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1?灵云没参加?”
王霁的第一反应,让陆曼有些措手不及。
她嘴唇微张,眼眸朝左瞟去,似乎在回忆什么,几秒钟后才开口:“问了几个人都没提到灵云,应该是没参加。”
也许是担心新老板对她工作不满,立即补充:
“夏云、西山云、后浪云都参加了,但关系完全铺不进去。”
“项目很大,秦淮云担心控不死,所以联合夏云一起做。”
“灵云是本地企业,应该知道项目深浅,不敢去死磕这两家。”
“老板,我团队在江浦经开区的关系,肯定不如秦淮云硬……”
“拼产品的话,昨天听怡姐和郑工说,还有很多硬指标不满足……”
“咱们还要做么?”
说完,神色略有些惴惴。
作为关系户,很有事业心了。
王霁朝她笑吟吟道:“多谢曼姐,不用担心,咱们团队很能打的!”
当老大的一定要给下属信心,虽说半个外援的影子都没见到,也要装出胜券在握、一切尽在掌控的样子。
屈鹏万往边上捎了捎:“老板,我有多能打,取决于奖金有多少。”
王霁:“万哥,这项目是好像我拉到的,还要奖金?”
屈鹏万:“好累,要轮休。”
陆曼:“……”
总觉得心慌慌是怎么回事?
下午回到公司,王霁组织产研小会讨论人力需求。
郑睿渊评估结果:875人天。
胡嘉怡评估结果:430人天。
郑睿渊核对了好几遍,挠挠头:
“怡姐,你比我少了一半……”
“这是怎么定的?”
“我已经很保守了!”
“实际上,有好几个功能,我是硬着头皮估计的,”
“像GpU虚拟化,云平台也没什么好方案,因为GpU类型很多,完整实现几乎不可能,我按60人天估计很少了。”
“还有,dRS其实很难的,做得不好系统会抖动频繁。”
“内存快照需要个前提,就是整机快照,咱们还有所欠缺……”
“真的都不好做。”
“要不然云平台早就做了。”
胡嘉怡在电视上投影出excel表格,一处处解释:
“你说的是完整方案,但咱们要应标项目,不一定非得那么完整。”
“比如说GpU虚拟化,别说咱们做不好,夏云也做不好,他们就是拿来控标而已,实际效果也就那样。”
“真想做好,得像Vmware那样花很大精力,人家效果是真的好。”
“你看下待采购硬件清单,GpU都是NVIdIA的,估计是囤的卡。”
“他们要的是AI训练、推理场景,对接mIG实现就好了。”
“dRS这个,竞品也做不好的。”
“做了客户也不敢用!”
“无非是有和没有、应标而已嘛。”
“做个简化版的不难。”
“……”
她算得很仔细,只有确实是硬活、没法投机取巧的功能,留了充足研发时间,其他都按最小实现原则评估。
整体算下来,加上设计、测试,仍旧需要430人天,
超融合团队只有3个研发。
加王霁,算4个。
15天都加班的话,只有60人天。
有些岗位,人家未必肯加班配合。
胡嘉怡很后悔:“老大,我以后把招聘门槛再放低点,之前总想招学校好的,错过了几个蛮聪明的小孩……”
超融合产研3人组都是985毕业,她想打造精英团队,就加了要求。
导致进度很慢。
毕竟精英优先考虑大厂。
这类招人方式,其实很偷懒。
多数人认为高考是道槛,这道槛已经筛选出不同档次的人才,清北、985、211、一本、二本……等等。
招聘时先过一遍,用高考已经筛出的结果,节省自己评估的时间。
结果其实也只是个概率活。
一样会招到不合格的、
一样会错过优秀的。
这种方式,错就错在把体制的成功,当做个人的成功。
高考是一种应试体制,它能成功筛出许多逻辑强的、会做题的。
不代表这个人工作能力也强,步入社会、从事工作后,需要更全面的能力,远比考试要求的多,比如……
视野和持续学习能力、
闯劲和把握机遇能力、
敬业和上进心、
意志和自信心、
等等。
不能否认名校毕业生容易出人才,尤其是工程师岗位。
因为这个职业需要逻辑性,而为了应付考试,也需要很好的逻辑性。
但对于大多数工程师而言,工作1年学到的,远比大学4年多得多。
进入职场,技能学习才刚刚开始。
胡嘉怡意识到这一点后,那几个聪明小孩已经找好下家,错过了。
好在,另一条线有收获……
她正在投屏,微信弹出消息。
胡婧:“怡姐,我跟领导申请转部门,领导同意了,随时待命!”
昨晚才跟设计师小姐姐提,她动作好快!
胡嘉怡连发几个亲亲表情:“来来来,一起来调戏老板!”
王霁:“……”
投着屏呢,当我看不见?
胡婧:“好啊好啊,前年一起做项目,我就开始调戏他了,也不知道这么久了,找女盆友没?他取向正常不?”
胡嘉怡:“你就当他没有,但是要排队,先领个号!”
咳咳——
王霁:“怡姐你能稍微挡挡不……”
仿佛约好似的,万源也发来消息:“怡姐,转岗申请通过了!那个,现在过去,还赶得上今年的年终奖么?”
胡嘉怡心花怒放:“先过来,项目奖金马上等着你!”
还没完……
不一会,测试姜伟发了个企微:
“怡姐,听说你们要人,我能申请转岗不?这半年我都在测超融合,已经很熟悉了,想去投奔你……还有那些钱。”
胡嘉怡信心大增,对王霁道:“老大,好像有戏,可以整!”
现在是7个人了,而且卡脖子的设计、前端、测试都能保证!
王霁双拳一碰:“整!”
郑睿渊仍旧眉头紧锁:“7个人也不够啊,满打满算就105人天,还差了很远,咱们不如放弃项目,按自己节奏来?”
胡嘉怡果断摇头,打开一个word文档,是今年超融合产品规划:
“不是这样算的。”
“项目里好多的功能,都跟我今年的规划需求重叠。”
“咱们如果能借助项目冲一波,把难点都啃下来,一举两得啊!”
“年前做好,年后就可以推个大版本,一季度还有代理商成单机会!”
“这个版本一出,绝大部分虚拟化场景都能覆盖,竞争力很强!”
“你别忘了,我是能全程做测试的,要算8个人!”
“而且,你不能这么算老大……”
“老大他,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