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宁家村116

剩下的玉米太多了,他们就只先称了一亩地的重量,好叫心里有个数。

湿玉米粒的水分含量约为30%,晒干后降至约15%。一百斤湿玉米粒晒干后大约为82.35斤。

现在也没有真的把玉米晒干,他们就只好算出来一个数,先做个估计。

这么多!

村长蹲在宁元昭旁边,捡起一个玉米试着上手扒皮。

对于扒玉米这件事儿,村长完全是个新手。

他把叶子一片片撕开拔掉,最后把玉米脱光后还剩下了一个尾巴。

村长抓着玉米后边的那个尾巴,问计一舟:“那你们收的那两种土疙瘩呢?”

计一舟记得不太清楚,踢了宁元昭一下,宁元昭接过村长手里的玉米,把那个尾巴掰掉,“土豆跟玉米套种,八亩地总共收了八千斤多一点,红薯只种了两亩地,但是亩产比土豆高一点,两亩地收了两千六百多斤。”

后世土豆亩产量在1500—3000公斤之间,高产田可达4000公斤以上,红薯亩产量在2000—4000公斤之间,高产田可达5000公斤以上。

土豆红薯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收的,白及和白术前段时间也有帮着挖土豆和红薯,他们的工作相比较起其他人要轻松很多。

宁元昭收完土豆还挺开心的,这么多粮食之前从来没有见过。

同时也庆幸家里原先的柴房够大,能放得下这么多东西。

可计一舟却告诉他,这片产量比他所在的地方收成最少的地区还少,几乎连一半都没达到。

还是跟土地有关,家里的地肥力都不够,而且浇水因为不是很方便,他们浇水也不是很勤。

尽管田四喜已经足够尽心了。

“这些东西收成这么好?”村长也有些激动,捏着根玉米‘蹭’一下起身。

“土地肥力还是不够,要是田再肥一点,产量会更高。”计一舟说。

他带来的这些种子都是优质种子,就光土豆来说,他带来的最小一个都有他自己的一个拳头大。

但是在这里种出来的土豆,大小也就一个成年女子的拳头那么大,直接缩水了一圈,甚至还有很多只有硬币大小的迷你土豆。

“那,那你这些种子能不能卖给村里人一些,让大家也试着种一种?”村长问。

他虽然没做出什么让村子里的人过得更好的事,但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让大家都吃饱,他还是想厚着脸皮争取一下。

“这有什么?”计一舟笑了,“村长你看谁想买就来买就是了,只是一些种子而已。”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虽然不是个什么好人,也说不上有多大的善心,只是一些种子而已,他还是能分一些出去的。

他跟宁元昭的事情也不可能瞒一辈子,如果能把宁家村建设得更好一点,大家伙说不定还能想着他们的好,少当着他们的面蛐蛐几句呢。

而且如果是因为他,就可以让这里的人吃饱,他还是觉得蛮有成就感的。

而且人家就算是要种这些庄稼,也是会给他种子付钱的,孩子不吃亏。

村长连连应好,“那我这就回去叫上村里人开个会,问问大家的意见。”

宁元昭抓住异常兴奋立马就要往外走的村长,“大伯,官府收税只收小麦和水稻,这些东西就算产量再高,人家不收你应当如何?别等大家把种子买回去,明年忙活一年种出来人家不认……”

村长这才冷静下来,他倒是太激动忘记这一茬了。

“那先不急,眼见着上边收税的就要来了,到时候我先去跟大人们说说看。”村长一拍手,“到时候你们把那些东西卖我一些,再教教我怎么做,让官兵尝尝就更好说了。”

因为家里的田不用交税,收税官兵也不会到宁元昭他们家里来,到时候还是要村长去多多交涉。

“一点吃的而已,大伯拿些去就是了,”宁元昭说:“到时候您让伯娘到家里来学,让一舟先教一些简单的吃食。”

