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尘在太守府上又住了一日。

这几日来,聆听厉温的教诲点拨,张尘深觉受益匪浅。魏郡是冀州第一大郡,下辖一十三县,一郡之事,远远要比一县之事繁杂得多。

连日来,厉温不吝赐教,为官、处事、施政、御人诸事,皆倾囊相授,虽只短短几日,但张尘依旧觉得获益良多。

也正因此,张尘对厉温以“恩师”相称。

这日,终是到了厉温赴凉州上任的日子。

一大清早,张尘便往市集,取来了自己为厉温打造的那柄宝剑。

剑上寒光凛凛,刃宽锋寒,出鞘时隐有铮鸣之声,确是一柄上佳之作。

张尘来到院中的试剑石前,挥剑一砍,试剑石登时被削去一角。

张尘当下大为满意,将余下的三千钱付给了铁匠,便匆匆赶往西门外。

此时,西门外,停着一驾马车,一旁则是三人三骑。

那三人便是厉温和他的两名贴身护卫,马车内,是厉温的妻儿。

除了这些,再无他人他物。

厉温为官一任,临走时却是如此轻简,可见他为官清正,与民秋毫无犯。

但所谓人走茶凉,今日调任,往昔的僚属却没有几个前来相送,只有张合一人前来。

寒暄几句,厉温将张合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道:“儁乂啊,你是少年英雄,将来前途必不可限量。但欲要在这乱世出人头地,你得有个好主子。这便如同千里马与伯乐,若没有一个好主子,你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从施展。”

“大人之言,末将不明白,身为汉臣,只有一主,便是当今天子……”

厉温笑了笑道:“乱世将至,天下分崩离析在所难免。你我皆是汉臣,却也不得不看清现实,汉室江山已难承其重。若想救民于水火,除非大破大立,英雄出世,扫荡八荒六合,方能安定天下!”

张合听罢,不由深深惊愕。

沉思片刻,张合方道:“大人所言,末将谨记。只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天下之大,当往何处寻主呢?”

“哈哈。”厉温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张合不禁疑惑道:“大人是说,张大人?”

厉温道:“子凡虽然年少,但眉宇之间,尽透王霸之气。此子久后必成大器,你若投身于他,日后名垂青史,自当不在话下。”

张合一听,不禁一惊。

以他对张尘的了解,此人胸怀宽广,有勇有谋。

这几次用兵,张合都看在眼里,他运筹帷幄,料敌于先,足见此人韬略非同小可。

至于张尘的武勇,或许旁人不曾察觉,但他张合可是清清楚楚。尤其是那两次临阵之时的感悟突破,更令他叹为观止。

别看张尘现在的武艺只是二流水平,凭他的资质,日后要成为天下无双的名将,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样的人,日后将是何等可怕?

现在若不追随,等日后他傲立山巅,还能看得到自己吗?

再者,他仅是一个小小县令的时候,身边就有沮授这样的智谋之士,还有高顺、麴义这样的善战之将。日后,他成为太守,身边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

到那时,可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吗?

张合心中正暗暗思索,城门口处,张尘急匆匆地赶来。

“恩师!恩师!”

张尘急匆匆地跑到跟前,向厉温拜了一礼,道:“恩师,今日起行,学生特来送行。”

厉温笑道:“一大清早就没见到你,还以为你今日不来了。”

张尘忙道:“恩师对学生有天高地厚之恩,学生怎能不来相送。凉州苦寒,还望恩师一路珍重。”

张尘说着,取下宝剑,双手敬上。

“恩师此行定边平叛,学生无有礼赠。此剑是学生专门寻巧匠,以上等镔铁打造而成。今赠予恩师,祝恩师扫平叛党,早定关河!”

厉温将剑接过,拔剑出鞘,只听一阵剑鸣铮铮作响,剑上寒芒毕现,点点生辉。

“好剑!”厉温笑道,“好,此剑老夫便收下了。”

厉温说罢,还剑入鞘,对二人道:“时候不早,老夫也该上路了。这魏郡便交予你们二人了,务要同心合力,为百姓谋福祉。”

“学生(末将)谨记!”二人齐声应道。

厉温看着二人,会心一笑,转头上了马。

三人三骑,一驾马车,一路西行,奔赴凉州。

一任太守,两袖清风,不着一物而归,真乃为官之表率!

张尘望着厉温远去的背影,不禁暗自慨叹。

今日一别,不知此生可还有机会相见了……

三国历史上,厉温后来便再无记载,直到曹丕继位,封厉温为义阳侯,但也只是一笔带过。

厉温在此之后,究竟经历了什么,张尘也无从知晓。

罢了,一切但凭缘分吧!

张尘轻叹一声,便对张合道:“儁乂,我们回去吧。”

不料,张合却看向他,目光凝滞。

突然,张合单膝下跪,朝张尘重重一礼:“主公在上,请受末将一拜!”

“这……儁乂,你这是作甚?快起来!”

张尘不由一惊,急忙上前搀扶起张合。

张合道:“末将追随主公征战数次,深知主公乃人中龙凤,日后必将成就一番大业。张某不才,愿从此追随主公,牵马执蹬,以效犬马之劳!”

“儁乂!”张尘握住张合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能得儁乂相助,何愁大业不成!乱世将起,你我便携手,共创一番伟业如何?”

“末将……求之不得!”

……

送别了厉温,张尘同张合一道,返回邺城,正式入驻太守府。

张尘升任魏郡太守的调令,两日前已经快马送至魏郡各县。沮授等人闻言,尽皆欣喜不已。

吴管家急忙命下人打点行装,张府上下,举家迁往邺城。

萍儿心中无比兴奋,她长这么大,还从没离开过广平呢。

早就听说邺城繁华富庶,远非广平可比。街市之上,酒肆茶楼、勾栏乐坊无一不有,各式商铺中,珍奇货品琳琅满目。想不到少爷竟然成了一方太守,坐镇邺城,她也终于能到大城市里一饱眼福了。

临行前,吴管家也不忘给张老爷上了柱香,老泪纵横地说着少爷如今是如何的出息了,光耀了张家的门楣。

一方太守,那可不是小官了,手底下光是县就管着好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