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宁家村156
计一舟一大早取了蜂蜜回来,装了一小罐给大伯娘拿去,好巧不巧地在家遇到了宁元山。
“舟哥!”宁元昭叫住计一舟:“家里豆腐乳还有么?”
计一舟挑眉,“你卖光了?”
上次做的一百斤豆腐乳数量不少,还寻思宁元山能卖上一阵子。
“是啊,眼见着就没有了,”宁元山说:“你不会没做了吧?”
计一舟讪笑,“那个……你要多少?”
“那你这会可以多做一点,豆腐乳现在的客人都差不多固定下来了,还挺好卖的,有些游商遇到了也会多买一点拿出去卖,我这都是紧着来顾客,没敢使劲儿卖才剩下呢。”宁元山说。
“你们生意还不错嘛,”计一舟说。
过年之前那些学了做豆腐的人来看计一舟的时候也知道了豆腐乳,他们时不时地也会来买上一坛子豆腐乳慢慢卖,生意都还挺好的。
“主要是大家都还挺喜欢吃辣的,”宁元山说:“我知道好多客人都是用豆腐乳下面,这样都不用炒哨子了,很方便。”
计一舟叹了口气,他有点不想做豆腐乳了。
“那这样吧,我教你豆腐乳怎么做,你之后就自己做,卖出去的钱你我七三分,咋样?”计一舟笑问:“你愿不愿意让我躺着挣这个钱?”
豆腐乳又不是一个多难的东西,主要是这个辣椒比较少,现在就他手里有,再就是辣椒面的配方只有他自己知道。
直接交给宁元山也不是不行,这样的话辣椒面他就没有了,计一舟出辣椒面,宁元山自己做豆腐乳,卖出去的钱不管多少他们都两个人分。
这样就相当于他卖辣椒面了,只是比单独卖辣椒面要更挣钱而已。
今年辣椒种得多,二十多亩辣椒,明年能卖的豆腐乳也更多,让宁元山自己在家做,他去县里帮着找一找分销商,也是很挣钱的。
“当真?”宁元山眼睛都睁大了,“这有什么愿不愿意的,我巴不得呢。”
计一舟笑笑,“那行,那你带着豆腐来家里学。”
“要老豆腐是吧,我等会儿就多做一些。”宁元山说。
“那你做吧,我回啊,你哥还等着我呢。”计一舟迈步往前走。
“好嘞!”
计一舟回到家,屁股刚坐下,就开始给宁元昭发布任务,“昭啊,给我写个契书。”
“什么契书?”宁元昭问:“你不是过去送蜂蜜了吗?”
“对啊,”计一舟点头,“遇到元山了,我就寻思让他以后自己做豆腐乳,省了我这边的事儿。”
“那要写什么样的契书?”宁元昭问。
“就我教他做豆腐乳,以后他自己做豆腐乳,收益我跟他三七分,我三。”计一舟答。
计一舟挠挠头,“我寻思直接把方子卖给他呢,但是一想,太便宜了我划不来,太贵了他买不起,还是这种分成的比较好,我一直有钱拿。”
手头上的事今年就要慢慢地交出去,能找人做的就找人做,找不到人做的就不做。
只要他的空间还在手里,他就可以跟宁元昭存冰挣钱,不用担心会把两人饿死,再挣钱都是闲着无聊打发时间干的事情。
“嗯,好,”宁元昭回屋拿纸笔开始给计一舟写契书,“你看见跟元河说了你的打算没?”
“哎呀,”计一舟一巴掌拍在脑袋上,“我刚刚忘记了!”
“那正好,我把这个写完你带去给元山签字,顺便就说了,”宁元昭说:“要让他快点来学会认字,他平时在家要干活,时间太少了,我怕他认不了多少字。”
“知道了,你先写,我等会儿就叫他过来。”计一舟说。
宁元昭写契书可谓是得心应手,计一舟拿出来的一个苹果还没有啃两口,他那边就已经写完了。
计一舟把剩下的半个苹果给宁元昭,“你这是馋苹果了是吧。”
宁元昭笑笑,挨着计一舟留下的牙印儿继续啃。
计一舟带着契书就去找宁元山去了,刚好遇到宁大富,“一舟啊,今儿中午来家里吃饭,你们都多久没来了?”
