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的纠结,板垣徵四郎果断派兵继续北上。
对于现在的他、甚至整个华北方面军来说,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
究其敢大胆行动的原由,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等。
在开战前,日本的谍报机构已经将国府的渗透成了筛子。
但谁能想到一个白远横空出世呢?
白远的对手下势力的掌控力之强简直变态到发指。
不光军队渗透不进去,即便是一些边边角角的行政人员,也就是公务员也被严格限制。
整个势力范围内都是忠心耿耿的秘密警察。
这些秘密警察的出处当然是系统给的人力,同样对白远忠心不二,不可能被渗透。
情报的差距让整个日本都误判了白远的实力,把精心为他们准备的陷阱当成了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部队动身,一切都在按计划走的情况下,板垣徵四郎甚至有空闲和心情和重炮旅团的内山英太郎少将对弈。
日本向大夏的文化学习从唐时期开始,也是吸收文化的顶峰。
现在日本国内很多所谓传统都延自大唐。
围棋、即棋道也是其中之一。
“坂垣君,恭喜你们在太原取得的重大胜利,太原是晋省的重镇,想必要不了多久,整个晋省……不,整个西北都会在你的兵锋下颤抖!”
板垣徵四郎捏着棋子,轻轻点在角上的星位,对内山英太郎的恭维同样回敬道:“这离不开你们重炮旅团的支持,如果不是你们的重炮轰塌了太原的一角城墙,我们没那么容易攻入太原。”
诚如板垣徵四郎所言,在重炮旅团大口径榴弹炮昼夜不停的轰击下,整整一面城墙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角上的位置甚至直接坍塌。
而城内的守军也顺理成章的战略撤退。
如果这批守军不是选择撤退,而是和他们一起打巷战,那他的师团势必要付出更惨重的代价,花费更长的时间。
但坂垣没有起疑心,反而是愈发佩服白远。
不是每一支大夏部队都有勇气和日军近距离搏杀刺刀见红的。
这些卫队旅大多都是从旧军阀里走出来的,以往经历的战争都是弹药消耗大但死不了几个人,承受伤亡的能力极差。
往往减员还没多少部队就开始溃散。
这是他们经过仔细调研和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且在局部战场上经过验证后也确实如此。
现在战争还没到最惨烈的时候,全国的抗日爱国情怀虽有,但还没达到井喷式爆发的程度。
白远在收编他们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训练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可思议了。
在坂垣最初的预想里,本来这些卫队旅应该一触即溃才对。
就像他第一次入晋省,秋风扫落叶般赶走阎先生和他手下的晋绥军。
却没想遭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
如果不是有重炮旅团的野战榴弹炮可以调动,他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时日才能攻克太原。
“呵呵呵——”听到面前这位有着‘帝国之光’称谓的壮年军官如此评价他,内山英太郎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要拧成麻花了:
“您在后续在军事行动上还有什么指示?我、内山英太郎,以及整个野战重炮第二旅团都愿意为您随时效劳。”
板垣徵四郎保持着跟内山英太郎同样的笑容,笑起来之后连眼镜都跟着菊花一般的怪脸抽搐。
有一个重炮旅团的支持,很多本来僵住的战事都会变得相当精彩。
但很可惜,接下来的战场用不大。
忻州的战事他只能通过步兵来完成,能多带些步兵炮都算好的了。
重炮这玩意运输成本太高,部署起来也太笨重,不符合他快速进军的想法。
嗡嗡——
天空之中传来仿佛秋蝉振翅的声音,令人聒噪。
如果说华北战事最不顺利的战场,当属天空之上,白远的飞机性能优渥,东北又没有足够牵制的航空兵。
这就让他们在空中一直处于劣势。
板垣徵四郎叫来参谋长:“去协调一下飞行兵团的航空兵,请第六飞行联队对敌机进行拦截。”
终究不是方面军司令,他无法直接说出‘命令’这样的词汇。
“内山君,能否集中一下你们重炮旅团的防空炮?敌军在小小的晋省部署了一个航空团,仅靠我们的航空兵压力太大了,无论是飞机的数量还是性能都不如对方!”
板垣徵四郎对着内山英太郎请求。
后者摊手,无奈叹息一口气,表示爱莫能助:“按我们的估计,大夏的空中力量几近于零,所以没有浪费太多产能在高射炮上,我们重炮旅团虽然在编制上有这种武器,但实际却没有列装。”
“唉——好吧!”虽然有些棘手,但仗还是得继续打。
总不能因为来自天空中的干扰就直接退兵吧?
好在敌人的陆军实力不强,即便有空中优势也无法抵挡他的第五师团。
对于麾下步兵的实力,板垣徵四郎有绝对的自信。
在送走了内山英太郎以后,坂垣接通了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的电话。
寺内寿一在回本部前命令方面军各部配合板垣徵四郎的行动。
现在坂垣显然把主意打到了第一军身上。
方面军直属第五师团和第十五混成旅团,还有战车大队,但要长驱直入这些部队是不够的。
现在平汉线和正定一带有日军两个师团,分别是土肥圆太二的第14师团和脱胎于14师团的第114师团。
香月清司对坂垣的请求表示理解,并派第14师团进入晋省,跟板垣师团配合。
在得到香月清司的保证后,坂垣的胆子也大了很多。
太原和忻州之间有一个县城叫阳曲,规模不大,仅仅半天时间就被他攻克。
守城部队溃不成军,武器弹药散落一地。
但这也让他们跑得够快,迅速蹿入周边的深山老林里,无法追踪。
现在时间就是弹药,板垣徵四郎自然没空理会这伙溃兵。
抓紧北上才是正途。
于是在沿途命令手底下的士兵占据战略要点后,果断下令让主力开拔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