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过了两天,沮授拿了一摞官吏的考评卷宗前来。

冀州的官吏良莠不齐,按照张尘事先所说的标准,沮授已将他们依次划分等级,并附加了政绩简述。

张尘大致看了一遍,不禁暗自皱眉。

果然,这里面还是丙等及末等居多,看来都是卖官鬻爵酿的祸端!这就任的官吏,只知捞钱,根本不把百姓放在眼里。

既然现在的冀州已经是他张尘的,那便不能任由这些贪官污吏胡来。

张尘当即下令,按照此次考评结果,乙等留用,丙等降职,末等的大多是那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之徒,统统锁拿下狱,依法惩办。

至于甲等,便是些真正的人才,张尘打算一一见过,量其才而授予要职。

好在,甲等的官员也还是有几人的,张尘一一看去,只见牵招、方平、董昭、蒋奇的名字都赫然在内。

不过,其中还有一人,倒是让张尘眼前一亮。

甘陵国相,刘虞。

刘虞?就是后来的幽州牧?

张尘知晓此人,此人也是汉皇后裔,为政素以宽仁着称,爱护百姓,贤名远播。若论仁德,他只怕还要在刘备之上。

只可惜,乱世之中,空讲仁义是没有用的。刘虞的仁义实在过于迂腐,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根本没法立足,最终落得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刘虞这样的性子,虽不适合成为一方诸侯,但作为一郡官吏来说,他还是非常出色的。

而张尘现在就需要这样的人!

刘虞既为甘陵国相,位同太守,有他主政,甘陵当可无忧。只是,张尘必须确保一点,就是他能真心为自己效命。

“公与,派人前往甘陵,传召刘虞,我要亲眼见见此人。”

“诺。”

沮授领命,告退而去。

当晚,张尘又将这些官员考评的卷宗细细查阅,直至夜深。

他已继任州牧,接下来,自己手下的那些人也要逐一安排妥当。毕竟,自己的人用着才顺手。

张尘苦思一夜,终于草拟了一份升迁调令出来。

田丰任别驾从事,沮授任治中从事,兼任参军,另于军中设立“军师祭酒”一职,总管军事运筹,由郭嘉出任。

至于军中武官的任命,那就简单的多了。

自汉武帝征讨匈奴伊始,有军功者比比皆是,随之而生的便是许许多多的“杂号将军”。这些封号官职无分大小,但荣誉感却极强,正可作为封赏所用。至于战时谁为主次,到时再行册封也便是了。

当即,张尘大笔一挥,便草拟了诏令。

罢麴义魏郡都尉之职,加封“破虏将军”。

罢高顺军司马之职,加封“讨逆将军”。

罢张合军司马、魏郡贼曹掾之职,加封“扬威将军”。

罢高览魏郡兵马掾之职,加封“扬武将军”。

罢牵招成安令,加封“奋武将军”。

罢方平临漳令,加封“偏将军”。

罢董昭瘿陶令,加封魏郡太守。

罢蒋奇瘿陶县尉,加封魏郡都尉。

加封徐晃为“裨将军”、赵云为“虎威将军”。

其余空闲职缺,便由各郡太守自行招募举荐,量才任用,张尘便不一一过问了。

张尘草拟完诏令,长舒了一口气。

如今他手下人才济济,接下来,可以大干一番了!

广积粮草,招兵买马,他要在乱世到来之前,成为真正的一方霸主!

第二天,张尘便将诏令发出,广谕各郡。众人得到封赏,皆喜笑开颜,感念张尘之恩。

处理完官员升迁,张尘又来至军营,与众将议事。

麴义已将军中诸事统计完毕,来报张尘。

冀州九郡,共有兵马十五万,其中魏郡之兵五万,赵郡国两万,甘陵国三万,其余各郡兵马共五万。

至于军中粮草,足够大军两年所需。

看似情况尚好,但这其中还是有一些问题。

麴义一一向张尘道来。

首先,便是赵郡国和甘陵国两处。这两处乃是郡国,虽然名义上也在张尘的治下,但封地之处遵奉的是封主王爷的命令,真到用时,恐怕张尘不一定能调动得了这两处兵马。

不过,张尘略加思量,觉得影响不大。

赵郡国有先前黄巾与武官勾结一事,赵王刘赦也被软禁在邯郸,后来还多亏了董昭率兵营救。在这件事上,赵王是欠了张尘一个大大的人情的,日后如有需要,赵王不会不给面子。

至于甘陵国,如今军政要事皆出自刘虞,待张尘见过了他,想办法将其收为己用便是。而且,刘忠无子,他一旦身死,甘陵国也就从此除名,真正成为冀州治下的一郡。

另一件事便是,除魏郡的兵马算得上精锐之士,其余各处兵马皆疏于训练,更是几乎从未上过战场,战力堪忧。而且,除去魏郡与赵郡国、甘陵国,其余六郡之中,不乏军中武官贪墨粮饷,甚至虚报兵员,吃空饷的现象。

“……所以,其余六郡的兵马是否真有五万之数,还需进一步详查。”

张尘听罢麴义的回报,眉头紧锁,道:“查!给我一查到底!军中之事乃是大事,决不允许任何一个害群之马存在。事情一旦查实,不必报我,一切依军法处置!”

“诺!”

“现在冀州之兵,都有哪些兵种,尤其是骑兵,有多少?”

麴义答道:“军中仍以步兵为主,如果按兵员造册来看,共有步军八万、弓兵三万、枪兵两万、骑兵一万五千、其余的便是斥候、伙夫、军医、粮官等等。但兵员之数或有虚报,实际数量应不足此数。”

张尘沉思片刻,点点头道:“看来,我们眼下的军力还是太弱。麴义,高顺。”

“末将在。”

“将实际兵员数量细细统计,并对现有将士进行遴选。那些老弱病残,发给钱粮,遣散归家,其余军士则加强训练。总之,我要冀州之兵,个个都是精锐。另外,春耕之后,准备着手招兵扩军事宜。”

“末将领命!”

“还有一事。”张尘道,“如今我们钱粮丰足,我想将‘陷阵’和‘先登’两营加以扩充,每营扩充至三千人,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高顺听罢,当即道:“末将无异议。当初广平钱粮稀少,所以“陷阵营”才只招募了七百人,如今府库充实,末将愿再为主公练兵!”

“好!”

“主公,末将……”麴义面露几分难色,不知如何开口。

“麴大哥,有何为难之处,直言无妨。”

麴义思索片刻道:“主公,‘先登营’随末将出生入死多年,从凉州打到冀州,历经大小战阵百余场,所以才个个骁勇善战。若是重新招募训练,恐怕难以达到目前的效果。不过,‘先登营’善骑射及硬弩,末将倒是可以为主公练出一支强弩手,虽然做不到骑马射箭,手开双弩,但百步之内箭无虚发,还是不成问题的。”

强弩手?张尘不禁眼前一亮。

好啊,弩兵虽然射程不及弓兵,但杀伤力和精准度都提升不少,不但可以野战,固守城寨也十分好用,是个相当不错的兵种。

张尘当即道:“好,那此事就有劳麴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