“好好好,那我回去跟你伯娘说说,我就先走了,不耽搁你们干活。”村主任说。

“好嘞,”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这些玉米先不着急脱粒,两人把他们扒了皮先晒起来。

家里屋檐下还挂了一些辣椒,计一舟想着干脆让家里看着更喜庆一点,拉着宁元昭,教他怎么用玉米皮编辫子。

把所有的玉米编成一长串,满满当当地挂在正屋墙边,和辣椒挤在一起,红的黄的一片,看着真的很让人高兴。

空间里的冰块卖出去后,又腾出来开很大的一片地方。

计一舟收了一些土豆和红薯到空间放着,存起来想吃新鲜土豆的时候有的吃。

剩下的那些就全都堆在那个小房子里,让其自由发展。

反正这些东西也耐放。

时间一晃到了收税的时候,村长拿着提前登记好的重量递给下来办事的官兵。

今年的粮食产量跟以往没多大的差别,就是其中有一户人家粮食亩产比别人家多一点。

官兵小队长手指在宁大富的名字上点了点,“这家不错,收成比别人家要多上一点,村里人应该都学学他,种地还是要上点心。”

村长连连点头,一个劲儿地说是。

宁大富用计一舟沤的肥种了一亩地小麦,一亩地水稻,产量就会比别人家的高一些,但又因为他其中一亩地种的是玉米,这一平均下来,亩产量就不算是很突出了。

肥料这种没影的事村长现在还不好直接上报,最起码也要等村里其他人试过了才好上报,到时候也有证据佐证不是?

小队长在村长家坐着等下边的人去挨家挨户地把粮食收回来,他就在这里等着,顺便听吩咐问一问村里有没有什么需要官府帮忙的难事。

宁家村穷是穷了一点,但村子里的人都团结,谁家有个什么难事大家伙就帮着解决了,暂时还真没要官府出手的地方。

村长有些紧张地搓了搓手,小队长还以为他们村确实遇上了难事,“但说无妨,有什么问题告诉我,待我上报给县令大人,他会想办法的。”

“倒不是什么大事,”村长笑着摇摇头,“只是村里得了一种新的粮食,不知道上边收不收,村里也不敢大量种植,想问问您的意见。”

“哦?新的粮食?”小队长问:“是什么东西?可能饱腹?”

“不如大人您先尝尝?”村长问。

小队长沉思一会儿,他现在还真有点饿了,“那行,你拿出来我试试。”

村长亲自去厨房,把婆娘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堂屋,一一跟小队长介绍。

他拿着一根玉米,指着那碗金灿灿的饭道:“这个东西叫作玉米,磨碎之后上锅蒸,吃过之后实在是饱腹得很。”

又分别拿着土豆和红薯,给小队长介绍了剩下的烤土豆、炒土豆丝、土豆片汤、箜土豆、烤红薯、红薯粥、红薯箜饭。

每样份量都不多,但都让他婆娘做了一些出来。

为的就是让土豆和红薯当主食和蔬菜的功能都可以让小队长直接看到。

“你是说,这些东西是又能当主食还可以做菜?”小队长问。

居然有这么神奇的作物,之前他怎么不知道。

村长点头,“关键是这些东西产量还高得吓人,玉米亩产七百斤,土豆一千多,红薯一千三百多。”

“这么多?”小队长也惊讶,“那为何之前没有这些东西?”

村长老神在在地笑笑,那不是之前计小山都在山里不下山,去年冬天人家才下凡嘛。

“这都是村里一个小子去世的父亲年轻时所得,他之前都住在山里以打猎为生,从不跟人打交道,后来受了伤没办法继续在山上生存,这才下了山。”村长说。

对于计一舟当初的说辞他可还记得,他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什么。

计小山嘛,一直都住在深山的,他又不是不知道,有什么好怀疑的。

小队长挨个尝了尝那些食物的味道,觉得味道居然都很不错。

“你把人叫来我问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