计一舟扯起嘴角直乐,“知道啦大伯,我来找一下元山元河。”
“你找他俩能有啥事儿?”宁大富问。
“交给元山做豆腐乳,写了个契书让他签,到时候家里的果林准备交给元河照看着,元昭让我来叫元河到家里去跟着学认字……”
计一舟噼里啪啦说了一大段,听得宁大富面上的表情是变了又变。
“这是准备明年让小昭去县学?”听他说完,宁大富问:“你也跟着去?”
计一舟吸吸鼻子,“大伯你这话问的,我当然要跟着去啦。”
“随便你们吧,不管你们,你们几兄弟自己折腾去吧。”宁大富抬脚就走,“元山元河在后边磨豆子,你去找他们吧。”
计一舟对着宁大富傻嘿嘿笑了几声,捏着契书就去了后院。
“元河啊,你小昭哥找你,你过去一趟。”计一舟隔着老远就开始喊。
“我?”宁元河推着石磨抬头,“是我吗?”
“嗯,就是你,快去吧。”计一舟说。
宁元昭把手上一把豆子磨完,去洗了手往外走,“小昭哥找我做啥啊?”
“我们明年要去县里,家里的果林没人照看,寻思把这个事儿教给你,你小昭哥写了一本‘秘籍’,怕你不认字,让你过去学学。”计一舟拍了拍宁元河肩膀,“你愿不愿意啊?”
“真……真的?”宁元河反应了一会儿,“小昭哥要教我认字?”
“嗯,是的,你没听错,快去吧。”计一舟笑。
“那个……种果子也教给我?”宁元河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是的是的,”计一舟说:“果子没结出来的时候给你开工钱,结果子了给你分红,咋样?”
“那感情好哇,我……我把这些豆子推完了就去!”宁元河没忘了正事儿。
“哎哟,你快去吧,别让他等久了,这里我帮你弄。”计一舟说。
“那,那我给爹娘说一声。”宁元河说完就跑了。
宁元河今年才十六岁,但现在的十六岁可不是后世的十六岁可以比的。
现在的十六岁都可以成家立业了,是完全可以立起来的小伙子了。
之前他年纪小,家里做豆腐就是让宁元山去学的。
现在年纪也到了可以成家的时候,让他跟着学一学种果子也算是教给他一门手艺。
虽然在种果子这方面计一舟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他们好歹有资料可以查。
计一舟刚把契书摊开给宁元山看,就听到前院一阵叽哩哇啦的鬼叫逐渐远去。
宁元河的鬼叫声消失后,宁大富从前边过来,捡起宁元河没干完的活继续干。
计一舟跟宁元山口头上都说好了的,这会儿也只是签个字就好。
都是自己关系很好的兄弟,宁元昭也没必要在契书上动手脚,宁元山也是无脑签字,整个过程十分流畅。
签完了契书,计一舟把契书往怀里一塞,“大伯,你去忙,这边我来弄。”
“去去去,你们有事就去忙你们自己的,我在家呢,用不上你。”宁大富说。
说着,暴力将计一舟推开。
大伯母提着一篮子青草到后边来喂兔子,看见几人,笑呵呵的,“小山啊,你就让你大伯弄吧,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
“地都种完了?”计一舟问。
“这还要你催呢?”宁大富说:“早就搞好了,不然我这时候在家做什么?”
“那好吧,”计一舟往后退了两步,“真不用我?”
“真不用,你回吧,等会儿另一个该找过来了。”宁大富说。
计一舟咳嗽两声,有些不好意思,“那我先回了哈。”
宁大富抽空对计一舟挥了挥手,“走吧。”
家里最暖和的地方就是宁元昭书房,他在书房加了一张新做出来的长桌子,旁边放了几张椅子,专门用来给宁元河、茯苓还有小宝学习。
三个人都抱着沙盘写字的时候,还挺有私塾那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