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荡平六国 > 第23章 楚魂之殇与曙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歇独立郢都城楼,猎猎风声扯动他的衣袂,远方天际被战火染得通红,像是楚国命运悬于一线的预警。城下,楚军阵列森严,士兵们的脸庞虽带着初临战阵的紧张,却也透着一股决然之气。

战场之上,秦军的黑色洪流如汹涌波涛般压境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楚军的第一道防线在秦军的猛攻下岌岌可危,士兵们虽拼死抵抗,可秦军的强弩硬弓与精良装备还是撕开了楚军的阵列。黄歇见状,心急如焚,立刻传令后方的预备队前去支援。

此时,楚国宫廷内的争斗却并未因外敌当前而止息。那些被黄歇暂时压制的贵族们,暗中勾结秦国奸细,在郢都散布谣言,声称黄歇拥兵自重,此战乃是他为求个人功名而挑起的祸端,意图让楚王对黄歇失去信任,从而从内部瓦解楚军的抵抗意志。楚王在这流言蜚语的侵扰下,心中也泛起了疑虑,对黄歇的粮草与兵力调配之请开始拖延推诿。

黄歇得知后方有变,无奈之下,只得从前线抽调部分亲信兵力回防郢都,稳定局势。这一举措使得前线的兵力更加吃紧,防线多处告急。然而,楚军将士们并未因此而退缩,他们在项燕等将领的带领下,相互扶持,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人墙,抵挡着秦军的进攻。

在战火纷飞之中,一位名叫钟离昧的年轻将领脱颖而出。他本是楚国偏远之地的低级军官,却凭借着智勇双全,在战场上屡立战功。钟离昧见秦军攻势猛烈,且楚军防线渐乱,便主动请缨,带领一支敢死队,绕道秦军侧翼,突袭其粮草辎重。趁着夜色掩护,钟离昧的敢死队如鬼魅般潜入秦军营地,四处纵火,一时间,秦军后方火光冲天,粮草被焚,秦军阵脚大乱。

楚军前线将士见秦军后方起火,士气大振,纷纷发起反攻。项燕抓住时机,亲率精锐之师,对秦军进行包抄围剿。秦军在楚军的前后夹击下,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退兵休整。

这场局部胜利虽让楚国暂时缓了口气,但黄歇深知,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他一方面在郢都全力清查内奸,揭露贵族们的叛国行径,重新赢回楚王的信任;另一方面,积极与各国联络,寻求合纵联盟的进一步支持与协作。

不久后,赵国平原君派来援军,虽兵力不多,却带来了宝贵的粮草与兵器。魏国信陵君也在国内排除万难,筹集物资,秘密运往楚国。各国使者穿梭于郢都,共商抗秦大计,合纵之势再度有了起色。

但秦国岂会善罢甘休?王翦重新整顿军队,改变战术,再次向楚国发起进攻。这一次,秦军避开楚军正面防线,转而进攻楚国防御薄弱的南部地区,妄图迂回包抄郢都。黄歇闻报,立刻调遣钟离昧等将领率军南下迎敌,同时在郢都周围加强城防工事,准备应对秦军的长期围困。

楚军在南部山区与秦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他们熟悉地形,利用山林沟壑设伏,多次击败秦军的小股部队,延缓了秦军的进攻步伐。但随着时间推移,秦军凭借着源源不断的补给和兵力优势,逐渐占据了上风,楚军的伤亡不断增加,防线一步步收缩。

黄歇在郢都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此时,一位名叫屈原的谋士前来献策。他建议黄歇发动郢都百姓,全民皆兵,共同守城;同时,派使者前往百越之地,许以重利,请求百越部落出兵相助。黄歇采纳了屈原的建议,郢都百姓纷纷拿起武器,登上城墙,协助楚军守城。而百越部落也在利益的驱使下,派出了一支奇兵,袭击秦军后方,扰乱了秦军的部署。

在这多方力量的博弈与抗争下,楚国的命运依旧未卜。黄歇望着城墙上伤痕累累却依旧坚守的士兵与百姓,眼中泪光闪烁。这场战争,已不再是简单的军事较量,而是楚国上下为生存、为尊严、为那一丝希望曙光的生死相搏。每一个楚人都在这血与火中,用自己的勇气与坚韧,书写着属于楚国的不屈篇章,哪怕前路荆棘满布,也绝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