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吾心安即吾乡 > 第67章 再生个闺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栗大头跟栗嫂子安排好,便离开了,这顿饭是他们师兄妹给栗巧莺准备的,他们两口子来凑个热闹也就足够了。

“来!巧莺,十五了吧?栗婶子给你找婆家了吗?”大人一走,这些小伙子开始口无遮拦,也不管几个小姑娘瞪眼睛,直接朝栗巧莺开火。

栗巧莺秀眉一挑,斜了眼挑事的师兄,“你呢?十七了吧?啥时候成婚啊?”

师兄一噎,看向其他几人求助,结果其他几个完全坐在了观众席上,好戏刚开始,他们怎么会自己上台呢?

“都给我闭嘴!好好吃饭!我娘给我找什么人家,是我们家的事!吃饭都堵不上你们的嘴!”栗巧莺直翻白眼。

哎!简直是花钱找骂!

师兄弟几个攒点银子容易吗?大家出份子给寿星过生辰,一句不对就被骂了!不然怎么办?没瞧最能打的大海都被打趴下了吗?

大海却神游在外,满脑子都是找婆家,找婆家,找婆家……

她十五了吗?这么快就要嫁人了吗?那她嫁人了,我怎么办?想到这,大海一愣, 不是她嫁不嫁人,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大海看了看满桌子的好菜,吃!吃饱了才能继续斗争!

杨家村此时也热闹非凡,今年雨水不错,不少人家都趁着这会开始嫁闺女娶媳妇,就连何莲叶也心动了,托了杨四婶给她儿子强生说亲。

这天到了初一,梁文元、刘十一、章小麦、何莲叶都来到了陶花家里,梁文元因早前送了一块花布,这回只带了三十个鸡蛋,说是给今天的酒席添个菜。

陶花没意见,笑呵呵得把四人请进了屋,就看刘十一带了一双红艳艳,绣着莲花的绣花鞋,五六个不同样式的肚兜,有喜鹊登枝、鸳鸯戏水、连年有余、多子石榴等图案,众人都看傻了,也终于相信最开始刘十一说自己会绣花,是千真万确。

“我曾经听有个什么词叫脚步生莲花?盼着你大闺女以后都是好日子,步步高升!”刘十一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忙活孩子这么些年,她终于有时间拾起了刺绣这门手艺。

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儿女读书认字都不行,想分家也没分成功……她再不找点事情做,日子是真的没滋没味啊!

何莲叶带了五斤棉花,这是她提前问好的,本来她想送一床被面的,但问了之后,决定送五斤棉花,不论是做被子或是褥子都够了,哪怕陶花想克扣,也很方便……

这明晃晃得说自家差棉花,不就是为了白得些棉花吗?谁家不种棉花呢?真不知道陶花克扣这点棉花有什么意义?何莲叶没为这点事情跟陶花拌嘴,总归是她的闺女!她自己都不疼,轮不到她何莲叶来疼吧?

章小麦带来的添妆最省事,是二十文钱,这也是她们几个妯娌商量好的,其他的什么东西一概不给,省的给了陶花克扣下来,反正老铁婶已经把这二十文钱的添妆说了出去,她们都不信陶花就那么厚脸皮,能全部扣下来装进自己的口袋?

还是刘十一聪明,这绣花鞋、肚兜,陶花总不能自己穿吧?给儿子也不合适吧?

梁文元很佩服刘十一送的礼!一想到她的那块花布她就心疼……

在屋里说了几句话,就听外面敲锣打鼓,紧接着便有炮仗噼里啪啦炸了起来……屋里的人纷纷挤了过来,都想看看这袁棉花家给什么聘礼?

袁棉花没让大家失望,跟着村里几个穿戴整齐的长辈,先是跟杨铁壶与老铁婶以及杨家村村长说说话,相互认了认,拱手行了个礼,接着便抬进来了聘礼。

先是四样糕点,因端午过去不久,袁棉花就准备了四个口味的粽子,红枣粽、红豆粽、花生芝麻粽以及黄米粽;

再是两斤蜂蜜,这是稀罕物,早些年根本见不到,也就是近几年没有战事,又太平,家家有点积蓄,山里的山民频繁出山,蜂蜜才渐渐多了起来;还有两斤各色糖果;

接着便是四套新衣裳、两朵头花、两床新被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二两聘银!

院子里的人,对这份贵重的聘礼,就没有不竖大拇指夸赞的!袁棉花家真是重视这个新儿媳啊!

