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诡案密档 > 第7章 双鸭山夜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九曲,本章内容是根据黑龙江双鸭山市网友\"林小夏\"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故事发生在2021年冬末春初,涉及双鸭山煤炭总院医院的某些隐秘角落。

那是林小夏护理专业实习的第三个月。凌晨两点半的住院部走廊,日光灯管在头顶嗡嗡作响,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暖气片的铁锈味,把空气搅成粘稠的胶状物。她推着治疗车经过12病室时,突然听见门后传来金属器械坠地的清脆声响——这间病房本该空置整整两周了。

\"可能是耗子吧?\"同组的周雨婷把体温计插回消毒盒,睫毛在口罩上方不安地颤动。这个来自七台河的实习生总爱把白大褂袖子卷到手肘,露出腕间那串开过光的檀木佛珠。林小夏却鬼使神差地拧动了门把手,老旧的门轴发出类似骨节摩擦的吱呀声。

月光从百叶窗缝隙里漏进来,在地面投下监狱栏杆般的阴影。病床上的被褥整齐叠放着,但床头柜的抽屉半开着,一支沾着暗褐色污渍的止血钳正躺在瓷砖上。林小夏蹲下身时,突然注意到墙角暖气片后卡着半张泛黄的病历纸,上面潦草地画着类似人体器官的简笔画,标注日期是2009年11月。

\"这层楼二十年前是妇产科。\"值夜班的李医生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白大褂口袋里的听诊器泛着冷光。这位四十出头的副主任医师向来以温和着称,此刻却像截生锈的铁钉般钉在阴影里,\"早些年的医疗档案管理不规范,总有些陈年旧物到处乱窜。\"

但接下来半个月,异常愈发密集。3床王大爷抱怨半夜总听见走廊有轮床滚动声,可监控显示那个时段根本没人经过;7号病房的刘姐说看见穿深绿色手术服的人影在防火门前徘徊,但全院手术服早在三年前就统一换成了天蓝色。最诡异的是18床的糖尿病患者张建国,这个每天要吃六顿流食的胖老头,某天清晨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床头柜上的老花镜都端正摆着。

林小夏开始留意到某些规律——每次异常都发生在李医生值夜班的日子。某个飘着小雪的凌晨,她和周雨婷跟踪李医生来到地下一层。穿过标着\"设备维修中\"的黄色警戒带,生锈的消防门后竟藏着条向下的螺旋楼梯。混杂着福尔马林味道的冷风从深处涌上来,周雨婷腕间的佛珠突然断裂,檀木珠子滚落台阶的声音像一串急促的暗号。

地下二层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成排的冰柜在惨白灯光下泛着幽蓝,柜门上的标签用红笔写着\"A3\"、\"b7\"之类的编码。林小夏颤抖的手指刚触到某个冰柜把手,身后突然传来金属器械碰撞的脆响。她们转身时,正看见李医生举着手术剪站在阴影里,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两道新月:\"好奇心太盛可不是好习惯。\"

后来的记忆像被切碎的胶片。林小夏只记得冷藏室深处有张不锈钢解剖台,台面残留的暗红色痕迹组成扭曲的图案;记得李医生白大褂口袋里掉出的工作证背面,贴着张泛黄的婴儿照片;记得周雨婷突然尖叫着指向某个冰柜,透过结霜的玻璃门,她们看见张建国浮肿的脸正贴着柜门,嘴角凝固着诡异的笑。

当林雨婷摸到消防斧劈开通风管道时,林小夏终于看清那些冰柜里的秘密——整排整排的器官保存罐,标签上不仅标注着血型配型,还详细记录着\"客户\"要求的送达时间。最深处那个贴着\"特供\"标签的冰柜里,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赫然是具婴儿标本,胸腔位置的手术缝合线组成某个神秘符号。

三个月后,当警方在邻省某私立医院端掉非法器官交易窝点时,主犯供出双鸭山煤炭总院的地下链条。但据林小夏所知,那天夜里她们看见的婴儿标本始终没出现在证据清单里。如今每当她路过医院旧址改建的购物中心,总感觉地砖缝隙里渗着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就像某种未完成的诅咒仍在黑暗中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