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想起那些历史知识,那些在教科书上冷冰冰的文字,此刻却变得如此鲜活而残酷。
她仿佛能看到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人们,那些在炮火下坚守的士兵,那些在绝望中仍然拼死守护家园的普通百姓。
她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握住,那种无法呼吸的压抑感,让她几乎要崩溃。
美智子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幕画面:燃烧的村庄,破碎的家庭,流离失所的难民,以及那些在战火中倒下的英雄。
她的眼泪悄然滑落,她为自己身为华国人却什么也做不了而感到难过,为那些无辜的生命而感到惋惜。她想要做些什么,她想要为华国做些什么,但她又能做什么呢?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一个在仇人聚集地的孤家寡人,没有力量去改变历史的洪流,没有能力去阻止那些残酷的战争。
她感到自己的渺小,感到自己的无力,这种无力感几乎要将她吞噬。她想要呐喊,想要抗争,但她的声音在历史的巨轮面前显得如此微弱。
美智子睁开眼,望着远方的天空,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战火的余烬。她知道,在那片土地上,她的同胞们正在经历着难以想象的苦难。
她想要伸出援手,但她的手却无法触及那么远的地方。她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她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
她知道,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但对于那些在战火中的人来说,明天可能永远不会到来。她闭上眼睛,默默地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在各大报纸和杂志上,几乎占据了整版篇幅的内容都是对帝国士兵英勇无畏的歌颂之词,以及他们对于这场所谓圣战坚定不移的信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这些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地抹黑华国人,将其描绘成迂腐愚昧、胆小怯懦的形象。然而,对于那些勇敢站出来反抗、拼死反击侵略者的华国人民,却只字不提。
更为过分的是,有些报刊竟然堂而皇之地刊登出了所谓的“近些日子的缴获”成果。但只要稍有良知的人都能看出,这哪是什么缴获啊,分明就是他们从无辜的普通百姓那里强行掠夺而来的财产罢了。
美智子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冷冷地看着眼前正得意忘形、兴高采烈的近卫博文。只见他手舞足蹈,口沫横飞地叫嚷道:“你们可知道吗?
那些华国人简直脆弱得不堪一击!我们扶桑帝国士兵的钢铁洪流所经之处,他们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哈哈哈,真是太厉害了!
依我看呐,要不了三个月时间,咱们必定能够彻底占领整个华国。到那个时候,这片广袤土地上所有的财富资源,都将归我们帝国独自享用了!哈哈哈……”
放屁!三个月?你们这群狂妄自大的家伙简直是痴人说梦!等着瞧吧,终有一天当华国重新崛起之时,定会将你们打得屁滚尿流,让你们像丧家犬一样灰溜溜地滚回扶桑老家去!
“不行,不行,我得回华国去!我再也待不下去了。系统,系统你快想想办法!”越想越待不下去,美智子急切的催促系统想办法。
然而,系统压根没有搭理美智子。这样烦躁的美智子,系统每天都能看到一次,尤其是快到7月7日的那几天。
旱情愈发严峻,天空一滴雨水都未曾洒落。那炙热无比的太阳宛如一个无情的暴君,肆意地掠夺着空气中仅存的些许水分。
空气也被点燃了一般,炽热得让人窒息,好似要将人们体内的最后一丝水分也烘烤殆尽。
扶桑本土的大部分粮食早已运往了前线战场,而新播种下的粮种才刚刚破土而出,距离收获尚需时日。
这使得本土百姓的生活变得日益艰难困苦起来。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母亲的劝说后,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萌生出前往前线效力的念头。最终,他们还是顺从的去了前线。
与此相反,留在本土的女人们则肩负起了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担。她们犹如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日夜不停地辛勤劳作。
无论是农田里,还是工厂车间内,处处都能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她们悉心照料着庄稼,让幼苗都能茁壮成长;她们埋头苦干于工厂之中,制造出各类军需物资。
甚至连那些年幼、一刻也离不开母亲的孩子们,也紧紧跟随在母亲身后,来到了工作的场所。
至于在校的学生们,则更是深陷其中。每日接受着洗脑式的帝国教育,学习使用常见的武器装备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本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如今已俨然变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训练营地,专门用于培养童子军。
那些尚未毕业离校的女孩子们纷纷走进工厂,投身于为军队生产各类武器弹药以及军服军备等工作当中,用她们柔弱的肩膀担起一切。
哼!倘若我真是扶桑之人,或许会因这些女子们所做出的奉献而深深触动吧。可是身为遭受迫害的一方,我眼中所见的,只有她们沦为迫害我们的帮凶这一残酷事实!
