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途跋涉,张忠明的部队即民族解放军一团穿插到哥打士打县,这个时候,政府军的部队尚未经过。
民族解放军的计划是,等政府军的部队经过,张忠明的部队尾随敌人在敌人后面,待敌人和前方的民族军交火之后,张忠明的部队突然从后面发起进攻,让政府军的人腹背受敌。
政府军的部队终于出现。
马来亚政府军配备有轻型的坦克和装甲车。
政府军的武器都是英式装备,目前都已经相当老旧。
没有重武器。
如果是掸邦军直接对付马来亚政府军,应该可以轻松碾压。
面对这样的对手,马共都被赶到泰南的丛林,不知道当年的马共干了些什么。
而现在民族军的武器,虽然也没有重武器,但武器比政府军的武器要先进,性能要强很多。
再加上经过掸邦军事顾问的指导,民族军的战斗力已经提升不少。
张忠明的一团躲藏在丛林里面,远看着政府军从前面经过。
只要政府军和前方的民族军交火,他们就会立即从后发起攻击。
张忠明命令部队尾随着政府军,不紧不慢地跟着。
但奇怪的是,前方的战斗迟迟没有打响。
张忠明心知有异。
他立即和后方联系,叫总部和外面的情报人员联系,确认政府军其他方面的动静。
不久,总部的电报过来。
果然,吉打州政府军是在等待后面的援军,应该是准备援军到来后一起发动进攻。
霹雳州的驻军正在加速向吉打州赶过来。
军情有变,计划也得改变。
张忠明和总部商量,主动发起进攻。
总部在前方先发起进攻。
铺天盖地的炮火从丛林里面射出。
没有重炮,就是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但炮火密集,民族军不计较是否浪费炮弹,一个劲地朝外面倾泻。
原本在丛林外严阵以待,准备进攻的驻吉打州政府军,没想到里面被包围的民族军居然主动发起进攻,有点猝不及防。
总部发起进攻后,立即给张忠明发报。
张忠明立即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向敌人后方追击。
一团急行军几个小时后,就听到了前方激烈的枪炮声。
一团立即加速奔向战场。
不久,政府军背后响起了枪炮声。
受到前后夹击的政府军惊慌不已。
政府军的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在民族军的火箭筒打击下,很快就被全部击毁。
掸邦仿制的苏联40毫米火箭筒,破甲厚度为320毫米,可以轻松摧毁马来亚政府军的薄皮坦克和装甲车。
政府军的武器装备,在掸邦的新式武器面前,显示了明显的代差。
但人的因素,在战争中也很重要。
重新组织起来的原马共军队,现在的民族解放军,在团结协作和意志品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听到政府军后面的枪炮声,总部知道张忠明的一团已经参加战斗,于是命令林冠群的二团和伍卫的三团发起冲锋。
一阵密集的炮火之后,二团三团的士兵向前突进。
后面的一团也发起了冲锋。
冲锋的目的是要尽快击垮敌人的意志,让敌人崩溃,缩短战斗进程。
二战时期,日本人的这种战术,就经常让对手的防线崩溃。
没有和强敌作战经验的马来亚政府军,面对敌人的强力冲锋,加上腹背受敌,士兵们陷入严重的恐慌。
士兵们不知所措,甚至忘记了开枪反击,阵地失去了组织,整个阵地瞬间土崩瓦解。
一个个士兵扔掉武器,拼命逃跑。
来不及逃跑的士兵纷纷举起双手投降。
驻吉打州政府军就这样全军覆没。
真正在战斗中被杀死的士兵并不多,更多的士兵逃跑失踪和投降,指挥官不知所踪。
所以,政府军驻吉打州的这个旅,不是被歼灭,而是被击溃。
政府军丢弃的枪支超过两千支,还有无数火炮。
被俘的政府军士兵人数达到千人左右,阵亡政府军士兵只有几百人。
民族军付出了一百多人死亡的代价。
但这是自马共成立以来,取得的有史以来最大的胜利。
战事的结果大大超出了战前的预计。
接下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民族军面前的问题。
尽管击溃了政府军一个旅,但自己也付出了一百多人死亡的代价,还有部分伤员,部队也存在减员的情况,关键是民族军就这么多人,现在没有稳定的根据地,补充兵源不易。
马上要做出决策的是,是如何应对即将赶来的驻霹雳州政府军。
下面的部队还在打扫战场,赵伟主持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赵伟开门见山。
“我们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霹雳州的政府军,我们是打还是回避。第二个问题是,假如我们打败了霹雳州的政府军,再如何发展。我们有没有一直打下去,一举成功的可能?”
李涛首先发表意见。
“从今天的战斗情况来看,政府军的作战能力不如我们,我们有信心打败霹雳州的政府军。不过,下面的战斗肯定和今天的不同,今天我们是预设战场,敌人被我们前后夹击,而对付霹雳州的政府军,很可能打成阵地战,这样会造成部队较大伤亡。
如果一定要歼灭霹雳州的政府军,我们也得坚持运动战,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尽量减轻自身的伤亡。”
大家一致同意李涛的意见。
于是决定,做好继续作战的准备,但要做好侦察工作,在掌握敌情的情况下,再因地制宜,制定战斗方案。
对于以后的发展,则存在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现在就这点人,能不能夺取整个马来亚的政权?
否定的观点很简单,实力不够。
肯定的观点则认为,实力是根据情况随时可以发展壮大的,当年满清入关时,那么点人,谁能想到居然能够取得天下呢?当时尽管崇祯已经上吊,但南明还存在,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势力,估计当时满清自己都没想到最终自己会得天下。
满清当时如果不敢入关,等李自成坐稳天下,以后就很难了。
不过这个说法也有人不认可。
“没那么简单,满清入关之前,已经建立后金政权多年,形成了成熟的八旗制度,当时满清其实已经是一个国家,顺治已经是满清的第三代皇帝。而我们,现在连一块稳定的根据地都没有,怎么能和满清相提并论。”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先打好和驻霹雳州政府军的仗再考虑下一步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