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意的拿手好菜种类较多,姜家一家人围坐一起,讨论许久,最后敲定了一道全家人都爱的红烧肉。

各家吃完早饭,村里姓姜的族人便陆陆续续朝着村中的祠堂走去。

那些外姓人家,也都自觉地去祠堂后面的打谷场上忙活,又是搭灶、又是搬运柴火,为中午的酒席做准备。

今日家中有客人,如意家的早饭比平日里丰盛不少。

那喷香的葱油饼,是众人的心头好,一旁还摆着春卷,以及羊肉馅的小笼包,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粥品也多样,既有香甜的八宝粥,又有咸香可口的蔬菜瘦肉粥。

茶叶蛋、咸鸭蛋,还有各类酱菜,一样都没落下。两位贵公子吃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刘氏身着八品宜人的官服,这几个月精心调养,面容愈发白皙,本就姣好的容颜,在这身华服衬托下,更显气质非凡。

张桂枝绕着刘氏转了一圈,忍不住 “哎哟,哎哟” 地惊叹:“姐,您这一穿上这身衣裳,活脱脱就是位贵夫人呐!”

“哪有你说的这般夸张!” 刘氏嘴上虽谦逊,可眉眼间尽是笑意。

这般村中大事,姜家的女眷们皆换上了最好的衣衫,把芳霏带回来的金首饰都佩戴整齐。

张桂枝夸完自家姐姐,瞧见姜阿奶从房里出来,又 “哎呀呀” 地迎上去:“婶子,您可不就是那话本里说的老太君嘛!”

姜阿奶笑着回应:“你这丫头,嘴可真甜。” 说着,还假意不好意思地捋了捋鬓角,露出那金光闪闪的大金镯子。

果不其然,张桂枝又夸赞起来:“老太君这金镯子可真好看,一看您就贵气十足呐!”

如意和芳霏身着一红一白的襦裙,从房里出来,站在自家娘亲跟前,恰似两个下凡的小仙子,把张桂枝看得险些失了神,又是一阵夸赞。

姜家人本就生得好看,如今有了华服和首饰的装点,更是光彩照人。一行人刚到祠堂门口,便吸引了村中老少的目光。

村里的女人们立刻热情地围拢过来,有的不住夸赞刘氏的官服,有的细细打量着姜家女眷的衣着布料和首饰。

小姑娘们则围在锦华、如意和芳霏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村里热心的婶子们都爱牵红线,瞧见跟在姜阿奶身旁、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姜小姑,便琢磨起自个儿身边有没有适龄的好小伙。

更甚有位大娘拉过姜阿奶,就打听起姜小姑的婚事。

姜阿奶虽说想多留女儿几年,可长乐都十五岁了,也该着手相看了,要是有合适的,先定下亲事,晚点成亲也行。

这大娘听了姜阿奶的意思,一下子来了兴致,凑到姜小姑跟前,就开问了:“长乐,你是喜欢读书人,还是长相俊朗的,亦或是做买卖营生的呀?”

村里大娘们一打开话匣子,那可真是停不下来,把姜小姑弄得既尴尬又无奈。

经历过董玉林那档子事,她眼下实在没心思相看。她悄悄扯了扯芳霏的衣袖,露出求救的眼神。

芳霏立刻心领神会,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大娘也并无恶意,芳霏的态度自然不能太过生硬。

于是,芳霏开口道:“大娘,广力哥是不是快十五岁了?”

芳霏想起她家的小儿子,听广田哥提过,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子,之前年龄不够,没能招到铺子,来年倒可以考虑了,这会儿说出来给小姑解围倒也合适。

赵大娘一听芳霏这话,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是啊,是啊,芳霏,你这话啥意思?”

“正是您想的那样,赵大娘。咱们卤肉铺正在扩张,广力哥回头先去咱们县城的铺子学上一阵子。”

“哎,哎!” 赵大娘连忙答应,笑得合不拢嘴。

趁着两人交谈的工夫,姜小姑悄悄挪到小姑娘群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眼瞅着大家伙都到齐了,吉时也到了。

姜里正和姜老爹推开祠堂的门,把姜家的两封圣旨请到主桌中央,带着一众姜家子孙,走进祠堂,按照辈分大小,从前到后排好,跪下来,行三拜九叩之礼。

女眷们则跟在祠堂门口外面,同样按照辈分,跟着一块儿行礼。

等姜里正唱了礼毕,众人纷纷起身。

姜老爹打开这次的圣旨,在堂中宣读起来,好让祖宗知晓子孙后代的荣耀。

接着,又把刘氏和如意喊到祖宗牌位前,让祖宗们认一认这得此荣耀的人。

如意和芳霏对这古代的家族文化,又多了一层深刻的认识。

她们打心底里向往这种氛围和家族的团结,对姜老爹让祖宗认人的说法,也是敬重有加。她们的个人经历,让她们不得不信鬼神之说。

祭典流程告终,姜家村众人陆续返回家中。

未几,又纷纷自发搬出家中的桌椅板凳,朝着打谷场而去。

张晋与赵启年也来凑趣,自姜家老宅抬出一张桌子。

广青三兄弟每人手里拎着两条长条凳,紧跟在两位公子身后。

路上遇见村中熟人,便随着广青三兄弟,一口一个 “阿爷阿奶、大伯大叔、婶子大娘” 地叫着,没多会儿,两人便彻底融入了姜家村这热络的氛围里。

姜阿奶生怕污了新做的衣衫,便领着一众女眷又回到家中,换上平日里家常穿的衣裳。

待她们再度返回打谷场时,张桂枝这位大管事已然指挥起来。

那些不参与祭典的外姓人家的娘子们,有的在洗菜,有的在切菜,一口大锅里正煮着羊肉汤,热气腾腾。

瞧见如意过来,张桂枝下意识地指着几张桌上摆着的供菜,向她讨主意:“这些个供菜,待会儿咋分?要不要再热一热?”

如意应道:“舅母,待会儿随意分配就行。种类太多,不好下锅逐样去热,搁在篦子上蒸一蒸便成。”

“成嘞!你就放心,今儿个厨房这边的事儿我来操持,你在一旁指点一二就好。” 张桂枝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地说。

“那我今儿个可得偷个懒啦!” 如意笑着应下,忽而又想起后山上的人,赶忙叮嘱,“舅母,待会儿麻烦留几道口味清淡些的菜,还有顾婶婶爱吃的麻辣兔丁和红烧肉也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