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81章 大炮还是长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姬无患的文书中,还有第四件事,阆中一战,阆中军损失惨重,目前即便重新招募兵丁,依然只有千人规模,护送芈夫人,又派出了两个老兵佰夫方阵,所以姬无患担心阆中空虚,希望向姬长伯借老兵,培训新兵。

姬长伯明白堂兄的意思,虽然蜀军主力,目前在嘉陵江东北边活动,短时间也不会再分兵进攻阆中。

但是充国活跃,如果和褒英撕破脸,大打出手,阆中是没办法驰援褒英的,若是褒英有个闪失,阆中门户大开,充国军可长驱直入。

而充国军和之前进犯的蜀军不一样,蜀军渡江作战,轻装前进,攻城的设备短缺,只能靠人命去堆。

充国军可是沿江而上,攻城设施齐全,投石车,攻城锤,云车样样都有。

四件事,两件与充国有关,这更加坚定了姬长伯决心扫除充国的决定。

当即,姬长伯书信一封,回复姬无患。

首先是表达了对姬无患派兵护送芈夫人的感激之情。

其次,同意了在苍溪修建物资营地,方便支援北军。

最后,则是告知姬无患,不必担心充国军,自己将准备南下灭充。

回复完毕,将信件发出,姬长伯命令邓牧准备马车,前往工坊,姬长伯要视察产钢的情况。

如果真的准备灭充,攻城需要重武器,现在的自己很需要钢铁。

在马车上小睡了一会,工坊距离纸坊有些远,马车咯吱咯吱的一路慢走。

一路上,都是工匠劳役在搅拌泥土,混合稻草,夯土成墙,为了加快房屋的建设,争取过冬前建成,姬长伯特别设立了一种房子,名为“安置房”

安置房结构简单,所有房屋连成一排,墙面共用,虽然不隔音,不舒服,很憋仄,但是建设速度非常快。

房顶一根长木穿过,就能同时安装三间屋子的房顶。

每十间房,两头设置一个厕所和一个供水渠,方便取水,同时将排泄物和水渠隔离开,防止污染水源。

厕所的另一边,是另外十间安置房,十间安置房再过去,又是供水渠。

水渠过去,就是道路。

像这样的安置房,占了苍溪城很大的一部分规模,为了方便垦荒,安置房大部分位于苍溪城西南部,因为东边是江水,北边是崇山峻岭,主要的耕地,都在西边和南边。

现在的苍溪,已经初具规模,虽然陆陆续续还有零散难民,逃难到此,但是基本上都能有安置房居住,不至于流落街头。

“公子,我们到了。”邓牧喊了一声。

姬长伯悠悠醒来,揉了揉眼睛,摸索着下了车。

刚一走下车,闻讯而来的铁匠负责人便迎了出来。

“公子!”众人皆是行礼一拜。

“起来吧,高炉扩建怎么样了?产量如何?”姬长伯说话间,和铁匠负责人一起往里走去。

“前日产出铁水之后,君大人安排人手,加班加点,又垒了三座改良后的土高炉,炉壁加厚,保温效果更好,而且新炉开了一个加碳口和一个加料口,方便直接加碳,加矿料,而不用打开炉子损失热量。”铁匠负责人滔滔不绝的介绍着新高炉的特点。

姬长伯远远的,看到三座高耸的高炉,欣慰的点了点头。

上次炼钢的成品,妇姒剑品相很好,虽然比不上后世真正用焦煤炼出来的精钢,但是比起这个青铜时代,已经超出很多了。

“目前钢产量如何?”姬长伯巡视铁匠铺。

“旧炉升温缓慢,加料加炭容易损失温度,所以到目前为止,只产了五十斤铁。”

太少了!姬长伯估计了一下,一根长矛的矛尖,需要至少一斤铁,五十斤铁,才50根长矛。

而自己需要的重武器——炮,更是需要最少一吨铁,也就是两千斤铁。

只要能用炮,炸开充都的土质城墙,自己就能攻破充都,平掉充国。

“三座新炉,什么时候能开工?产量你们预估一天能有多少产量?”姬长伯急切的问道。

“新炉加大了料口,而且可以十二个时辰不停,产量翻一倍不成问题。”

翻倍,也就是一百斤一天,三座炉,三天就能有一千斤,六天就能造一门炮!

姬长伯兴奋的算出结果。

但是在思考攻城战的时候,姬长伯又沉默了。

即便轰破城墙,以这个土钢的质量,土炮能轰出十炮就算不错了。

十炮,还要考虑间隔,冷却,等等步骤。

但是两千斤铁,武装两千个长矛兵,是不是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而且充国兵,根据??国和褒英的情报汇总,数量在五千以上,不足七千,分布在嘉陵江两侧的充都和江东领土上。

保守估计充都四千守军,而褒英部两千步卒,自己能抽调的苍溪军,也就三个不满编的仟夫镇,两千人不到。

充都守军数量比自己还高,对方还是本土作战,轰破城又如何,短兵相接,还真不一定谁输谁赢。

但是如果能示敌以弱,将充国军引出城,野战的话……

姬长伯想到了雷勇和吕熊。

长枪,马刀,马鞍配骑兵……

好像这样性价比会更高啊,长枪在骑兵冲锋的时候,会显着提升杀伤力,冲击停止之后,长枪也可以让骑兵居高临下捅刺,造成杀伤。

雷勇麾下,有阆中集结的四百余骑兵,苍溪军的几十骑,还有巫氏和米福安训练出来的骑兵,总数勉强六百多。

吕熊利用马具,组成的骑兵,是巴君在江州赐予自己的几十骑,后来垫江芈夫人势力与自己的转接点结合,又征召了几十骑,总数也有了百余骑。

扣扣搜搜的加起来,自己也有了将近八百的骑兵了!

不如好钢用在刀刃上!两千斤铁,全部用在骑兵身上!

一把马刀,也就四斤铁。

果然冷兵器性价比高啊,六天时间,两千斤铁。

八百铁质长矛,还剩一千二百斤铁,再制成三百把铁质马刀。

如此铁骑,谁能挡我?

当即姬长伯召集铁匠,安排工作。

使用鼓风皮囊,风干高炉,尽快让高炉投产,目标产量两千斤。

土胚的造型,姬长伯按照长枪的枪头和弯弯的马刀,来准备。

向铁匠描述了长枪和马刀的造型和工艺,要标准化,要实现武器的互相可更换。

众铁匠曾经都是各地的好手,一听要求,心里就有数了。

“人手不够,跟君无器,跟彭仲翎说,现在炼钢之事,是当务之急,六天内,必须列装骑兵。”姬长伯难得的严肃下令。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