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炎国的民众听到这遥远星空传来的张烁的神魂传音后,整个炎国瞬间沸腾了起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与激动,乐得几乎疯狂。尤其是在北方军武的人们,他们早已对张烁充满了敬仰与崇拜,此刻听闻帝经降临到他们所在的通天塔,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机缘啊!

一时间,北方军武内无论是白发苍苍的导师,还是稚气未脱的学子,都如同被点燃了热血一般,毫不犹豫地朝着通天塔狂奔而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渴望,心中幻想着那神秘的帝经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是否真的如传说中那般拥有着通往无上大道的钥匙。

那些平日里沉稳端庄的修炼者们,此刻也顾不上形象,脚步匆匆,生怕落后他人一步。而一些年轻的弟子们,一边奔跑一边还在兴奋地讨论着,想象着自己若能从帝经中领悟出一丝半毫,日后必定也能成为一方强者。

通天塔在北方军武中本就是一座极具象征意义的建筑,如今更是因为帝经的降临而笼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当人们陆续赶到通天塔前,望着那静静悬浮在塔顶的帝经,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那帝经散发着柔和却又不容小觑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所蕴含的无尽智慧与力量。

人群中,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导师缓缓走上前去,他们的目光中满是敬畏与虔诚。他们深知这本帝经对于炎国,对于整个修炼界来说,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修炼秘籍,更是一种希望与传承的象征。

在众人的注视下,一位导师颤抖着双手,缓缓打开了帝经的封面。刹那间,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那由规则之力构成的“憾天帝经”四个大字,仿佛活了过来,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导师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开始仔细研读起其中的内容,而周围的人也都围拢上来,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窥究竟。

张烁一步踏出,瞬间回到了炎天界。当他来到大殿时,看到炎国众大能强者都已在此等候,仿佛早已知晓他的到来。老爷子——那个一路看着张烁成长的长者,目光中满是关切,缓缓走上前来问道:“孩子,看你这情况,怎么有点像托孤啊?到底是怎么了?”

张烁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地说道:“老爷子,不至于。大帝存在几乎不死不灭,但我的存在却有着特殊的使命。世间不可能同时供养两个大帝,所以我在完成镇压寰宇的任务后,便会隐退到更高维的世界,那里才是大帝真正的战场。”

听到这话,众人不禁面露苦涩。一旁的王大治更是急切地问道:“烁哥,咱们还能在一起很久吧?”

张烁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一般大帝临世的时间是三千到五千年不等。咱们这片星空情况特殊,由于历史原因被一分为二,已经很久没有诞生大帝了。如今被镇压的星空禁忌蠢蠢欲动,大能渡劫时遇到的那些莫名奇异生物,就是来自被封印的禁忌之地。我余下的时光,便是镇压各处禁忌之地。估计继我之后成为大帝的人,也需肩负这样的使命。”

众人闻言,心中更是沉重。他们没想到,张烁刚成为大帝不久,就将面临如此长久的分别。

张烁见状,笑了笑,安慰道:“我又不是死了,我临世的岁月足足最少有三千载。到我这境界,闲暇时神魂分身来见见你们并非难事,哪怕炎国有难也避不开我的感知,一个念头就能解决很多东西。”

这时,一路跟随张烁最久的王大治、马洪斌、张建伟、李子墨和王熙五人纷纷围着张烁开始述说感怀过往,珍惜这不多的相聚时光。其余人也知趣地没有打扰他们,纷纷离去。

然而,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便到了分别的时刻。张烁说道:“这次就这样吧,以后有缘再聚。你们五人以后就在炎国首都中间位置坐镇吧,在那里建造一个九九八十一丈高的三角形柱子。顶端留个口,底端用顶级材料打造一副刀架,以后跟着我成道的极道帝兵——憾天,就放置在此处。”

说着,他打入数道力量进入五人体内,又将憾天交给了他们。“没有特殊情况,我基本不会召唤极道帝兵。我前面打入你们体内的能量,能驱使极道帝兵。当然,你们最多也只能发挥三成的威力,具体要看你们的修为和肉身承受能力。大限将至时,你们体内这股操纵帝兵的能量可以传承下去。这股能量还能遮掩你们大能的气息威压,不会影响到普通人。面对敌人时,也可以拉入临时的空间战斗,不会破坏城市。”

大治五人知道,张烁即将远行,这是大帝强者的责任,无法阻止。他们只能担心地叮嘱:“烁哥,注意安全。”

张烁轻笑:“我是谁?大帝强者镇压万古的存在,当世几乎已无对手。一路走来,不知道多少天之骄子在我手里折戟沉沙。放心吧。”

说罢,张烁忽然丢了十个金色球体给王大治,转身离开了炎天界。淡淡话语声在众人耳边响起:“那是我的十股神魂之力,怎么用你们自行商议。”

张烁走后不久,封朔便带着其他大能匆匆来到了大殿。大治将张烁临走时所叮嘱交代的事项,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众人。听完之后,众人稍作商讨,封朔便立刻拍板决定:选取十个重要城市建造张烁的雕像,待雕像落成,将神魂之力注入其中,便能保佑镇压一方。

然而,当提及在张烁出生的小城也进行同样布置时,王大治赶忙出面阻止。原来,康城早就为张烁立下了雕像,且张烁本人也在此处留下了神魂之力。据王大治所知,那尊雕像所蕴含的神魂之力,远比他们手中掌握的要强大得多。

封朔、文圣、李子墨和王熙四人,作为大能之中最擅长政务与智慧担当的佼佼者,随后便紧盯着炎国全境地图,陷入了沉思。经过长时间的权衡与考量,他们最终决定:放弃康城这一已有雕像之城,同时排除有帝经镇压的北方军武之地。

尽管帝都已然拥有极道帝兵镇压,但出于对张烁——这位现代第一位成为大帝之人的敬重与谨慎考虑,他们仍决定在帝都建立雕像,以作双保险。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精心挑选了九个重要城市,计划在这些城市的中心地段展开雕像工程。

一切商议已定,大治等五人向众人告辞后,也踏上了离开炎天界的旅程,前往目的地着手建立用于存放极道帝兵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