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裕虽说姓刘,但他可不是刘邦的后代,而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人。

随着东晋局势风云变幻,刘裕也在慢慢崛起。孙恩起兵闹事,可把晋廷的兵力消耗得够呛,结果导致京防空虚。

这可就给了一直盘踞在长江上游军事重镇荆州,对三吴地区虎视眈眈的桓玄一个天赐良机。

公元402年,骡骑大将军司马元显率军往西去讨伐桓玄,桓玄也不甘示弱,带着荆楚大军南下攻打司马元显。司马元显就派刘牢之去抵御桓玄,刘裕也跟着部队一起出发。

刘牢之带着人马到了溧州,跟桓玄的军队碰上了。

刘裕一看这情况,就跟刘牢之说咱赶紧发起攻击啊,可刘牢之压根不同意。不仅如此,刘牢之还打算派刘敬宣去桓玄营中讲和。

刘裕和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一听,那可不行啊,两人联手坚决劝阻,可刘牢之就跟铁了心似的,根本不听。

后来桓玄打进了建康城,把司马元显给杀了,还夺走了刘牢之的兵权,让自己堂兄桓修接替刘牢之。刘牢之害怕大祸临头,撒腿就跑,最后走投无路,自己上吊死了。

刘裕这人聪明啊,懂得审时度势,暂时投靠桓玄,先韬光养晦着。

他之前立下不少战功,在北府旧部里声望那是相当高,桓玄也不敢小瞧他,就任命他做中兵参军。

孙恩死了之后,他的那些残余部下推举他妹夫卢循当头儿。

卢循带着义军残部往南走,先后攻占了永嘉、晋安等地。桓玄为了安抚地方,就封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背地里还是不停地进攻沿海郡县。

就在公元402年五月,桓玄派刘裕往东去征讨卢循。转年正月,刘裕在东阳把卢循的军队打得大败。

卢循逃到永嘉,又被刘裕追上痛打一顿,连他的部将张士道都被杀了。刘裕一路追着卢循到了晋安,卢循没办法,只好渡海往南跑。到了六月,刘裕因为这战功,被加封为彭城内史。

这时候桓玄已经掌控了朝政,还被封为楚王,心里就琢磨着要篡位当皇帝。

有一回,桓玄的从兄桓谦私底下问刘裕对禅代这事儿怎么看,刘裕假装对桓玄的功劳赞不绝口,说桓玄“顺应天命禅代皇位,有啥不可以的”。

桓谦一听,乐了,说:“你都说行,那肯定行啊。”

公元403年十二月,桓玄终于篡位称帝。刘裕跟着徐兖二州刺史桓修入朝。桓玄见到刘裕,跟司徒王谧说:“昨天见了刘裕,这人气质不凡,一看就是人中豪杰。”

于是对刘裕那叫一个款待周到,恩宠得不得了。桓玄的妻子刘氏挺会看人,她多次劝桓玄把刘裕除掉,可桓玄觉得还得靠刘裕去荡平中原,就没答应。

与此同时,桓玄称帝后,为了消除隐患,打算把北府兵给瓦解了,对北府兵的旧将那是一顿猛杀,北府军差点就全军覆没了。

就在桓玄忙着算计的时候,刘裕也没闲着,在暗地里和北府兵的残余将士联络,瞅准时机准备反攻桓玄。

公元404年二月,刘裕打着打猎的旗号,召集了北府兵残余将士一千七百多人,在京口起兵起义。

他们一下子就把桓楚在这儿的兵力给消灭了,还杀了桓修。紧接着,众人推举刘裕当盟主,向四方传发檄文,各地一听,纷纷响应。

桓玄得知刘裕率众起义后,那叫一个忧心忡忡,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啥应对的办法。有人就跟桓玄说:“刘裕他们势力弱小,能成啥气候啊,陛下您别担心。”

桓玄却回答说:“刘裕那可是当代的厉害人物;刘毅家里没多少积蓄,赌起钱来却能豪掷百万;何无忌是刘牢之的外甥,跟他舅舅很像。他们联合起来干大事,咋能说不会成功呢?”

桓玄先派手下猛将吴甫之还有皇甫敷,带着精兵去抵挡刘裕。刘裕先是在江乘把吴甫之给杀了,到了江乘以南的罗落桥,又拼了命地打,把皇甫敷也给杀了,然后继续进攻。

到了三月,刘裕攻打覆舟山。他让那些体弱的士兵登山,拿着旗帜分好几路走,营造出四周到处都是士兵,而且人数众多的假象。桓玄的守军大多是北府军出身,一看到刘裕,立马没了斗志。

刘裕趁机和各路军队一起进攻,顺利地用火攻把桓玄的守军打得大败,桓玄一看情况不妙,弃城往西跑了。

公元404年三月,刘裕进驻石头城,派冠军将军刘毅、辅国将军何无忌、振武将军刘道规率领各军去追桓玄。

王谧等人一起推举刘裕兼任扬州刺史,刘裕呢,却一个劲儿地推辞。最后,王谧担任录尚书事,兼任扬州刺史。

而刘裕则被推举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

东晋末年,那政局乱得一塌糊涂,百官行事放纵,各行各业都荒废了。

刘裕以身作则,先用威严约束宫廷内外,嘿,这一来,百官都开始认真干活了,就这么两三天,朝廷的风气就彻底变了样。您瞧瞧,这刘裕是不是很有一套!

刘裕一当政,头一个整治的对象,就是那腐朽不堪的门阀。

刘裕掌权之后,直接就对反对自己的“江左冠族”动手了。

这“江左冠族”里的尚书左仆射王愉,还有他儿子、荆州刺史王绥,这王绥还是桓氏的亲党呢,就这么被刘裕给诛杀了。

不光如此,还有光禄勋丁承之、左卫将军褚粲以及游击将军司马秀,他们仨干了个“役使官人”的事儿,被御史中丞王祯之给揭发了。这三人呢,在给朝廷的谢罪文书里,还满是怨言。

刘裕知道后,就向司马遵奏报,说他们“无端生出怨恨,还把责任推给有关部门”,就这么着,把这三人全部免了官。

到了四月,刘裕尊奉武陵王司马遵为大将军,以他的名义大赦天下,不过呢,桓玄那一族可不在赦免范围内,其他人都赦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