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静、叶雨晴、方玲、梁建兴、田斌所在的位置,是在柿子园里。
袁婷、袁超包括五爷爷那边一脉的几个堂弟、堂妹、三舅的儿子孙杰、女儿孙燕也在这里。
常顺看了一眼那些挂在树枝上的柿子,虽然个头已经很大了,但颜色还是青色的。
这个品种,属于老品种,真正成熟,还要一个多月。
而那些国庆节左右就能吃的,一般都是改良后的品种或者其它地方产的。
改良品种,有些不是软的,跟苹果、黄瓜一样,很脆,吃起来口感跟老品种不一样。
并且老品种的柿子,不足够成熟的话,吃起来会很麻。
“阿顺哥!刚才来的时候,我们还看见野兔了!”
正看着,堂妹袁婷对他说道。
这边的山林,靠近农田,有野兔并不稀奇。
“是啊!很大一只呢!我们还追了一会儿,可惜没追上。”
袁超跟着说道。
“野兔可比家养的兔子跑得快,你追不上很正常。”
常顺笑着对他说道。
提到家养的兔子,他不由想起了以前租房子住时,住在附近的一户人家,当时那户人家里就养了一只兔子。
那户人家,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经常把兔子抱出来玩。
兔子跑了,她就追,追到后就提着兔子的耳朵。
有一次兔子跑的太快,而路上刚好来了一辆三轮车。
兔子钻到了轮胎下,两条腿当场被碾碎。
骑三轮车的人赔了一些钱,把兔子带走了。
这也是那户人家的大人让带走的,可能是怕养兔子让小孩出了危险。
之后就没有再养兔子。
“柿子还没熟,还要再等一个多月,到时候你们想吃,可以自己过来采摘!”
看了几个堂弟、堂妹、表姐、表弟一眼,常顺又笑着道。
很多时候,吃东西其实是次要的,那种亲自动手,摘取的过程,反而更加有趣。
“我们不用过来摘了吧!到时候你多带点到沪市,我们帮你售卖!”
方玲想了想,笑着对他说道。
“没问题,柿子成熟了,我肯定是要回来一趟的。”
之前售卖桃子,效果感觉很不错。
沪市有很多“甬”市人,加上那边人多,一些原生态的水果,都是很容易卖出去的。
当然,主要还是家里的这些水果不算太多。
要是太多,漫山遍野都是,那就要愁着销售的问题了。
“哥!刚才过来,我就跟他们说还没熟。他们不信,摘那些看上去有点红了的尝了尝,说舌头都变厚了。”
可能是想到了他刚才说的还要一个多月成熟,常静道。
“没事!亲自尝下,体验一下也好。”
只有亲身经历,才会记忆深刻。
“阿顺哥!柿子熟了,你回来的话,打我爸电话,到时候要是有时间,我们就过来。”
袁超看了看他,又说道。
“行!”
常顺对他微微一笑。
两兄弟虽然姓氏不一样,但还是很亲的。
真正的堂兄弟!
之前大家就已经在这边玩了一会儿了。
又待了不久,在桃园看了看,他们就返回了。
“阿顺!你们这里也算是山区了,以前有没有土匪?”
跟田斌、梁建兴三人坐在楼顶闲聊时,田斌问他道。
他这样问的目的,常顺自然清楚。
对方可能是想着去土匪的老巢用高科技扫一扫,看看有没有收获。
田斌这样问,他不由想起了一些老年人经常提起过的悍匪——小雄鸡。
在上了年纪的老一辈人的口中,“小雄鸡”可谓是臭名昭着。
据说此人欺师灭祖、天生反骨,恩将仇报、丧尽天良,无恶不作、祸害一方。
欺师灭祖、天生反骨,说的是他在年少时认了一个干爹。
他的干爹是个江洋大盗,后来把一身的本领传授给了他。
等他长大羽翼丰满后,反而设计害死了他的这位干爹。
恩将仇报、丧尽天良,是说小雄鸡小时候靠着乡邻救助才得以生存。
在他成为悍匪头领后,非但没有感恩,回村后还杀了很多人,甚至把他的嫡亲堂叔一家都杀了。
自古能对同村乡邻,宗族之人下毒手的人并不多见。
可见其丧尽天良。
无恶不作、祸害一方。
小雄鸡随着势力的扩大,烧杀抢掠,坏事做尽。
在民国那个年代,据说蒋校长也命人剿过他,不过由于“通风报信”、“利益集合”之类的原因,一直没有效果。
建国后,在“公安军”以及人民群众的配合下,也是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才将其击毙。
而此人之所以能坚持两三年,也是因为有一身很好的江湖功夫,另外又有些手段。
在抓捕他时,下雪天,为了防止看出脚印,他居然把鞋子反方向穿,抓他要按反方向找才行。
当然,有时候他会正常穿。
两种穿法,很难区分,加大了寻找难度。
但无论他怎样的狡猾、猖狂,最终还是被发现,打成了筛子。
他的故事,小时候爷爷、外公都跟他讲起过。
山区的老人知道的要多一点,毕竟那个年代剿匪,是要村民配合的。
“土匪以前自然有!”
常顺看了田斌一眼,笑着道。
“是吗,那你说说,老巢在哪儿,距离你这边远不远?”
他明显变得更感兴趣。
“老巢我当然不清楚,不过关于土匪的故事,我听说过。”
“是吗?那你说说看。”
“听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说…………”
常顺把“小雄鸡”的故事跟他讲了一遍。
“精彩!想不到你们这边曾经还出过这样的悍匪,真是开了眼界,这人也真够心狠手辣的!”
听完故事,田斌再次说道。
“那个年代,哪个成事的人不心狠手辣?能当匪首的,不狠也镇不住人。
不过此人弑杀义父、恩将仇报、屠杀同乡、嫡亲家人,就太丧尽天良了。”
梁建兴跟着评论道。
“斌哥,如果真能找到土匪住的地方,我们最好还是不要随便去。
万一遇到了真地雷,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比一般的“大炮竹”危险性大多了。”
想到对方内心的某些想法,他提醒了下。
常顺心里清楚,找什么曾经土匪窝留下来的东西,除非有当地的熟人带路,不然完全是浪费时间。
当然,遇到地雷那种几率很小,毕竟这么多年来,所有地方,被生活在附近的人都走遍了。
“我知道了,能在渣土场玩下就很不错,再说我也没那么多的时间,也没那么大的精力!”
“你能这样想就好!”
他觉得在渣土场的收获更稳定。
另外在拆迁区购买东西,收获通常又比渣土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