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朝堂决胜:盛世在望
金銮殿上,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激起千层浪。
清早的朝会因顾念之而格外不同,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或漠然旁观,或紧绷神经,皆在等待这女太子妃与保守派代表魏大人之间的终极对决。
顾念之立于殿中央,一袭绯红朝服勾勒出她的端庄与肃然,眸中却燃着炽热的战意。
她挺直脊背,如同迎风不倒的青竹。
魏大人缓缓走出班列,大手轻抚长须,面色不善,嗓音沉沉:“太子妃,此次提出的新政事关国运,您却从一个村落的不起眼试点得出结论,未免草率。臣认为,此举或会引发民心浮动,国家基础岂能如此轻易冒险?”
此话一出,朝堂上官员们的窃窃议论如潮涌四方,有人暗自点头,有人却面露忧虑。
顾念之眼中波澜不惊,她缓步上前,每一步都敲击着地面,却像是一步步走进魏大人布下的天罗地网。
她姿态优雅,目视前方,从容道:“魏大人的担忧确实切中要害,只是臣妾想请问,您认为这民心,是墨守成规守得住,还是因国泰民安而真正扎牢?”
魏大人的眉头瞬间皱成了山峰,他刚欲开口,顾念之一抬手,语气显然已占据上风:“今日,不谈空话,只讲事实与数据。”她神色平静,目光环视四周。
瞬时间,殿中只有她略显清冷的声音回荡:“村落的试点计划推行两月,税赋减轻,耕地扩充,五石谷收成增至过往三倍,新增作坊已稳定提供六成百姓就业,村民孩童入学率达九成。魏大人,请问,这些数据哪一条有失真实性?”
朝堂短暂沉寂。
魏大人嘴唇微动,似乎想开口反驳,却只能步步后退。
顾念之步步紧逼,她话音更冷:“保守,不是错误。但若以保守之态束缚时代,以不变应万变,则是自欺欺人。魏大人,您是真心为国,还是为一己私利,将未来堵死在旧路之上?”
此言如同在朝堂中丢下震天巨石,官员们嘴里像含了韭菜,噤若寒蝉。
只见魏大人额上浮现丝丝冷汗,他镇定自若的面孔已被顾念之的咄咄逼人撕裂。
太子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冰冷如霜刀,只淡淡扫过魏大人一眼,未发一言,但这寥寥的目光却无比沉重,如山岳压顶。
见局势稍稳,顾念之语气一缓,却愈发掷地有声:“臣妾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什么天命之人。今日的一切,是事实胜于雄辩。若魏大人仍对规划有异议,臣妾愿再细述其中利弊。不知魏大人,是否愿听?”
魏大人抬眼看向顾念之,那双原本深沉的眸子此刻多了一层隐忍的挣扎,许久未语。
殿中如时间静止,谁都不敢轻易打破此刻的僵局。
突然,顾念之转头,朝堂上目光交汇凝聚于一处,仅见她目光如炬,清声道:“若此策失败,我一人承担一切责任。魏大人可否,没有其他意见了?”顾念之的话音刚落,殿中如同炸开的烟花,一时间耳朵里满是急促的低语如同锅里的豆料煮沸翻滚。
许多官员面露恍然,眼神中掺杂着动容。
向来被视为柔弱女子的顾念之如今如此当仁不让,似一柄锋利的长剑,将所有质疑与不服都斩钉截铁地挡在剑尖之外。
她的敢作敢当如同一针强心剂,打破了朝堂积久的冷然。
魏大人本来还意欲反驳,此时却沉默不语,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惊讶,不觉间,后退了半步。
甚至有人看到这位顽固的保守官员,额角上荡起了一丝冷汗,那是面对无可辩驳事实和无畏姿态使然。
在顾念之身边,太子始终稳如泰山。
他眼中的光芒尤如春水般温柔,注视着顾念之,仿佛给她颁布最坚定的承诺。
他充满信任的笑意像阳光一样温暖,柔和地包裹住顾念之的心灵。
太子的无声支持仿佛是最有力的后盾,令顾念之在这强敌环伺的局面中如虎添翼。
顾念之转身环视四周,周围的官员们正一瞬不瞬地盯着她。
一种无可名状的敬意在官员们之间悄然蔓延,他们知道,这位不寻常的太子妃,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坚定的执行力。
就在整个金銮殿充斥着一种重新的尊重与钦佩的氛围时,太子声如洪钟般地从龙椅上传出:“顾念之的话,朕自会放在心上。众爱卿无需担忧顾虑,一切施政,皆有依据,百姓之福祉为先。”
顾念之微微侧目,与太子相对而视,她感受到了那份无以言表的默契与深情。
他们二人并肩而立,此刻仿若将彼此的意志融为一体。
这时候的他们,是朝堂上最强大的势力组合。
突然间,朝堂上的叽叽喳喳声一顿,魏大人色如死灰,嘴巴几次想要张合却找不出言辞,似乎意识到自己的一切反对都已无济于事,他的脸色逐渐有些失去了血色,但这一切的转变无人留意,众人的目光皆被顾念之的英姿所锁定,她与太子的坚定不移仿佛天地皆在掌控之间。
而顾念之伸出手轻轻地扶住了太子的手腕,轻柔而不失力量的一次握手却抵达激烈谈判的终点,她略微勾起唇角:“从今天起,改变已经开始。”魏大人愣在原地,神情如霜降枯叶,脸色煞白,仿佛瞬间老了十岁。
他心中涌动着失落感,就像是一位棋手发现自己所有的步子都已被对手看透。
背后如影随形的保守势力仿佛一块巨大阴影,也在朝堂上的这番激烈交锋中被无形撕扯,逐渐瓦解,绝望的氛围将他层层包裹。
就在这时,楚太傅微微上前,长须颤动,声音宛如春风细雨:“魏大人,国事为重。不如您来加入新政策的执行队伍,协助监督并提供建议,济世安民,未尝不是一条功业兼济的光明之道。”
这突如其来的提议宛如在平静湖面投了一颗石子,激起涟漪,魏大人与共事的同僚们皆面露惊讶之色。
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位向来以睿智着称的太傅,会为自己带来转身的机会——以及,面向未来的一条新路。
魏大人的心一时间百感交集,目光游移着,仿佛在思索着什么巨大的抉择。
密不透风的静寂中,他的神情从怀疑到释然,终于开口:“若是为了国家前途,魏某愿倾尽绵薄之力。”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蓦地响起一阵难以自抑的欢呼,如同新春佳节的烟火腾空,人们看到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曙光。
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保守反对声,仿佛在顷刻间化为无形。
那些尚存歉意的官员们,望着顾念之和楚太傅,心中多了几分钦佩、一丝寒梅迎雪般的敬佩。
“那么,这便是盛世将临的起点了。”顾念之低声轻语,虽是自言自语,却拼凑起无数未来的期许。
她的目光坚定如初,掺杂着数之不尽的希冀与信任,那是对楚炎、也是对这片土地未来深深的眷恋。
就在此时,她轻轻拉住太子的手,二人并肩而立,满含默契地交换着眼神。
金銮殿外,夕阳如晖敛,映得天际斑斓绚丽,像极了漫天灿烂的无限希望,在不断地蔓延与延伸。
“改变,才刚刚开始。”太子的低语如同黄钟大吕般沉重,却又轻盈如理想之羽。
他的声音淹没在朝堂那欣喜若狂之中,淹没在他们共同的愿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