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5章 你戴着可真好看

不多时,散学后的姜家三兄弟一路穿过厨房,匆匆来到后院,嘴里便 “妹妹长、妹妹短” 地唤开了。

芳霏瞧着大哥,忽而想起明年大哥就要下场考秀才,挑了挑眉毛,开心说道:“大哥,如今咱们在州城也置下了铺子。待你明年赴考,可就有安稳住处了!”

“如此,为兄便谢过妹妹这份心意了!”

“大哥,咱们都是一家人,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

“好!那我定当潜心苦读,不负家人所望!”

“大哥,我信你!”

这时,赵广松和姜广柏二人,异口同声的问:“妹妹,我呢?”

“哥哥们皆是人中之龙,妹妹自然都看好啦!”芳霏端水大师上线。

后院之中,客堂内的小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家常菜。

姜家向来有边吃饭边商议事儿的习惯,此番起了话头的是姜长安,他看向姜长盛,开口询问:“大哥,咱们是今日下午就回村,还是明儿赶早回去?”

姜长盛略一思忖,“就下午吧。老家那边还不知芳霏回来,想必心里正牵挂着呢,咱们早点回去,也好让家里人安心。”

“县衙那边我已经请了假,今日你那铺子就早些关了吧。” 姜长盛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姜长安闻言,笑着说:“嗨,我媳妇也念叨着早点回呢,来的时候,就已经把铺子关了。”

芳霏在一旁听着,提议:“二伯、二伯娘,往后打理铺子,倒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若能寻得个可靠的掌柜,也好省些心力。”

二伯娘叹了口气,“哪有那么容易寻到可靠之人哟。我和你二伯也没甚大的志向,就想着把这一间铺子打理好便知足了。”

芳霏听了,深以为然,“二伯娘所言极是,要找个信得过、靠得住的掌柜,确实不容易。”

一家人用过饭后,姜家三兄弟便去上下午的课业了。他们所上的清平学院,今儿个申时便能提前放学。

姜老爹特意选了学院休沐的日子,就盼着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好去祭祖。

平日里,姜长盛和姜长安两兄弟各忙各的,难得像今日这般能凑在一处唠唠嗑。

二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泡上一壶茶,便说起了家事。

这边厢,芳霏和赵氏在房里收拾着要带回村子的物件。

里头有芳霏在青州城采买的布料,还有她早前定制的金镯子,从姜阿奶到如意姐,家中女眷一人一只,自然她自己也有。

芳霏的那只,是个素圈,上头挂着莲蓬荷花模样的小坠子,还有刻着 “招财”“纳福” 字样的小牌子。

二伯母赵氏在跟前,芳霏赶忙取出给她准备的那只递过去。

那镯子是宽面的,上头刻着 “吉祥如意” 几个字,还雕着青雀鸟的纹路。

赵氏瞧着这镯子,掂量一番,心里估摸这怕有二两重呢,暗自盘算,这可得值二十两白银呐。

当下,她就连忙推辞,两人你推我让,撕把了起来。

“芳霏啊,这可花了不少银子,我可不能收!” 赵氏推辞着。

“哎呀,二伯娘,如意姐得了百两黄金的赏银,特意拿出两锭融了,给咱家女眷打镯子,好让咱们都沾沾福气。您要是不收,可就辜负我姐的一番心意啦!” 芳霏故意把话说得重些。

赵氏听了这话,面露窘色,犹豫道:“那,那我就收下啦!”

“收着吧,收着吧!” 芳霏拉扯得也累了,一把拉过赵氏的手,快速地把手镯套了上去。

赵氏左看右看,嘴角忍不住上扬,慢悠悠地晃到石桌旁,“这天儿冷,茶水怕凉了吧,我再去添一壶来。”

说着,便把戴着金镯子的衣袖往上一捋,胳膊腕在姜长安眼前晃了一圈,才伸手去拿茶盘。

“哟,啥东西,差点晃花我的眼!” 姜长安配合着打趣。

跟自家婆娘过了这些年,她那点心思,他哪能不清楚。

方才两人在屋里收拾东西,房门没关,那一番推让,院子里的两人听得真真儿的。

赵氏伸出去拿茶盘的手又缩了回来,一只手轻轻摩挲着手上的金镯子,眉眼带着浓浓的笑意,“哎呀,我说不要,芳霏偏要塞我手上。没想到啊,我这辈子戴的第一只金镯子,竟是我侄女送的。”

姜长安 “嘿嘿” 傻笑着,应和道:“好看,你戴着可真好看!”

赵氏得了丈夫夸赞,心里头那叫一个美,脸上笑意愈发浓了,赶忙又端起茶盘,“可不是嘛,茶水都凉透了,我这就去添些滚水来!”

说罢,扭身就走,还哼起了小曲儿,那步子都轻快得像踩在云朵上。

“咱家的闺女,各个都顶好的!可那三个小子,往后的路还不知道如何呢!”

姜长盛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接着之前的话茬又唠了起来。

“大哥呀,广青这孩子向来对自己要求严,做事规规矩矩的。广松呢,有他大哥做表率,倒也能沉下心来读书。可最让我操心的,还得是广柏。前儿个他还跟我说,比起做官,他更乐意去做生意,可把我给气坏了,狠狠揍了他一顿。”

姜长安皱着眉头,满脸无奈地说。

“哎,这三个小子性格各异。如意和芳霏都提过‘因材施教’这话,二弟啊,你对广松也别太严苛了,孩子有自己的造化。” 姜长盛放下茶杯,语重心长地劝道。

姜长安听了这话,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他们三兄弟年少时读书的场景,忍不住 “扑哧” 一声笑了出来,“大哥,你这么一提,我就想起咱们三弟了。如今的广松,跟三弟小时候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姜长盛也跟着陷入回忆,想起年幼时三兄弟读书的情形。姜长业脑子最灵光,可就是不爱把心思花在读书上,尽想些旁的事儿。

院子里这两兄弟聊起了年少时的趣事,时而笑出声,时而又好一番感慨。

屋子里,芳霏和赵氏娘俩儿则坐在一处,细细翻看从州城带回来的布料。

芳霏一边翻,一边给二伯娘讲着州城如今时兴的样式,赵氏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插上几句嘴。

不知不觉,眼瞅着就快到申时了。

芳霏忙起身,快步往铺中去。见着小食铺现掌柜林顺,三言两语交代一番,便又匆匆折回后院。

她抬手推开后门,朝外张望着,专等卤肉铺那边姜家三兄弟赶着铺里骡车归来。

祭祖乃村中头等大事,芳霏身为体恤的东家,自然不会忘了同村宗族里的三兄弟,定要带着他们一道回乡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