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 第296章 江东撤军北军追,各方蓄力待时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6章 江东撤军北军追,各方蓄力待时归

夜幕低垂,江风呼啸,拍打着江东军营的旌旗,发出猎猎的声响。

孙权站在主帐之中,面色凝重,手中的酒杯微微颤抖,猩红的酒液仿佛也染上了他此刻的焦虑。

连日来,北伐的战事并不顺利,曹操的顽强抵抗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军中粮草渐少,士气低迷,继续僵持下去,只会让江东军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他猛地将酒杯掷于地上,发出一声脆响。“传令下去,撤军!”

帐外值守的侍卫闻言一惊,连忙应声而去。

中军大帐内,周瑜看着孙权的军令,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北伐的时机并不成熟,但孙权的雄心壮志让他不得不领兵北上。

如今,撤军的命令下达,他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将军令递给传令兵,沉声道:“传令全军,即刻拔营,撤回江东!”

江东军营地里,原本沉寂的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拆卸营帐,整理辎重,井然有序地准备撤离。

江面上,战船的桅杆上点起了火把,照亮了漆黑的江面,也照亮了江东军撤退的道路。

然而,曹操早已预料到江东军的动向。

就在江东军开始撤退的时候,曹军如同幽灵般出现在他们的后方,喊杀声震天动地。

“杀!一个不留!”曹军将领挥舞着手中的战刀,率领着士兵如潮水般涌向江东军。

猝不及防的江东军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稳住!稳住!”周瑜高声呼喊着,试图稳定军心。

他拔出佩剑,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左劈右砍,勇猛无比。

太史慈也毫不示弱,他手持长枪,如同猛虎下山,在曹军阵中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他身边的士兵也受到他的鼓舞,纷纷振作精神,奋力抵抗。

江面上,火光冲天,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的战争交响曲。

“将军,江东军的抵抗太顽强了,我们损失惨重!”一个浑身是血的曹军士兵跑到曹军将领面前,大声禀报道。

曹军将领看着远处仍在奋力抵抗的太史慈,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拦住他们!只要拖到天亮,江东军就插翅难逃!”

江面上,血与江水混杂,染红了大片江面。

太史慈如同一尊战神,浑身浴血,却越战越勇。

他手中的长枪如同一条蛟龙,翻腾飞舞,将靠近的曹军士兵一一挑落江中。

“杀!为江东!为吴侯!”太史慈的怒吼声响彻江面,鼓舞着周围的江东士兵。

他们组成一道钢铁防线,顽强地抵抗着曹军的进攻。

周瑜指挥若定,调兵遣将,将曹军的攻势一次次化解。

他深知,此战的关键在于速度,只要能够坚持到天亮,江东军就能安全撤回。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天色渐渐亮了起来。

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给血红色的江面增添了一丝诡异的色彩。

曹军将领看着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焦急万分。

他知道,江东军就要逃脱了。

“撤!”他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江东战船乘风破浪,迅速驶离曹军的追击范围。

站在船头的孙权,看着逐渐远去的曹军,心中五味杂陈。

此次北伐,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曹操的实力。

他紧握双拳,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积蓄力量,卷土重来。

许昌城中,曹操面色阴沉地坐在大殿之上。

荆州之战的失利,让他耿耿于怀。

他想起王厚,那个年轻的荆州之主,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

“王厚……”曹操喃喃自语,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殿外,望着远方的天空,沉声道:“来人!”

许昌城,雄浑的号角声穿透云霄,震得人心神激荡。

曹操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排列整齐的士兵,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荆州之败,是他心中无法抹去的耻辱,他要将这耻辱化为动力,彻底荡平荆州,将王厚那小子碎尸万段!

“传令下去,加紧操练,务必在三个月内,让所有士兵都达到最佳状态!”曹操声音洪亮,回荡在整个校场之上。

随后,曹操又下令大兴土木,修缮城墙,加固防御,同时,征集粮草,储备物资,为接下来的大战做足准备。

书房内,曹操召集了麾下最重要的几位谋士。

郭嘉手持羽扇,神情悠哉,荀彧则是一如既往的严肃认真,程昱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诸位,荆州王厚,不可小觑。”曹操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此人年纪轻轻,却能将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实乃劲敌。诸位可有破敌之策?”