陶花满面红光,死死盯着聘银,可还没等她下手,她婆婆老铁婶笑眯眯得从亲家手里接过去,揣到了自己身上。

陶花:……

那边杨老三看到自己娘揣好了聘银,放了心,瞪了眼陶花后,连忙跟老爹与兄弟去招呼亲家入席。

陶花被瞪得一缩脖子,想偷摸溜进闺女屋里把聘礼数一数,看看能留下多少,就被章小麦拽走了……

梁文元、何莲叶几人先是在灶房帮了帮忙,见差不多了,才入席吃了起来,看到陶花如今只认钱,不管闺女的样子,都摇头。

“我还当她闺女找了个好人家,改好了呢!”刘十一直翻白眼。

“行了,吃饭吧!咱们搭进去那么多,总要多吃些!”何莲叶连忙劝道,这大好日子的,别这么明目张胆得翻白眼啊!

“说得对!吃!”刘十一甚至撸了下袖子。

“啥时候办喜酒啊?到时候咱们去小袁村吗?”梁文元掰了块馒头。

“不去了吧?等等陶花的信吧,到时候咱们来送她闺女出门子也就是了!”何莲叶说道,她一点也不想去。

“我去把章小麦叫来吃几口。”刘十一看到章小麦忙的擦汗,放下了筷子。

“那到时候咱们说好,也省的你去了,我没去,再让陶花不痛快!”梁文元连忙往旁边挪了挪,给章小麦腾了个位置。

“真是让人没脾气啊!陶花连今天都过去了,几次三番想进屋摸聘礼……”章小麦一手扇着风,一手拿了筷子。

“快吃!趁着这饿劲,不然一会热过头了,就吃不下去了。”何莲叶给章小麦夹了菜。

几人商量好,真到了婚礼那天,都不去小袁村了。

梁文元带着吃撑的肚子慢悠悠回到了家,晚饭都没吃几口,洗漱完躺到炕上,“顺子,你说咱大海会找啥样的姑娘啊?”

“怎么?吃顿席,让你也着急了?”杨平顺帮媳妇捏着腿脚。

“主要是看到那份聘礼了,咱们小芳要是有这样的聘礼,我脸上也有光!”梁文元掰着手指头把聘礼说了一遍。

“我还记得,当年六子成亲时,有一对龙凤花烛,咱到时候给孩子们也准备上!”梁文元拉了下杨平顺,让他也躺了下来。

“说这些还早呢!你的儿媳妇,还不知道在哪呢!”杨平顺打破梁文元的幻想。

“秋收时好好问问儿子!咱大海多好?又高又壮,能文能武,还有个走镖营生,成年后还分田地,不论哪一样,说出去都拿得出手!”

梁文元很自信,放眼杨家村,谁家小伙子能跟大海比?一个读书认字,就能干掉十里八村的小伙子们!

杨平顺笑出了声,“是!我知道你儿子好!关键是儿子怎么想?我确定你儿子长大了,是个男人了,可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啊?”

一想到这,杨平顺没了笑容,顿觉头疼,原本以为大海是看上了栗巧莺,可听了胖芳的话,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急什么?他既然开了窍,也就是这一两年的功夫,我等得住!”梁文元丝毫不慌。

杨平顺真的是欲言又止,算了!也没几个月就要秋收,再等等吧。

“不过顺子,我倒是真担心小芳,她也快十二了,过几年该准备着找人家了?”梁文元叹口气,拍拍胸口,“不能想,一想就跟刀子割我的肉似的。”

杨平顺也叹气,他就这么一个闺女啊!此刻,杨平顺终于理解了老爹的偏心,估计等到小芳真的出嫁那天,老爹要泪洒一地了……

“哎,我都担心我爹受不住。”杨平顺侧躺着,握住了媳妇的手,用手指摊开媳妇的手指,手掌对手掌贴在一起,“媳妇,我也不敢想……”

“要不……再生个闺女?”梁文元狡黠得咬了下嘴唇,竟是调戏了下杨平顺……

杨平顺哪受得了这个?某处跟心里同时一哆嗦,手先于大脑,已经忙活了起来,还恨恨道,“我看你是欠收拾了!”

梁文元咯咯笑两声,连连求饶……

屋外警觉的大鹅扇扇翅膀,往传出声音的地方走了两步,鸭子们纷纷抬头往大鹅的方向去看,初五跟大集动了下耳朵,接收了这些不睡觉看热闹的鸭鹅动静,却连眼皮都不曾掀开……

第二天,杨平顺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检查了一遍西瓜,挑出成熟的装上了牛车,把茶叶蛋收拾妥当,便去请媳妇跟自己一起去集市!昨晚上答应好的。

梁文元笑眯眯得被扶着坐上了牛车,还被扣上了一顶宽大帽檐的草帽后,两个人就去了新桃镇的集市。

“早先我还在想,若是不盖砖瓦房,就在镇上盘个铺子,哪怕咱自己不用,租出去也是一笔银子!可我还是更想盖砖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