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 第43章 卢象升与天雄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既然陛下将话都说到了这里,臣也不能再执着于推却,那样就显得迂腐了,谢陛下恩赐!”

“这样就对了,朕听说先生独子袁枢也跟着一起来了京城?”

“犬子读书不成,现如今即将而立,却仍然只是个生员,愧不敢提!”

“读书不成不代表其它不成,不知先生是否还会让他继续科考?”

“臣只有这么一个独子,而且还是老来得子,既然读书已经不成,便早已放弃了继续科考打算,让其多开枝散叶!”

对于袁枢,朱由校还是有很深的印象的,才学不低,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大明将亡时不仅没有随大流投降李自成或满清,而是在家乡积极组织官军抵抗。

后来南下筹集粮草,见到南京城破,忧愤而死。

“先生现在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按照惯例可以恩荫袁枢,就让他先来文华殿当个中书舍人吧!”

这么快就给自己儿子安排了官职?

“臣谢陛下恩赐犬子如此好的去处!”

“这是袁枢应得的,除了辽东与建奴,现在西南的土司叛乱依然未能平定,也是让朕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

“陛下,西南各土司势力错综复杂,又大多是传承了千年的世家,想一时平定,恐非易事,此事急不来!”

朱由校感慨道:“是啊,的确急不来,但朕也不能就这样跟土司们慢慢耗,所以已经敕令西南要用更严酷的手段镇压叛军,并从陕西迁徙十万户饥民前往贵州,有了这新增的十万户汉民,朕不相信那些土司还敢轻易造反!”

从陕西迁徙十万户饥民?

好大的手笔,只是这十万户饥民能有多少能活着走到贵州?

“陛下,这十万户饥民如何活着抵达贵州?”

“发了一部分粮食,而且允许他们在沿途寻找野菜和渔猎充饥!”

听完,袁可立也没有太好的应对之法,只得选择了沉默。

见事情聊得差不多了,朱由校朝刘若愚道:“让人安排午膳,朕与袁先生和孙巡抚一同用膳!”

“是,皇爷!”

袁可立与孙传庭两人赶忙一同答道:“谢陛下!”

.......

九月初,给山东按察副使兼大名知府的行人司行人,终于到达了大名府知府衙门。

当卢象升带着大名府府衙一众官僚跪在香案前后,站在香案后面的行人司官员展开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制曰?

看来不会是什么坏事,同时心里也在期待会有什么好事。

“......山东按察司副使兼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因清查临清仓得力,并治理大名府有方,特任命其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并节制东江军务。为震慑辽东宵小,朕特命卢象升组建天雄军,取自天降雄师之意,钦此!”

“恭请天安,万岁万岁万岁!”

卢象升整个人都是懵逼的,虽然之前听到制曰会猜到有什么好事,没想到却是巡抚登莱,这都不知道升了多少级了。

按照一般惯例,他在大名知府任上期满后,考绩优秀的话,会擢升布政司里面的参议或参政,亦或是回京担任某部郎中,之后再根据考绩前往某地担任兵备,再之后才可能是某地巡抚。

现在朝廷却直接让他跳过了几个萝卜坑,直接干到了登莱巡抚。

要只是这样也就罢了,还在圣旨上特别指出让他组建什么天雄军。

“圣恭安!”传旨行人四官员一脸严肃道。

“恭谢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卢象升再次跪拜道。

“天恩浩荡!”

行人司官员心想,眼前的卢象升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天启二年的进士,现在就是巡抚一方的封疆大吏了,而他却还只是个小小的八品行人。

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

流程走完后,行人司官员便把圣旨交给王升,脸上也换上了一副笑脸道:“卢大人,恭喜了,赶紧起来吧!”

卢象升双手接过圣旨,笑着说道:“辛苦你跑一趟了,仪程本官会让人好好准备一番!”

“卢大人客气,这是陛下亲自写给你的书信!”待卢象升接过书信后,行人司官员再次开口道:“下官还有其它地方去宣旨,就先告辞了!”

卢象升小心地收好信件后,笑着说道:“好,本官让人送送你!”

等行人司官员走后,大名府衙门内的一众官吏马上围着卢象升恭喜道:“恭喜大人......”

面对众人的恭喜,卢象升自然不会破坏这种大好氛围,“好好,今晚本官云升楼请客,不醉不归!”

有酒席吃,众人再次大笑着起哄道:“谢大人......”

待回到后衙书房后,卢象升当着给自己做钱粮师爷的弟弟卢象晋拆开了皇帝的来信。

看着一脸凝重的兄长,卢象晋焦急问道:“大哥,可是有难事?”

卢象升将书信递给卢象晋道:“难事倒是谈不上,就是有点棘手!”

卢象晋接过信纸,快速看完后道:“还真是棘手,这组建天雄军已经够难的了,陛下却还要你在东江严查走私,这东江走私之人除了他毛文龙,还有来自东南的闽商和徽商,这可怎么查?”

“咱们家世受国恩,照章严查就是了!”

“可是这里面说不定有不少是浙江和南直隶的商人,到时候我们如何自处?”

“先警告一番,要是不听,那就别怪我们公事公办了,当初查临清仓又不是没有遇到过!”

卢象晋沉默片后,深呼一口道:“好,那就听大哥的,只是这天雄军,我们该如何组建?”

“我将会是登莱巡抚,掌握着登州和莱州两府的税收,以及来自朝廷的军饷钱粮,到时候从中调出一部分即可!”

“钱粮有了,但兵源呢?尤其是其中的将领,可不好找!”

“有什么难找的,登州是戚少保的家乡,有现成的登州卫,而且东江镇又有大量的百战之将,有什么好担忧的!至于兵源,登莱多贫瘠之地,又承接了不少来自辽东的难民,还怕找不到想当兵的青壮吗?”

卢象晋点点头道:“陛下要求大哥尽快前往登莱赴任,不知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卢象升想了一下道:“两天后吧,政务先交给同知和通判他们,我们早点出发,好赶上往东江输送粮草!”

“好,听大哥的,我这就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