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王主动就一个诚信经营,说卖998部就是998部。

早早的等在天桥底下买手机的人群,很快发现,王无痕和小瞳再也不来了。

外面风飘雨摇,王无痕却躲进龙科院和一众牛马研发星舰。

";老规矩,先过参数。"; 王无痕掀开战术风衣,露出腰间挂载的星轨定位仪,全息投影在掌心绽开三维图谱,";暗物质湮灭率提升 3.7%,你们居然用牦牛胃黏膜做生物耦合层?";

(穿白大褂的研究员抱着平板窜过来,头顶的机械牛耳天线随着动作晃悠)";头儿您看!"; 他的电子瞳孔投射出生物电波形图,";青藏高原牦牛的低氧代谢机制完美适配真空零点能场,我们还加入了深海鮟鱇鱼的发光基因 ——";

(突然有长着马头的工程师撞开防爆门,怀里抱着滋滋冒火星的能量核心)";第三实验组报告!"; 马首的机械鬃毛竖直炸开,";反重力矩阵和《齐民要术》记载的辕轭结构产生共振,你们猜怎么着?";

他甩出一卷竹简投影,";管仲说 '; 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 ';,古人早发现惯性储能原理了!";

";都停下!"; 他抽出腰间的粒子切割器,蓝光劈开如雨的机械臂,";启动 '; 神农计划 ';,把《天工开物》的榫卯结构植入曲速引擎,给我调出《齐民要术》的所有畜力传动图谱!";

时间晃晃悠悠的来到12月24日。

今天是电影【不见不散】和【西虹市首富】同时上映的日子。

首都电影院门口,冯晓罡正带着葛优、徐帆进行《不见不散》的首映路演。

“咱这电影,讲的是俩北京人在洛杉矶‘折腾’的事儿!” 葛优叼着雪茄,逗得影迷直乐,“片名儿‘不见不散’,既是冤家碰头,也是跟观众的约定 ——99 年咱接着乐!”

剧组的宣传车播放着孙楠的《不见不散》主题曲,磁带销量连日攀升。

三里屯电影院的【西虹市首富】首映现场,也丝毫不输这边。

夏洛加刘德桦本来就热度不低,再加上998部智能手机的甩卖导致的轰动。

海报被彩灯勾勒出轮廓 —— 夏洛饰演的王多鱼叉腰大笑,身旁堆着成山的钞票,标题《西虹市首富》在寒夜里发烫。

王无痕带着 “让小人物做一场金元大梦” 的野望,叩响世纪末的影院大门。

下午三点,电影院售票处前排起长队。

穿蓝白校服的中学生攥着攒了半月的零花钱,国营厂的下岗职工揣着刚领的安置费,票根上印着 “25 元”—— 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一日工资。

影院穹顶的旋转彩灯扫过观众席,国营食堂改制的小卖部飘来爆米花甜香,银幕两侧挂着手写海报:“十亿横财限时一月,夏洛带你玩转金钱游戏!”

导演王无痕宁昊穿着西装登台。

身后的投影播放着粗粝的片场花絮:夏洛在零下十度的片场啃冰棍,马冬梅穿着高腰牛仔裤追公交车。

“这不是童话,” 宁昊操着东北口音,“是咱们平头百姓敢想不敢说的白日梦。”

台下哄笑中,有人喊:“王多鱼那手套,是不是跟我爸卖的劳保同款?”(注:1998 年国企改革深化,下岗职工再就业潮兴起,劳保用品摊成为街头一景。)

【银幕里的世纪末浮世绘】

19:15,胶片转动的咔嗒声里,王多鱼扑救的身影撞碎在大翔队球门网上。

这个 “被足球耽误的人体模特”(片中台词)被教练开除时,台下响起嘘声 —— 那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刚起步,甲 A 联赛假球传闻沸沸扬扬。

当金先生甩出 “一个月花光十亿” 的考题,观众席此起彼伏的吸气声里,藏着对 “万元户” 仍存敬畏的集体心跳。

“买烂尾楼!投陆地游泳器!” 王多鱼的荒唐投资引发爆笑。

下岗工人摆摊卖 “万能充气沙发” 的新闻屡见报端。

当 “脂肪险” 掀起全民减肥潮,银幕外的观众想起春晚赵丽蓉的 “群英荟萃” 小品,想起文化宫广场上刚兴起的广场舞 。

《卡路里》的前奏如外星信号般刺破迪斯科夜空。

下岗女工李秀兰:“这鼓点咋跟打桩机似的?” 攥着汗湿的劳保手套,却不由自主跟着 “拜拜甜甜圈” 扭腰 —— 她刚给儿子交了择校费,腰围三尺二的体检单藏在裤兜。

三中高二(3)班:晚自习偷溜出来的男生把书包顶在头上当节拍器,模仿 “燃烧我的卡路里” 手势。

班长眼镜片反光:“比《健康歌》带劲!明天早读改唱这个,气死教导主任!”

“二爷的考验,是给 90 年代的龙国出的选择题。” 宁昊在映后座谈中如是说。

当王多鱼面对 “一千万赎人 vs 三百亿遗产” 的终极抉择,影院陷入死寂。

1998 年的观众刚经历了长江洪灾的全民抗洪,目睹着国企改制的阵痛,银幕上 “金钱是冰冷的,爱人的手是暖的” 台词,击中了时代转型期的集体迷茫。

有观众在留言簿写道:“王多鱼的十个亿,是我们不敢做的梦;但他救人的选择,是我们心底的光。”

散场时,电影院门口的圣诞树闪烁着廉价彩灯。

下岗工人老张摸着口袋里的电影票,对工友说:“明天咱也开个‘下岗再就业咨询公司’,说不定真能骗…… 呸,帮着大伙儿找点出路!”

年轻情侣踩着满地鞭炮屑走过 ,女孩哼起改编版《相约一九九八》:“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我送你十亿个祝福……”

首映礼后台,道具组组长展示着王多鱼的劳保手套 —— 从沈阳铁西旧货市场淘来的 1980 年代库存。

“那会儿工人戴这个,现在下岗了还戴着。” 他摩挲着开裂的皮革。

剧组为 “脂肪险” 设计的保单,模仿了 1995 年《保险法》颁布初期的粗陋制式;庄强的智能手机,“比演员的片酬还贵”,副导演笑称。

【永恒的平安夜童话】

零点钟声响起时,电影院的霓虹灯渐次熄灭。

但那个关于 “一个月花光十亿” 的故事,将会借着盗版 Vcd 和录像带,在 1998 年的街巷里流转。

它是属于龙国的《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却裹着 90 年代特有的粗粝与热望:国企大院的煤炉边,下岗职工传阅着 “脂肪险” 的报纸剪报;

录像厅的劣质沙发上,打工青年对着 “股神拉菲特” 的片段哄笑;高考前夜的书桌旁,中学生在作文本上仿写:“如果我有十亿,首先要给教室装暖气……”

这不是简单的喜剧狂欢,而是一代人的集体造梦。

当王多鱼在 1998 年的银幕上喊出 “我想不彷徨就不彷徨”,影院穹顶的旋转彩灯正掠过下岗工人的安全帽、中学生的近视镜、个体户的 bp 机 —— 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面孔,在平安夜的光影里,暂时忘记了生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