阿景,你是不是有心事,瞧你眉头都皱成这样了。”她轻抚李景的眉头。

李景抬手轻轻抚上王三娘的发丝,温柔笑:“你既看出来了,又何必问呢。”

“你我之间尽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阿景,我说过我永远站你这边,这一生,我只希望你能幸福地生活下去。”

李景轻叹一声,神色间染上几分无奈与愤懑:“蔺无极那个老狐狸,他如今联合朝廷中的一些人,处处打压我,试图排挤我。”

“蔺无极?”三娘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惊,不禁重复了一遍。她记得在《秋兰传》里见过这个名字,书中提到,蔺无极与李景曾里应外合,在邱家井附近一举歼灭了莫浅部众。那时她还以为两人是同一阵营的,可如今看来,由于自己的穿越,《秋兰传》的情节走向似乎都发生了改变。蔺无极虽与李景一同立下大功,却明显不服气,还试图打压对李景。

王三娘又追问:“阿景,你跟我说说,你的志向到底是什么?”

李景目光坚定,望向远方,缓缓说道:“我的志向,不过是凭自己的心智,守护燕国百姓,保一方太平。”

王三娘轻轻摇了摇头,神色认真:“阿景,我知道你心怀天下,可你不觉得这样太被动了吗?我看了那么多史书,多少忠臣良将,空有一腔忠诚,最后却落得悲惨下场。就像岳飞,精忠报国,可最后呢?还有明朝那位被多尔衮设计陷害的大将,叫袁崇焕,他又何尝不是一片忠心?皇帝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忠诚吗?未必!”

李景若有所思,没有说话。

王三娘接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大胆与坚定:“阿景,你应该成为掌控者,才能更好地守护百姓,施展你的抱负,把格局再拔高一些,好不好?”

李景沉默良久,开口道:“我约莫知道你的意思,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换个角度看问题。”

王三娘趁热打铁:“暗影司的崔玉跟你配合了九年,你觉得她的忠心如何?”

李景肯定地说:“这十年,她一直尽心尽力,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王三娘拍手笑道:“那就好,崔玉可是关键的一张牌。需把情报网络全方位铺开,不管是朝廷大臣,还是市井百姓,都要纳入监控范围,不能只盯着蔺无极那边的动向。”

李景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看着王殇,打趣:“你在教我做事?”

“哪倒不是,只是建议,探讨。”

王三娘从李景的腿上站起身,在书案前来回踱步,眼神中满是思索,开口问:“阿景,你信命吗?”

李景摇头:“我更信事在人为。”

王三娘追问:“好,这只是假设,假设有命运,你认为命运能够完全主宰我们吗?”

李景回忆起过往,缓缓说道:“我记得以前同你讲过,命,就是给自己争取最好的。在我看来,命运只是我们行动的半个主宰,其完全归我们自己支配的。”

王三娘微微颔首,接着说:“你接触水利这方面的东西把比较多,所以我们可以把命运比作些毁灭性的河流,当它发怒的时候,淹没原野,拔树毁屋,侵蚀土地。”

李景看着王三娘,心中知晓她又要长篇大论,可还是满心期待地想听她继续说下去。

王三娘背着手,像老师对学生演讲一般,继续道:“在洪水面前,人们因为屈服于它的暴虐而奔逃,毫无办法抗拒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当天气好的时候,人们不能够修筑堤坝。阿景,你如今身为工部尚书,修筑堤坝这件事,恐怕也该提上日程了。修筑堤坝,一来可以防洪,二来可以保证航运,三来可以保证足够的粮食,养活足够多的军队,对不对?”

李景无奈一笑,催促道:“你说重点,继续,你刚才说到水期,做好准备。”

“对,阿景,以便将来水涨的时候,让它顺流河道宣泄,不会因毫无控制而泛滥成灾。对于命运情况也是如此,当我们还没有积蓄足够的力量去抵抗它的时候,命运就显示出它的威力,正如它知道哪里还没有修筑水渠和堤坝来控制它,它就在哪里作威作福。如果你考虑到自身变动,从而又推动变动的所在地,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既没有水渠也没有堤坝的平原。

如果大燕过去有适当的力量加以保护,那么景国和赵国的联军就不会踏破燕国的土地,对不对?你也不可能到景国潜伏将近九年,燕北的百姓也不会在目前的统治下有那么多悲惨的命运,包括那个辉珍珠的悲惨命运,对不对?阿景,我说的对不对?”

王三娘继续说:“我知道这话听起来骇人听闻,可你静下心来想想其中的合理性。古往今来,皇帝难道真的能随心所欲地掌控一切吗?不过是世家大大族代言人罢了。你看看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蔺无极处处打压你,不就是因为你挡了他们的路?若你只是一味地躲避、防御,又能坚持到几时?”

李景眉头紧锁,神色纠结,内心被王三娘的话掀起了惊涛骇浪,却又不得不承认她所言句句在理。他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

王三娘见李景没有立刻反驳,知道他听进去了,便继续趁热打铁:“阿景,以你的聪明才智,本就不该被这些琐碎的争斗束缚。你一心想要守护燕国百姓,保一方太平,可如今这般被动,又如何能真正实现你的抱负?”

“所以,你今天说了这么多就是叫我——谋反。”李景贴着她耳朵,低声说道。

李景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白日里常棣那嚣张的模样,心中清楚,常棣身为畿辅御林军都统,仗着妹妹是皇后,在朝中越发肆无忌惮。想到常棣这般嚣张跋扈下去,朝堂恐被常氏一族把控,为了燕国的百姓,为了大燕不再受战乱之苦,这反,怕是不得不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