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蜀中风物,诗意人生
秋风起,蜀中的山水便多了几分诗意。锦里街边的梧桐开始落叶,每一片金黄都载着岁月的痕迹,轻轻飘落在石板路上。
这个早晨,孟远山特意早起了一会儿。他站在茶坊门前,看着街角的老槐树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自从赵德离开后,他越发珍惜这种平凡的生活。
";掌柜的,";春桃匆匆跑来,";今天是重阳节,城里已经很热闹了。要不要我们也准备些应景的点心?";
孟远山微微一笑:";也好。让厨房准备些重阳糕,再煮一些菊花茶。";
话音刚落,街上就传来阵阵喧闹。原来是城里的年轻人在张罗着登高的事宜。按照成都的习俗,重阳这天要去城外的惠安山登高赏菊,还要举办诗会。
";对了,";春桃忽然想起什么,";文德先生让我转告您,今天诗社的聚会改在惠安山上举行。他说重阳登高,正好借景抒怀。";
孟远山点点头:";那我们准备些茶点,一起去吧。好久没有登山赏菊了。";
临近午时,茶坊准备了两大篮子点心,除了传统的重阳糕,还有花夫人特制的养生糕点。一行人沿着城西的小路,向惠安山进发。
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石板路上,远处的山峦笼罩在一层薄雾中。路边的农家院子里,飘来阵阵桂花香,偶尔还能看见几棵挂满柿子的老树,红灿灿的果实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这景色,";同行的文德感叹道,";倒是让老夫想起了李太白的诗:';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孟远山听到这句诗,心中微微一动。曾几何时,他也是那个高居蜀宫的";圣主";。但此刻的他,却更愿意做个普通的茶坊掌柜,与这些文人雅士一起登高赏景。
走到半山腰,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的在支起茶案,有的在铺设坐垫,更多的人在四处寻找适合赏景的地方。
";这里好,";花夫人指着一处背靠古松的平地,";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风光。";
众人纷纷赞同。很快,茶案支起,点心摆好。秋风送来远处的钟声,与山间的虫鸣相互应和,构成了一幅最自然的交响乐。
";诸位请看,";文德指着山下的城市,";这秋日里的成都城,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
确实如此。从这个角度看去,整座城市都笼罩在一层金色的秋光里。错落有致的房屋,蜿蜒的府河,还有点缀其间的寺庙楼阁,无不透着一种诗意的美。
";诸位,";文德举起茶杯,";今日重阳,不如我们也效仿古人,吟诗作对如何?";
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山间充满了诗情画意。有人吟咏自然之美,有人感叹人生之短,更有人借景抒怀,述说心中所思。
一位年轻的书生率先吟道:
";秋高气爽上山来,
满目金黄入画开。
但得众生皆欢喜,
不辞归路步徘徊。";
";好诗!";众人赞叹。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秋日登高的景致,更道出了对众生的关怀。
花夫人给每个人都斟上一杯菊花茶,清香四溢。她特意在茶中加入了一些养生的药材,既解暑去火,又能安神养气。
";夫人的手艺,";一位老学究品着茶水说,";不仅是茶艺,更是一种境界啊。";
这时,文德忽然问道:";孟掌柜,你也题诗一首如何?";
孟远山略作沉思,提笔写道:
";岁月无声过眼前,
白云深处觅新篇。
人间自有真滋味,
何必当年上九天。";
诗作一出,在场的文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登高望远,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特别是最后两句,仿佛道出了某种超脱的境界。
";好诗!";文德捋须赞叹,";尤其是末两句,道出了人生至味。孟掌柜,你这诗里的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悟到的。";
夕阳西下,山间的光影渐渐变得柔和。远处的钟声悠悠传来,伴随着归鸟的鸣叫,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秋日晚景。
";说起人生至味,";一位老儒生感慨道,";我活了大半辈子,直到近来才真正明白:人生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眼前。";
花夫人适时地端上一盘刚煮好的茶点,这是她特制的桂花糕,用新鲜的桂花和蜂蜜调制,不仅清香可口,还有养颜安神的功效。
";夫人这手艺,";那位老儒生品了一口,赞不绝口,";真是将生活的美好凝练其中啊。";
";老先生过奖了,";花夫人温婉一笑,";不过是些家常小点,献丑了。";
暮色渐浓,山间升起了淡淡的雾气。有人提议收拾行装下山,众人却似乎都留恋这难得的诗意时光。
";且慢,";文德忽然说,";老夫还有一事相求。";
只见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包袱,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的诗集。
";这是老夫近年来收集的蜀中诗词,想请孟掌柜题写序言。你的那首诗,正好可以作为开篇。";
孟远山接过诗集,翻看了几页,只见里面记录了许多描写蜀中风物的诗词,从自然景色到市井生活,无不充满生活气息。
";好,";他欣然应允,";明日就请文先生来茶坊一叙,我们细细商议。";
下山的路上,暮色四合。远处的城市已经亮起了点点灯火,像是天上的星辰落在人间。
";看,";花夫人指着远处说,";这才是最美的风景。";
孟远山望着那片灯火,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想当年在蜀宫之中,虽然锦衣玉食,却从未感受过这种平实而温暖的美。
回到茶坊时,已是华灯初上。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气。小李正在门前点灯,春桃在收拾剩下的茶点。
";掌柜的,";小李兴冲冲地说,";今天来了好多客人问重阳糕的事,说明天还要来买呢!";
";那就多准备些,";孟远山笑道,";重阳节嘛,要让大家都尝到节日的味道。";
夜幕低垂,茶坊里还留着几桌未走的客人。他们低声谈笑,品茶论道,俨然一派闲适自得的景象。
孟远山和花夫人站在二楼的窗前,看着这熟悉的一切。秋风送来远处的更声,还有几许桂花的清香。
";你的诗写得真好,";花夫人轻声说,";特别是那句';人间自有真滋味';,说出了我们共同的感受。";
";是啊,";孟远山感慨道,";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人生,不在高处,而在这烟火人间。";
夜色中,茶坊的灯火温暖如常。这个重阳节的夜晚,注定会成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