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吾心安即吾乡 > 第107章 开始走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天后,大海收拾好包袱,独自去了县城。

杨家全家都在为春播准备着,一家人仔仔细细挑好了种子,也分配好了活计。

男人们完全不管家里的事情了,撒粪肥、犁地、播种都归他们负责。

女人们分了两拨,鸡鸭鹅、猪牛羊的一切活计,还有做饭洗衣,顺便给菜园子翻地,种菜。

一时间,整个家忙活得人仰马翻。

一场春雨后,栗巧莺兴致勃勃,跟着采芳和六妹,上了山,打算挖野菜,采蘑菇。

“今年的蘑菇是真的不多啊!”采芳感慨。

“昨晚上的雨就没多大,有蘑菇就不错了。”六妹还在翻找着。

“这是什么?”栗巧莺指着一个洞口,压低声音问道,“会是兔子吗?”

“瞧着不像,多半是老鼠!”采芳摇摇头,“我上山这些年,就没见过兔子,得学会捕猎,下个套,才能抓住兔子吧?”

“这得是广村那边,人家挨着山,山里有猎户,经常有野味卖,也能换。”六妹说道。

栗巧莺点点头,“广村远吗?春播完了,能去换吗?”

“嫂子,这你就不懂了吧?”采芳笑了起来,“甭管远不远,春天都没多少野味的!这段时间是野兽们发情生崽的时候,猎户们都不打猎!”

栗巧莺愣了愣,“那……那要等到秋收?”

“对!秋收后,野味会有不少,不但有兔子,还有獐子、野猪,现在人多了,我小时候听说还有狼呢!”六妹说道。

“那好,秋收后,带我去看看吧!我还没见过獐子、野猪呢!”栗巧莺来了兴趣。

“到时候让大海带你去,他是广村的常客,曾经进山还帮人赶过野猪,还抓过狐狸呢!”六妹笑道。

“狐狸?怎么不养着啊?”栗巧莺瞪大了眼睛。

“都有说法的,说是黄大仙跟狐狸都不能养,哪怕抓住了也要放掉!”采芳说道,“别问我为什么,这都是猎户说的,他们很讲究这些。”

栗巧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左右看了看,“那咱们还找蘑菇吗?”

三个人把各自的筐凑到一起,把蘑菇放到一起,六妹看了看,“能凑够一盘菜了,走!回家。”

“我娘说,咱们这里没竹子,不然春天还会有笋子吃……”采芳咂巴咂巴嘴,每年能吃到笋的机会有限,她很喜欢吃笋子。

“嗯,我家都爱吃笋子,去府城时,巧燕进了馆子就知道点笋子吃!”栗巧莺笑了起来。

三个人有说有笑回了家,栗巧莺洗了蘑菇,打算中午就炒着吃,“这么新鲜,味道肯定好!”

“可不是,过几天新韭菜就快得了,让我娘炸盒子吃!可香了。”采芳洗了手,准备舀面粉和面。

这两天在犁地,最是消耗体力,面食是必不可少。

“手擀面?”采芳想了想,“要不拉条子吧?炒个蘑菇,还有最后一点酸菜,都炒着吃了吧?”

“行,我看红薯粉条也没多少了,酸菜炖粉条吧?我去买块豆腐?”栗巧莺问道。

“去吧。”六妹点着了火,“记得多花一文钱,要点豆渣,给牲畜们添一口。”

栗巧莺点点头,端着碗出了门。

“你们做饭?我就不管了啊?”梁文元进灶房问道。

“好,交给我们了。”采芳点点头。

“婶子,你坐着歇会吧。”六妹拉个小马扎递给梁文元。

“好,给我倒碗热水。”梁文元点点头,搓了搓手,“河水还是凉啊。”

“就说要烧点热水洗衣裳吧,娘你非要去河边洗。”采芳埋怨。

“那不是河边人多,说着话就洗了衣裳吗?”梁文元笑了下,“往后听我们芳儿的,在家烧热水洗!”

