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宁家村118
石磨悠悠,两道不同的石磨声伴随着狗叫孩子闹的动静从小院传出。
计一舟后来又去做了一个小手磨,没有之前家里的大,但平时用来磨一些小东西很方便。
大一些的石磨用久了很会累,小一点的要轻松一些。
二黑被扯痛了耳朵,在院子里边跑边叫,小宝一屁股坐在地上零帧起手,直接开始干嚎,茯苓吓得连忙跑过去扶。
只要小宝不受伤,宁元昭总是不管的。
计一舟看不下去了,“宁小宝,二黑跟个神经病似的,跑起来就顾不上你了,你又非得去揪人家耳朵,你骑大黑不行吗?”
“这会儿不叫计小宝了?”宁元昭推着石磨,往里面加了一把干辣椒。
“这熊孩子,我今儿先不要了。”计一舟说。
小宝一听来劲儿了,也不用茯苓拉了,麻溜地从地上爬起来,跑过来抱着计一舟的腿,“要小宝!”
计一舟伸腿把她往旁边推,“去去去,这里都是辣椒面,风一吹全到你眼睛里了,等下又要唧唧叫,吵死了。”
“哼,小宝不吵,”宁小宝小短手环在胸前,胳膊没办法缠绕交叉,只能抱着胳膊立在原地。
“那你走不走?等会儿眼睛疼不许哭啊。”宁元昭说。
“茯苓姐姐,咱们走,哥哥坏。”
小宝转身屁颠颠地拉着茯苓手指,又开始去折磨三只狗。
大黑趴在院子里晒太阳,小宝怎么蹂躏它,他都岿然不动,三黑又跟个泥鳅似的,小宝捉也捉不到。
只剩下傻呵呵的二黑,汪汪叫了一阵之后又摇头晃脑地往小宝身边凑。
八亩地的辣椒,计一舟留下一些在空间里收着,平时也能吃个新鲜辣椒。
剩下的都是把种子留够之后,全部磨成了辣椒面。
辣椒在后世亩产量在1500—3000公斤之间,高产田可达4000公斤以上。
他们收的也没有这么多,大概称了一下一亩地也就一千四百斤。
这个产量计一舟已经很知足了,这么多辣椒足够他用很久了。
计一舟扒拉着身边筐里的辣椒,问宁元昭:“你那边辣椒还剩多少,今天能弄完吗?”
宁元昭摇摇头,“今天肯定不行,等磨完再过完筛估计还要四五天。”
“哎哟我天哪,”计一舟抬头望天,“怎么感觉比之前在山上还累。”
“你放着我来吧,”宁元昭说。
“那行,你来吧。”计一舟把小石磨里面的辣椒磨完,拍拍手上的辣椒面,“我去问大伯娘要一些豆腐。”
计一舟刚下山那会儿就想做豆腐乳来着,但那会儿不仅没有豆腐,还没有辣椒。
这下子终于是什么东西都齐了,也是可以着手做一下豆腐乳了。
以后再吃馒头不想做下饭菜的时候,直接抹上一层豆腐乳,吃着也挺香。
这时候元山元河估计都已经赶着牛车出去卖豆腐了,家里剩下的估计不多,也不知道现在去卖豆腐还来不来得及。
家里那些在刚开出来的荒地上长出来的黄豆品质非常不好,剩在家里有用的不是很多,不过也比没有要好。
计一舟带着黄豆想去换个十来斤豆腐回来,一斤豆腐乳需要用到1.18到1.25斤豆腐,他准备先做出来十斤的豆腐乳出来。
十斤数量也算多也不算少,成功了就能多存一些在空间里,还能给大伯他们送一点。
失败了十斤豆腐也不算多么心疼,到时候放在肥堆里也不算一点用也没有。
他去得还是晚了些,大伯家里的嫩豆腐做得多一些,老豆腐做得少一些,现在也卖得不剩多少了。
计一舟干脆就把那不到两斤的老豆腐全部换到了手里。
村里还有两户人家也在卖豆腐,不过那两家都离其他村子近一些,离计一舟他们家就远了。
想着出都出来了,干脆去看一眼再说,要是拿了个直接凑齐十斤豆腐他就全部带回去,凑不齐他就先有多少做多少就好了。
又多花了半个小时,计一舟跑了另外两家,把他们手里的剩下一些老豆腐也拿了回来。
计一舟平时很少回去这两人家,一开始他们说什么都不要计一舟的黄豆,最后计一舟都快要急眼了,那两家人才收下黄豆。
他带的也不是定量的豆子,没办法放下黄豆就跑,平时两家也不来往,自己总不能真的白嫖。
最后计一舟还真没凑够十斤豆腐,不过他也不想等了,之后有多少算多少拎着回家了。
刚打开院门,宁元昭就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怎么去了这么久?”
计一舟一愣,怪模怪样地跑到宁元昭面前,背对着小宝在他脑门上亲了一口,“大伯家豆腐不够,到另外两家去看了看。”
“好吧,”宁元昭高兴了,“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好嘞!”,说完计一舟拎着篮子跑回厨房。
小宝倒是防住了,她也确实什么都没看见。
就留下一个对情爱之事懵懵懂懂的茯苓,睁着大眼睛立在原地发呆。
不过姐姐都教她了,跟着小姐的时候就好好照顾小姐,不要乱看,也不要出去乱说,就算是姐姐也不可以。
只分神片刻,茯苓就立马收回目光,跟在小宝屁股后边转,就怕她一个不小心摔倒了伤到什么地方。
虽然两个东家都经常说小孩摔一摔没什么,但要是让姐姐知道了,肯定挨一顿揍。
计一舟把豆腐拿去厨房,切成整齐的小块。
老豆腐还好,不会一切就碎掉。
切好的豆腐块被他小心翼翼地摆放在竹筛上,底下垫了一层干净的纱布。
入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天气没有前阵子那么热,他们都换下了褂子换上了单衣。
温度适宜,是个适合发酵的好天气。
“可以了可以了,”计一舟自言自语着,乐乐呵呵地哼着歌。
厨房地方大,可以把这些豆腐块就放在厨房里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