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49章 苍溪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提纯方法交了出去,喝嗨了巫氏一族,也喝出了苍溪酒的威名。

当天就有附近的其他集镇,准备用粮食来换购酒水,闻到这个浓烈的酒香,买酒的就走不动道了。

纷纷指名要换这种提纯酒,在姬长伯的计算下,提纯酒又兑了一些水,将度数控制在了五十度左右,再开始对外出售。

而售价是原来的数倍,原本还对涨价不满的众人,只尝了一口,立马就红脖子红脸,全部上头了。

“我要十斤酒!我拿一百斤粮食换!”

“我要二十斤!给我个优惠,一百八十斤粮食,我牛车就在村口停着!马上交割!”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执着高度酒。

当时有种说法,认为粮食里有神灵,酒就是神灵的化身,所以酒越放越香醇,而不会像其他东西一样老化腐烂。

所以只要坚持饮酒,就能长生不老。

但是长期饮酒,会导致神经系统处于酒精麻痹成瘾的状态,和吸毒的原理一样,一天不喝,喝的不过瘾,就会浑身难受。

姬长伯的蒸馏酒,一杯解千愁。

什么米酒,竹酒,桂花酒,通通都是浮云,喝了半天,除了尿的多,根本不过瘾。

蒸馏酒,是真过瘾啊。

“今日开窖,供应有限,仅有一百斤酒,售完即止!”

“我出两百斤粮食,换十斤酒。”立即就有人加价买酒。

他们太清楚这个酒的厉害了,不说别的,买回去兑水,再倒一手,不仅有的赚,自己还能过瘾。

姬长伯见状,感叹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价格定低了,但是既然已经定了价格,那就不能再坐地起价。

于是巫氏族人和现场买酒的顾客合计了一下,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买酒,每人限量十斤酒。

就这样,百斤新酿,抢购一空。

千斤粮食堆得跟座小山一样。

巫氏族人安排将粮食入库,小小的苍溪村,也是有粮库的,各家按照人口数量,领粮酿酒,安排的也是井然有序。

巫氏一族见提纯酒生意这么好,整个苍溪村,立马开始加班加点,将酒窖的酒拉出来提纯,赶制蒸馏酒。

新粮加紧蒸煮,然后入窖,开酿新酒。

第二天,姬长伯指导村中为数不多的铁匠,改良蒸锅,使其能更好的恒温,并且可以中途添加原酒,同时方便取走成品酒。

这样蒸锅可以不停工作,只需要安排人手,看护火候即可。

“长伯公子啊,你这长伯酒真是厉害啊,我喝了一辈子酒,昨天是第一次一杯倒啊。诶呀,上头,真上头啊。”大长老意气风发,有了这蒸馏酒,巫氏将来绝对能稳坐阆中第一大家族,族中子弟,娶妻生子,繁衍生息。

到时候,这苍溪,可以改名叫巫镇了!

姬长伯笑笑,没有介意他们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种蒸馏酒。

心里正美滋滋的幻想着,自己的奴隶大军,用这造酒得来的分红武装起来。

到时候直接全部铜甲,然后再炼钢,配上钢刀。

嘿嘿,竹甲是什么?木甲是什么?经得住我一刀切么?

心里美滋滋的想着。

几天的时间,随着苍溪长伯酒的名声越来越大,不少阆中的巴国商人和嘉陵江对岸的蜀国商人听闻后也纷纷赶来。

有的骑着快马,有的坐着马车,一路风尘仆仆只为这传说中的美酒。

然而很快,这些商人就找不到去苍溪的路了。

因为官道上全是人。

来自东方各国的难民,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传说,恩义无双的长伯公子的驻地,阆中。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阆中没放自己等人进去,但是知道了长伯公子在苍溪,想来正在准备难民的安置之所吧?

“公子!无器不负众望,率众而来!”君无器看到姬长伯,激动的单膝下拜。

巴楚交战的太突然,大量难民涌入,实在是让贾富和君无器都没有预料到。

但是无奈公子有令,难民,奴隶,一律送往垦荒之地。

两人只能硬着头皮执行。

姬长伯看着一望无际的难民队伍,他嘴角抽了抽。

“你是说这些难民,都是贾富拉过来的?他制的不是精盐,是金子吧?这么多人,他哪来的那么多钱?”姬长伯都要疯了,他现在哪有那么多粮食土地安置这么多难民啊。

“公子,很多都是拖家携口,以国为群,以家为落,分成各个小团体,一路尾行。根本不需要贾富拉人头,自己就来了。”君无器无奈解释。

听了君无器的话,姬长伯也就释然了,自己何尝没想过挣一笔钱,躲到秦国逍遥呢?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西部人烟稀少,诸侯国兼并没那么严重,开片荒地,种点粮食,养两只鸡,日子不说富贵,也算是逍遥了。

但是这世道,它太平不了,就算去了秦国,现在那边还有犬戎,半道还有山戎,土匪,流民,草寇。

在这巴蜀之地,必须要建立一个势力,才能自保,不然,日后继承国君之位的伯越,肯定第一个收拾自己。

西边还有蜀国威慑,北边秦国也虎视眈眈。

既然难民来了苍溪投奔自己,自己又准备建城,那就顺其自然,开始建城吧。

到时候拥有武装,自己也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

“通知所有难民团体,他们不是分成各个群落么?让每个主要群落,派个代表来祠堂开会,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吧。”姬长伯吩咐君无器去叫各个难民群体,领头人。

正如当初邓国难民,就是由君无器领头,抱团进入的巴国。

如今的难民团体,也都是一个个抱团的小集体,拥立某一些人领导他们躲避兵灾。

君无器手下的邓国乡勇,立即出发,去通知各个群落的领头人。

他们在整个北上行动中,早就轻车熟路了,各个团体的领头人,他们都知道。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等在祠堂的姬长伯就看到了第一批赶过来的领头人。

“彭国彭仲翎,见过长伯公子。”第一个来的人,姬长伯听名字愣了一下。

“彭仲爽是你什么人?”姬长伯下意识的询问,周长伯的记忆里,春秋有彭仲爽这个人,好像是楚国令尹。

“呃,仲爽乃我族兄。”彭仲翎有些无奈的说道,每一个听到自己名字的人,都会问这么一句,他也是无语了,只怪自己这位族兄,名声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