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 第240章 四行五明,神龙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四行五明,神龙之道。

温伯应瞳孔一缩,心中有了猜测,只是他实在有点不敢相信,不由开口问道:

“这是?!”

岳斩春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云湖龙君走水九万里的路线图。”

他手指轻点,将那舆图复刻于空中,指着上面的水带道:

“这便是那运河,自云湖而来,沿途所经之处,分毫不差。”

岳斩春左右看了一下,指着上面三阴山和东南群山的位置:

“包括这崭新的三阴山和东南群山,连山势都一模一样。”

众人看了看那图中山势和眼前的三阴山,比对了一下,才有人开口道:

“云湖龙君,这是想干什么?莫不是想要迷惑我等?”

说话的是化外峰的术士,名叫雷元成,自云湖龙君东出那一十三名术士尽数死亡之后。

便是他带着化外峰的弟子,一路观测风云,追踪着云湖龙君的动向,对走水路线无比熟悉,自是知道其中真假。

只是他实在有点想不通云湖龙君的目的。

温伯应一边仔细查看着那舆图,一边摇头道:

“这舆图应当是真的,斩龙布阵,至少要三日方能完成。”

“以云湖龙君这一路的表现,他若是有心避开我们,根本无需理会我等。”

“只需要按照前半程,将前去打探之人尽数诛杀,便足以破局。”

“三日时间,足以让走水路线,偏出数千里之遥,完全可以避过大阵,没必要多此一举。”

雷元成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温伯应所言虽然在理,但他还是有些想不太明白:

“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知晓入海之处,提前布阵,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雷元成说话之时,岳斩春手指正顺着舆图那条水带缓缓滑动。

随着雷元成话音落地,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了那图上所标的入海之处。

“约战!”

岳斩春在上面画了一个圈,沉声说道:

“我们的目的是斩龙活命,要想达成目的,必须要先让云湖龙君化龙成功,这点他非常清楚。”

“云湖龙宫被屠,龙子龙孙尽数伏诛,连对他最忠心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云湖之畔。”

“我等与他早已是不死不休,他此番将入海之处告知我们,我怀疑是想将我等聚在一起,要借化龙之势一网打尽,出上一口恶气。”

雷元成表情微变,声音压抑,略显沙哑的道:

“看样子这云湖龙君是完全没有把我等放在眼里。他就如此自信自己能够与天下山门为敌?”

“若只是云湖龙君,定然不会如此不智。”

岳斩春抬头望向天空,面色沉重的道:

“可别忘了,云湖龙君也不是一个人。他这一路行来,身边一直有人护持。”

“这一路上,大部分动作都不像是云湖龙君的手笔。”

“到现在,我们还不确定那人意图到底为何,也未曾与他正面对上。”

“现在还不确定,这是云湖龙君的意思,还是身边那人的意思。”

“若是这场约战是那人的意思,结果如何,谁也不知。”

岳斩春的动作,搭配着他的话语,让一众术士心中顿时一沉。

他们知道岳斩春在看什么,那能干预星空的存在面前,他们心中确实没底。

温伯应看着再次消沉下去的士气,突然指着那舆图上的水带道:

“你们不觉得这条运河很像是一条龙吗?”

众人闻言转过头,有些诧异的看着温伯应,运河蜿蜒曲折,远远望去却是像是一条龙。

不过世间大河多是如此,温伯应为何会有此一言?

温伯应见众人望来,微微一笑道:

“我等本就是与天争命,事到如今,别管是谁意思。”

“他既有心。那我等也不能让他失望才是。”

“只要斩龙大阵一成,那云湖龙君便翻不了天去。”

“到时我等便像这样。”

说着他手指往运河与云湖连接的地方一划,接着道:

“直接斩掉那龙君头颅,何不美哉?”

法坛之上。

陈年紧绷着身体,看着圆光之中温伯应的动作,心中微微一动,那圆光便消散于空中。

他微闭双眼,口中缓缓说道:

“这一路行来,我与你说了化龙之法,说了七政四余之正宗,五气六运之变化。却从未与你说过那神龙之道。”

“如今九万里行程将毕,沿路见遍众生疾苦,也该与你说说那神龙之道了。”

下方天渊洪流之中,云湖龙君闻言顿时欣喜若狂。

以前坐湖观天,一直以走水化龙,借香火成就龙王神为龙生目标。

直到那日在丹阳上空,见过神龙化身,他才知晓这世间何其之大。

所谓真龙,别说那神龙化身,即便是赤鲤所化之龙面前,也不过一条大点的泥鳅罢了。

这一路之上,他日思夜想,无时无刻不想得到一丝神龙神韵,借化龙之机一步登天。

如今陈年开口,要说那神龙之道,他如何能把持得住?

法坛之上,陈年也不理会激动万分的云湖龙君,他缓缓阖目,讲道:

“神龙之道,化别见形,变景靡通,乃无上正真之法。”

“若想得之,当先知四行五明。”

“四行者,一为其修清静,二为申志道心,三为善化物成,四为济度众生。”

“五明者,一曰上洞无欲之明,无欲方能不履三恶、五欲,飞度五苦之门。”

“二曰彼我心志之明,修学无勤,思道不专,执之无恒,无有同心志契者,与道无缘。”

“三曰五达九合之明,欲虽无数,大略有六,即五色、五音、五味、五达之类。达者,皆能辨明,悉如无碍,道明九合,以此理身,方得其真。”

“四曰智慧应机之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思之有变,方能不持执心、不入迷障。”

“五曰远瞻十方朗无碍违之明,远瞻十方方能知道之无穷,朗无碍违心无所累,方得清净之妙。”

“但龙性本骄,知四行五明,又当持三十三戒法,以承三十二天之仪。”

“戒法当以劝善为始,闲备六法,最有十善...”

道音潺潺,一路向着那计划好的入海之地而去。

化龙,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