“想说话,夏天再去呗,又不是只洗这一回衣裳!爹一会回来看到你的手,准保心疼!”采芳哼了哼。

栗巧莺片刻后回来了,四个女人就灶房嘻嘻哈哈忙活着,没多久,午饭就做好了。

清炒蘑菇,酸菜粉条炖豆腐,还有一大盘炒鸡蛋。

“来,这盆拉条子,你们自己分一分。”六妹先把煮好的一锅拉条子给刚到家的男人们端上了桌。

双胞胎快手快脚给大家分好,夹了菜,倒点醋,就着蒜瓣,就大口得呼噜上了。

“慢点吃,锅里还有呢,多嚼一嚼。”梁文元看双胞胎的吃相就着急,多少年了,怎么也改不掉吃饭着急的习惯。

双胞胎管不了那么多,忙活一上午,早就饿了。

“娘,家里还有梅子吗?给我们熬点梅子汤吧?下午我们带上。”得福嘴里鼓鼓囊囊说道。

“梅子不多了,下午我都熬上。”梁文元点点头。

“今年的雨水又不算多,我看今年的收成可能不如去年啊!”杨二田感慨,虽然刚下了一场雨,但还不够解渴啊。

“别慌,这还不到清明呢。”秦先生却很乐观,他没忘了刚开春时,下了春雪呢。

“清明时,大海总归回来了吧?”杨平顺吃完了一碗,端了碗面汤喝着。

“爹,再来一碗。”采芳又端来刚出锅的拉条子。

女人们纷纷上了桌,一家人整整齐齐得发出呼噜声,令人流口水啊……

吃完饭,男人们都不耽误,各自回屋午睡片刻,如采芳所说,杨平顺注意到了梁文元的手。

“怎么回事?不是让你别去河里

洗衣裳吗?”杨平顺皱着眉头捂着梁文元的手,“刺激的难不难受?”

“没事,已经暖和过来了,这不是河边人多了吗?我就在家里待不住了。”梁文元笑了,“跟大家伙一起洗衣裳,快不说,还不觉得累,在家洗就没意思了。”

“那你看看你这手,再洗几回,手就冻坏了。”杨平顺不停地搓着,“都忍了一冬天了,怎么就不能再等等?你就不过夏天啊?”

“好了!你快睡吧,我往后不去了,等夏天再去行不行?”梁文元拍了拍枕头。

两人都躺了下来,杨平顺还攥着梁文元的手,放到了自己的胸口,“别动,给你好好暖暖。”

梁文元还没说话,杨平顺已经睡着了,梁文元顿了下,不敢再动了,生怕吵醒他……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梁文元感觉自己的胳膊都麻了,杨平顺也醒了过来,轻手轻脚放好梁文元的胳膊,才出去了。

梁文元缓了缓,等麻劲过了才起来,甩甩酸麻的胳膊,叹气,这个午休还挺累的……

不过杨平顺休息好了,梁文元又觉得这个午休睡得不错!

男人们纷纷带着牛又下了地。女人们则开始了清扫与种菜的活计。

对于那头猪种公,没人敢靠近,猪圈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清扫过了,采芳拎着大笤帚犹豫了片刻,还是放弃了。

等我哥回来再说吧,采芳想着。

忙碌时,时辰总是过得很快,很快便到了清明,而大海也踏着一场及时雨,回到了家。

“回来的还挺是时候啊!”杨二田笑了。

大海也不废话,拎着好些书放到了桌子上,才去屋里换衣裳。

采芳包括双胞胎纷纷挤着看书本,各自捧着一本,认认真真看着。

“咱家可是有点读书人家的样子了吧?先生说呢?”杨二田笑眯眯看着仨孩子。

“有!肯定有!”秦先生笑了笑,也翻着看了看大海带回来的书。

另一边大海换了新衣裳,捧着个盒子进了屋,“娘,这是给小芳买的笔墨纸砚,我跟着镖局的人一起去买的,人家算得便宜了些,十两银子刚够。”

梁文元点点头,慢慢打开了盒子,就见一套笔墨纸砚,人家都给包装好了,梁文元连摸都不敢摸,直点头,“花得值,这样摆出去,叫什么家?”

“耕读之家!”大海说道。

秦先生凑过来看了看,点点头,“不错,现在府城的手艺人不少啊!这么包着,真是好看啊!”

“可不,先生是没看到,府城的东西二市,简直人挤人,你要是没点力气,都挤不动!”大海喝了几口水,“六月份我跟商队去甘州,之后再去趟凉州,估摸着八月份吧,才能回来。”

“正好能看着小芳出门子啊。”秦先生点点头。

“是啊,特意这么安排的,我就这么一个妹妹,当然我要背着送上花轿。”大海看着采芳。

采芳已经完全沉浸在了食谱里,根本没搭理大海。

大海:……

一片丹心喂了狗。

栗巧莺捂着嘴笑个不停,大海转头幽幽得看着栗巧莺,心道给我等着!

栗巧莺看到了大海的眼神,腿下意识一软,勉强忍住了笑意,不再看大海,转而去逗小光。

“大海,可曾听说,咱们县太爷会不会调任啊?”秦先生问道,他如果没记错,这位县太爷在桃源县好些年了,按道理说早该调任了,可能是县太爷没有关系吧,才一直在桃源县。

“没听说,倒是府城那边,宋千户接到上面的意思,下个月要来桃源县,说是要选拔巡检呢。”大海道。

“那你去应征吗?”杨平顺问道。

“到时候看看吧,我现在最想走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