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欢好奇怪,当时她拿了那钱,只在那盒子里装了一堆和钱差不多大小的白纸只有最上下面两张是钱,肖明远只要一翻看,就能发现不对了。
钱就在他办公室,他每天都去上班,这么长时间,他就那么自信,没有翻过一次?
胡思乱想中,苏合欢睡着了。
夜深人静,苏家夫妻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眠。
苏妈的思绪如潮水般汹涌,她忍不住打破沉默说道:“你说说看,咱们那个大女婿身上是不是还能再榨出点油来?”
苏爸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回答道:“这前前后后加起来可都有一百多块啦,我估摸着有点难喽。”
苏妈却不甘心地反驳道:“我可不管那么多!明天村里不是要请客嘛,无论如何得让咱女婿从里面选拔几个人去部队。咱家向东可是一定要占一个名额的!”
苏爸叹了口气,无奈地回应道:“唉,老大都已经结过婚而且还离了,部队恐怕不会要这样的吧?还是让老二去吧。”
苏妈一听这话可不乐意了,她急切地说道:“老二才十七岁呀,部队不是规定要满十八岁才行么,听说实际上得等到十九岁才会收呢。依我看呐,倒不如让我的侄子去试试。”
苏爸摇了摇头,表示反对:“你就别做美梦啦,村子里那么多男娃娃,你侄子又不姓苏,怎么可能轮得到他哟。”
苏妈顿时来了脾气,提高嗓门嚷嚷道:“不行也得行!难道自家女婿只能给村子里其他人谋取福利,却不顾及自家人吗?既然老大去不了,那就非得让我侄子去不可,否则谁都别想去!”
见妻子态度如此坚决,苏爸犹豫着问道:“那要不要跟女婿先商量一下呢?”
苏妈毫不犹豫地回道:“不用商量!我那女婿他就得乖乖听我的话!不然我明天大闹天宫,谁说话也不好使!”说完,便气鼓鼓地转过身去不再理会苏爸。
这边苏合欢把一夫一妻制玩得明明白白,左拥右抱中一夜好眠。
冷焰天一清早就起床了。
很奇怪,一出屋子就闻到了一股子怪味儿。
苏妈赶紧上前伺候着女婿:“我给烧了热水,你洗洗脸!”
“谢谢!”冷焰天洗漱了一下,回屋叫苏合欢,一回屋,又闻到了一股清淡的花香味儿。
嗯,还得是他家欢欢,把这屋子打扫的一尘不染的,还自带清香。
等冷焰天一出去,于明丽赶紧的爬起床,冷焰天进来的时候,苏合欢打着张口穿衣服,于明丽已经在整理睡过的被子了。
苏合欢出去之后,苏小妹给她端茶递水的,苏合欢和这个妹妹的感情很一般,在这个家里,她连照顾自己都挺难的,更不要提再有多余的同情心给这个妹妹了。
苏合欢洗完脸,把苏小妹带回屋,给她拿了从里到外一整套十分合身的旧衣服,至少家里没人穿得上这尺码。
不是不舍得给她新衣服,新衣服给她是害她,她保不住的。
重新给她梳了头发,给她系了两个红发绳,梳得苏合欢一手的油!
又给她喂了一杯麦乳精,三块鸡蛋糕:“赶紧吃,吃完再出去。”
苏小妹一边吃,大眼亮晶晶的,这孩子长大了肯定好看,和姑姑苏甜酒不像,但都是同样中了基因彩票。
苏合欢想观察几天,要是品性不错,就把她带出去,毕竟好看对于女性,就是一种天赋,一个人是完全可以靠着好看,吃上好饭的。
留在村子里就浪费了这天赋。
苏合欢能帮于明丽,肯定更愿意帮苏小妹,对于她来说,也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顺手一扶的事情。
但对于这些被帮助的小姑娘来说,可以说是人生明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苏家全家今天都请假了,昨天晚上就开始到处请亲戚回来了。
苏家的新女婿到家了,条件比她姑嫁的那个还要好。
老苏家的女儿没得说,个个都嫁得这么出色,也有人把眼光看到了苏小妹身上,才发现苏小妹长得比她姐还好看,娶了苏小妹,不就是和大官开了亲一样吗?
这就跟赶庙会似的,一清早,村子里就安排上了。
清早起来就吃酒席,虽然外地人觉得很奇怪,但在本地,就是很正常的一个习俗。
冷焰天不想喝酒,就说昨天喝多了,吃一碗面条,就想跑。
村子里捉住冷焰天,就是不放他离开,这热情就跟杀猪也没有两样。
苏合欢在一边捂嘴直笑,事实上,两者的核心是没有区别的。
苏合欢眨巴着灵动的大眼睛,满脸好奇地问奶奶:“村长大伯到底想干啥呀?”
苏奶奶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村子啊,日子过得实在太苦啦,村长大伯就寻思着能不能送出去几个孩子去当兵呢。可这纯粹就是瞎折腾,小冷又做不了部队那边的主儿!”
苏合欢听得似懂非懂,抬起头,目光转向一旁的冷焰天,眼中充满了疑问。
冷焰天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其实,如果村里有人身体条件够好的话,送走两个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今天下午就得回城一趟,顺便去打听打听附近招兵和扩兵的具体情况。要是一有消息,我马上就派人送信回村子来。”
原本还忧心忡忡的苏奶奶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喜色。
毕竟,如果这些孩子们能够顺顺利利地去当兵,而且只要不犯错,将来或许就能谋个好前程。
她虽然年纪大了,但心里还是十分希望能帮衬到村子里那些年轻后生们的。
老太太拉过冷焰天的手,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小冷啊,你要是真要挑人的话,可得挑那好的哟,千万别选欢儿她大哥,省得到时候给你惹来一堆麻烦事儿。”
她对自己疼爱的孙女关怀备至,真心实意地为她着想。
冷焰天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放心吧,奶奶。我心里有数,一切都要按规则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