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杀了你!”
白姨娘不管不顾的拿起簪子,却被萧景元紧紧握住:“姨娘”
两个字,让她眼中的猩红褪去,是了,如今的萧唤云攀上燕王,而他们一群阶下囚,蝼蚁如何能撼动大树。
她不能,她不能!
她的儿子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参加科举,给他们谋出路。
萧秋水扯了扯嘴角,无声笑了,刚好,她不用在受官差骚扰了。
王氏拍了拍扑通扑通的胸口:“我勒个乖乖,萧唤云这是得了疯病?”
萧景琰更是皱眉,他好像不认识这个妹妹了,他躺着的角落刚好看到这里。
他看到她是如何下手,那样干脆利落,一簪划下去,看到她眼底的狠,嘴里还念念有词。
这是他的妹妹吗?还是他从来就没有认识过她。
两个孩子被吓得眼泪汪汪,却懂事的捂住嘴不出声。
不能出声,官差会生气,会抽他们。
三房小妾不约而同的离开萧唤云的位置,宁愿挤一挤,也不愿意半夜被杀。
萧老三只是睁开眼看了一眼便无动于衷的合上了。
自打他受伤,整个人都清心寡欲了,什么小妾,爱啥啥,反正他那几个庶子没事就行了。
至于这个闺女……还是有点遗憾的,他还打算把萧秋水送给官爷,谋一条生路呢。
好歹脸蛋随了她娘,也算得上楚楚动人。
如今嘛……
他又将目光放到其他庶女身上,啧,没一个成气的。
等着吧,等大房二房都死了,他就能回皇城享福咯。
一晚就这么有惊无险的过了,次日刚走没多久,众人就又被逼回破庙。
漫天黄土随风飘,将路挡的严严实实,孟元急的跳脚,这黄土风啥时候来不行,偏偏要走的时候来。
明明是晴天白月,破庙却暗沉的像夜晚即将来临,呼呼的风吹着,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老大,这怎么走,休整一天吧?”
休整,一天五十里,他们已经落了一天,这一百里,什么时候才能补回来。
拴着的马匹也感到不适,一个个嘶鸣遭乱,犯人们缩在破庙里,眼睛都不敢睁开。
江卿卿用神识探路,将黄土视若无物,可附近十里,全被黄土风埋没(沙尘暴,在河北某些地区,比较常见。)
根本就没办法前行。
好歹破庙虽破,门一关也能遮挡些尘土,刘镖他们物资齐全,点燃了不少油灯,犯人们得知今天不用赶路,一个个松了口气,老点油灯也不是个事儿。
正好天凉还有风,萧景琰抱了一堆昨夜捡好的柴火点燃。
一下子破庙暖和了许多,也有了光。
王氏本来还准备收拾床铺,这下好了,也不用收了,萧欢打了个哈欠,又接着睡去了。
本来每天起的就早,又要赶路,她已经很久都没睡好过了。
以往在府中,父亲虽然不重视他们,可吃穿用度也是没缺的。
罢了,想这些也是枉然,如今能睡个好觉,她就心满意足了。
更何况他们萧家,已经比其他人更幸运了。
若是没有时不时刺杀的话。
王姨娘跟王氏姐妹两个说起悄悄话,提起未嫁做人妇的年华,也是怀念,萧老夫人有一茬没一茬的搭话,不知为何,就说到了那些年。
她跟随老侯爷出征发生的事。
怀念的声音一点点道出当时的情感,附近的官差都听入迷了。
他们这辈子都没能够上战场打仗,说到五万萧家军,萧景琰与有荣焉。
他们萧家军保家卫国,虽死犹荣。
能够传承十几年,不是没有过牺牲,而是牺牲的人的后代,每一个都是大周的好儿郎。
他们不怕艰辛,争做与父辈同样的人,保家卫国,在所不辞。
他们不效忠于任何帝王,而是效忠大周的子民,听指挥,做实事,为子民安居乐业。
江卿卿心中动容,不由得钦佩,原来大周,也有一支这样为了子民安居乐业在外征战的军队。
萧家军几乎是所有大周子民心中的向往,这也是皇帝为何恐惧萧家的缘由。
有这样一支军队,造反轻而易举。
可大周的军队,永远不会对大周出手。
这个道理,帝王不会懂。
自古帝王,多疑。
老侯爷带出这样的军队,那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可惜,若是还活着,大周也不会像如今一样外忧内患。
拿了那么多银两整日无所事事的刘镖也在惆怅。
咋整啊,别说雇主了,就连他都觉得不值了。
没一点挑战性,就只能让萧家吃的更好,吃的更饱!
早饭还没过多久,这边大锅就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