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班主任太飒了
安静了很长时间,
校领导还是从只言片语中抓住了重点。
“不是违法乱纪?”
干员们点点头:“不算,因为那些内容是临时保密。”
“和校方没有关系?”
“和你们没有关系。”
“那就好。”校领导们松了口气。
班主任则急忙据理力争:“既然不算违法,又是临时保密,所以说责任不在袁涛身上,那也没必要让他承担后果。”
“而且眼看就要高考了,有什么事情高考后再说就好了。”
袁涛看着老班,眼神中浮现了几抹感激。
往日里因为不喜欢英语的缘故,他也算是老班屈指可数的死对头。
没想到患难见真情,到最后拉他一把的竟然是班主任。
两名干员和袁涛则是截然不同的想法。
不过紧接着也就意识到了些什么,
他们好像忘记传达一个重要信息了。
“你知道和你聊天的那个南宫昔白是什么身份吗?”
袁涛寻思自己的遭遇就是因他而起,于是赶忙摇头:“我不知道,真不知道。”
干员们解释道:“是原子能研究所的一位博导。”
校领导和教导主任都是倒吸一口冷气:“嘶,没想到啊,真没想到。”
“不过袁涛和他是怎么能聊到一起的?”
“就是,一个水平那么高,一个水平就这,八竿子也打不着啊。”
几名干员也是摇了摇头:“这个不清楚,我们也是一头雾水,不过我们执行命令就是了。”
班主任听着干员口中漏洞百出的话语,在看着魂不守舍的顾然,心中的不满也是越来越明显了。
“作为信安局的干员,人民的守护者,来带走一个未成年的学生。”
“袁涛你几月生日?”班主任问道。
袁涛看着伟岸的班主任,如实回答:“四月一号,刚过完生日。”
“带走一个刚刚成年的学生,连个像样的可以自圆其说的理由都没有。”
“袁涛,”老师看着袁涛,问道:“你老实告诉我,你到底在网上有没有做、或者说有意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你如实回答,”
“如果你确确实实没做,那高考前谁也别想从我手里把你带走。”
“但如果你撒谎了,我也保不了你。”
袁涛疯狂摇头。
班主任看了看袁涛笃定的眼神,然后看向两位干员:“两位同志,我是毕业班的班主任,所以难免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说话。”
“两位应该也都有孩子,你们试想一下,如果你们的孩子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二年,”
“到了临近高考最后一个星期了,突然有人来,不允许他们参加高考。”
“而原因是因为他们某一天在劳累的学业之余随手捡了地上的一张纸折飞机玩儿,纸上面有一些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情报的情报。”
“你们会怎么想,难道不觉得儿戏吗?”
教导主任和校领导看着进入狂暴模式,开始疯狂输出的班主任,赶忙上前阻拦。
“不至于啊。”
“过了过了。”
“言重了……”
“配合调查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领导们的阻拦,根本压不住班主任的一腔热血。
此时在袁涛眼里,班主任浑身都在发光,
耀眼无比。
只见他推开教导主任的胳膊,指着两个干员:“就因为这个意外和无心之举,就葬送一个学生寒窗苦读十二年的心血,断绝了他的前途,你们难道不觉得有些过于武断了?”
“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机会不多,有些人可能穷其一生也不会超过两个。”
“但至少有一个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那就是高考。”
“而你们,却要因为一个责任并不在他身上的事情而剥夺他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是坚决反对的。”
听着班主任那热血沸腾的发言和义愤填膺的输出,
两名干员cpU都给干烧了。
两人寻思了一下,是自己说的不明白吗?
袁涛没有犯法。
和袁涛聊天的那个是南宫昔白。
南宫昔白是原子能研究所的一个大佬。
能被这么一个大佬注意到,不比高考改变命运的机会大得多了?
而且更不用说,他们也看了袁涛一二三模的成绩,
靠辣个成绩改变命运,不亚于脚踩着自行车登月,
这不纯纯闹着玩儿的?
所以,此时在两位干员的眼中,这位班主任的形象和袁涛心中的形象截然不同。
怎么形容呢,
就是很像是格林童话里,把灰姑娘水晶鞋藏起来的那个继母,
生怕灰姑娘飞上枝头做凤凰了一般。
校领导和教导主任也被班主任这发言给吓了一跳,赶忙作为中间人互相调和。
“主要也是高考了。”
“不过也是,就这么把稀里糊涂的学生带走确实不太合适。”
“老师也是担心学生嘛……”
“其实带走他也确实没什么用,他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先从那个南宫什么白的作为突破口更合适。”
“毕竟他才是间谍,而袁涛同学也是一直不知情嘛。”
听着七嘴八舌的劝说调解,
两位干员也是隐隐约约的意识到了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不是,我记得我刚才说了啊,南宫昔白是原子能研究院的博导。”
“你们是不是误会了?”
“虽然具体不知道京城那边是有什么事情,但大概是这样的,”
“袁涛和那个南宫昔白讨论了一些学术内容,”
“然后有一些内容可能涉及到一些重要信息,”
“中科院注意到之后,这些信息就被信安局紧急抹除了,”
“然后呢,京城方面说是需要把袁涛带到京城。”
“肯定不是去坐牢啊,”干员们说道:“我感觉应该到了京城是要去中科院的,可能会成为那个博导的学生?也说不定。”
“反正肯定比高考要更容易改变命运。”
无论是信安局的干员,还是校领导和班主任们,实际上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
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预想,
无非是因为有人一直往坏的方面去想,
有人则习惯于往好的方面去想。
所以,事儿还是这么个事儿,但正反已经翻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