郭嘉轻摇羽扇,笑着说道:“主公,王厚虽有小聪明,但终究是疥癣之疾,不足为虑。只需用计离间其内部,再以大军压境,必可一举拿下荆州。”

荀彧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公,王厚深得民心,贸然用兵,恐会激起民变。不如先以怀柔之策,安抚百姓,再徐徐图之。”

程昱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公,王厚手下谋士众多,如贾诩、徐庶、庞统之流,皆是智谋之士。需小心提防,免得中了他们的奸计。”

曹操听取了众人的建议,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他深知,对付王厚,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与此同时,皇宫内,汉献帝刘协正偷偷地与几位心腹大臣密谋。

“曹贼日益嚣张,目无王法,朕实在忍无可忍!”刘协面色苍白,声音颤抖,却掩饰不住眼中的怒火。

“陛下息怒,曹贼权倾朝野,我等势单力薄,切不可轻举妄动啊!”一位老臣跪在地上,苦苦劝谏。

刘协咬牙切齿,心中充满了不甘。

他知道,想要对抗曹操,绝非易事,但他绝不会放弃,他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重振汉室,恢复往日的荣光。

而远在荆州的王厚,也在积极地筹划着未来的发展。

他一面推行仁政,减轻百姓负担,赢得了民心,一面大力发展军事,训练士兵,增强实力。

同时,他还积极处理与荆州世家大族的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主公,如今荆州百废待兴,正是发展的大好时机。”贾诩站在王厚身旁,轻声说道,“只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必可在乱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王厚点了点头,他深知,乱世之中,唯有实力才是王道。

他要将荆州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堡垒,一个足以与曹操抗衡的势力。

夜深了,王厚独自一人站在府邸的后花园中,望着天空中闪烁的星辰,心中思绪万千。

“主公,深夜风凉,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身后传来马良的声音,王厚回头看着他,问道:“季常,你说,这天下,最终会走向何方?”

狂风卷过荆襄大地,带起漫天尘土,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各方势力的触角,如同无形的蛛网,在黑暗中悄然蔓延,交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局势图。

许昌城内,曹操的密探如同鬼魅般穿梭于街头巷尾,打探着每一丝风吹草动。

酒肆茶楼间,真假难辨的消息四处流传,有人说王厚暗中勾结江东,意图夹击曹操;有人说曹操已经集结百万大军,不日便要南下踏平荆州。

这些谣言,如同一颗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搅动着人心的不安。

江东,孙权秘密派遣使者前往荆州,意图与王厚结盟。

与此同时,他也派出使者前往许昌,试探曹操的虚实。

而远在西凉的马腾,也接到了来自各方的书信。

他手握西凉铁骑,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马腾看着手中的书信,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荆州城内,表面上依旧平静如常,但暗地里早已是暗流涌动。

王厚深居简出,除了处理政务,便是与贾诩、徐庶等人商议对策。

他知道,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是最危险的,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几日后,王厚一身戎装,在黄忠、魏延等将领的陪同下,巡视荆州军营。

战马嘶鸣,旌旗猎猎,军营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王厚策马缓行,仔细观察着士兵们的操练。

他发现,荆州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军纪涣散,装备陈旧,战斗力堪忧。

校场之上,士兵们正在进行着格斗训练。

刀枪碰撞,喊杀震天,场面看似激烈,但在王厚眼中,却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他眉头紧锁,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停!”王厚突然高声喝道,声音如雷,震慑全场。

士兵们纷纷停下动作,疑惑地看向王厚。

王厚翻身下马,大步走到校场中央,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士兵。

“看看你们,一个个无精打采,毫无斗志!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够抵御曹操的虎狼之师?”王厚的声音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士兵们低下了头,不敢与王厚对视。

“传令下去,召集所有将领,到议事厅议事!”王厚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心和坚定。

他决心要彻底改革荆州军,打造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王厚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严肃。

黄忠、魏延、文聘等将领分列两侧,一个个神情肃穆。

“诸位,荆州军的现状,想必你们都看到了。”王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长此以往,荆州危矣!我意已决,从今日起,整顿军纪,改革军制,练精兵,强武备!”

众将领闻言,皆是一惊。他们知道,王厚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王厚看着众人,继续说道:“练兵之道,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我要你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目光炯炯,话语却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