若不是她们竭尽全力地逼迫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投身军旅,又怎会有如此众多穷凶极恶的魔鬼现身于华国大地呢?正是由于她们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才导致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生灵涂炭。
再者,如果不是她们不遗余力的生产制造,安抚那些在外的士兵。那么这群肆虐华夏的刽子手想必早就灰溜溜地滚回扶桑老家去了。
即便是所谓的贵族阶层,如今的日子也是苦不堪言。昔日餐桌上精致奢华的美食佳肴早已不见踪影,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温饱罢了。更为糟糕的是,那些狂热支持所谓“圣战”的人们,整日叫嚣着要求所有人捐献粮食与钱财。
这当中,就包括近卫博文。只因近卫良子颇具先见之明,事先囤积下了大量的粮食物资,结果便被近卫博文给盯上了。
他口口声声说是要将这批物资捐赠给帝国军队,还美其名曰绝不能让奋战在前线上的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可实际上,她们都清楚他不过是想借此机会为自己谋取私利罢了。
为此,近卫良子没少规劝,可没想到压根不管用。近卫博文依旧没告知近卫良子就把家里藏着的粮食运走了大半。
看着地下密室里仅剩的粮食,近卫良子暗暗加重了要带女儿去华国的心。这样下去,近卫博文迟早会饿死她们娘俩,他最爱的是他自己。
自那之后,近卫博文仿佛从这个家中彻底消失一般,归家的次数变得屈指可数。即便偶尔归来,他也是匆匆忙忙地拿起所需之物后便再次离去,对家中的妻女不闻不问,甚至连她们是否能够填饱肚子都毫不关心。
与近卫博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卫纱美曾回过家一次。那天,当她踏入家门时,脸上洋溢着一种令人厌恶的得意神情,对着屋内的人一番耀武扬威,冷嘲热讽。
她的行为举止简直就像是特意前来观赏美智子的狼狈模样,以取乐自己。最终,忍无可忍的近卫良子愤怒地将其大骂一顿,这才使得近卫纱美灰溜溜地离开了。
此外,美智子的大伯母也曾悄悄地来访过一回。那天夜里,大伯母趁着四周无人之际,驾驶着一辆装满粮食的马车悄然抵达。尽管这车粮食并不能维持太久的生计,但它所蕴含的关怀之情却无比深厚。毕竟,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还能有人惦记着美智子和近卫良子,实属不易。
“唉……”近卫良子细想着家里的粮食,不禁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她的眉头紧锁,满脸愁容,显然正在为未来的口粮问题而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美智子连忙走到母亲身旁,紧紧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母亲,您千万别着急上火,我向您保证,一定不会让您饿着肚子的。等到这批粮食快要吃完了,我会想办法把之前藏匿起来的那些粮食运回来。
您还记得吗?就是上次我趁夜外出购买的那批。您只管放心,美智子一定会确保您吃得饱饱的!”说着就拍了拍自己不怎么有力的臂膀。
近卫良子心里清楚得很,女儿美智子不过是在想方设法地宽慰自己罢了。毕竟,美智子只是个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就算她有心想买些粮食回来,那又能买到多少呢?
更何况,即便这些粮食全都用来果腹,对于他们这一大家子人来说,恐怕也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自从与儿子近卫勇太分别之后,近卫良子便一直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消息。此前母子二人早已商议妥当,只要近卫勇太能够在华国安顿下来,她就会立刻带上美智子一同前往华国。
尽管如今扶桑正与华国处于交战状态,但近卫良子认为,她们母女俩身为女子,根本不会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驻华大使馆里,日子怎么说都会比留在扶桑活活饿死要好得多。
而且,近些日子以来,丈夫近卫博文变得愈发过分。近卫良子深知,如果继续这样僵持下去,美智子迟早会被近卫博文当作政治筹码送去联姻。
这种事情,无论如何她也是绝对无法容忍发生的。所以眼下,近卫良子满心期盼着那个能够让她和美智子顺利脱身、远离扶桑的绝佳契机早日到来。
然而,所有的这些念头和盘算,近卫良子丝毫未曾向美智子吐露半句。另一边厢,美智子同样为此事而倍感烦恼。
倘若真能借着此次严重的旱灾成功逃离扶桑,那么她极有可能会跟随母亲一同奔赴华国。可问题在于,这个计划能否得以实现,目前看来仍然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可是怎么才能让近卫博文松口让她们离开呢?美智子一直没想到很好的办法。同样因为旱情,美智子被母亲盯得很紧,她压根没机会出门。只能苦苦的等待着。
谁也没想到,转机来的那么快。
这天,久不露面的近卫博文回了家。一进家门就坐在沙发上就对管家吩咐:“去把美智子叫来。”
要是以前,近卫良子一定会立马出现,然后在近卫博文身边伺候他脱去外衣,又会让人给他拿热毛巾还有茶水。
近卫博文闭着眼睛靠在沙发上,等着近卫良子来服侍他。可等了都快睡着了,也没见人搭理他,就见仆人都没有过来上杯茶。
“人都去哪儿了?这还成什么样子!”近卫博文大吼出声。
“老爷这是忙完了,知道回家了?家里这些天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吗?要不是老宅那里送来的粮食,就是管家也都要被我打发回家了。你上哪里找他来帮你叫美智子!”近卫良子阴阳怪气的说着,哪里还有以前的小意温柔。
近卫博文一时语塞,他不是不想回家,他知道自己拿走大半的粮食有些过分,但他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就听他说道:“不就是吃得少些嘛,过些日子粮食长出来不就好了。再说,大哥那里不是已经给你粮食了?你快点叫美智子下来。我有事情带她出门。”因为被下了面子,近卫博文的语气变得更加不好了。
“出门,去哪里?外面多乱,你怎么敢带美智子出门的?不行。你不说清楚,就别想带走她。”说着近卫良子就站在别墅的大楼梯口挡着。同样挡在那里的还有管家和近卫良子的贴身女仆。
近卫博文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妻子。他不过才半年没有回家,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难道他已经三年就没回家了?
“将军阁下要出发去华国了,我这不是知道消息了,打算带着美智子过去看看。你也别恼,我这不是想着让将军阁下照顾照顾勇太嘛!我可打听好了,将军阁下就喜欢听三味线还有喝茶。美智子正好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