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志平看到晓月晚上才回来,仍然像个孩子似的跟志平说着下午的事。她跟小徐去了湖滨,遇到了哪些人?她还向小徐打听哪里有看怀孕的老中医,听也觉得合肥太贵了,还是老中医更实惠呢!
志平叹了口气,问晓月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直怀不上孩子,我们将面临什么?”
“什么呀?”
“离婚!”
晓月一下子就沉默了,刚才那些快乐的话,像是飞来的一群鸟,不知谁朝林中开了一枪,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此时的晓月像是个哑巴,房间里只有呼吸能听得见。真是个大问题,为什么要离婚呢?
晓月回忆起他们从认识到结婚,一直到开厂倒闭,他们两人从来都没想过离婚这个词。
后来去了厦门,她一开始只是太想家了,从未去过那么远。后来偶然遇到小王,同事们调侃他们是一对,她竟然顺着同事的话说自己也没结婚呢?
后来就犯了错,那时她并不害怕,因为距离这么远,也不可能的事啊?但一错再错了,到他们出去租房的时候,她第一次想到离婚,想到找一个在乎自己的人。她对志平的感觉就是个从来没在乎过的她的兄长,志平对她确实很好,满眼都是鼓励的眼神,他感到志平就是个保护他的大哥啊!
那时她很为难过了,很难做出选择。再后来志平找上门来,但她对志平已经没有感情了。感情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没有感情呼吸都是错的,她心里只有跟她一样喜欢蹦迪,喜欢吃烧烤的小王。再也不能接受志平了,哪怕跟小王去讨饭,她也是快乐的呢!
后来大姐把她接去上海,她才醒过来,觉得自己放了一场烟花,绚烂刺眼,但手里只有空棍子。
母亲和大姐都让他现实一点,在这个世上没钱一切都是空,而所有的不快乐都是钱可以治愈的。
但她看不惯母亲的势利,也瞧不起大姐的所作所为。她想了好久,决定老老实实回来做瓦。
回来后她也积极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忙着上班做包装箱,下班买菜做饭。当她看到志平抱着她睡,她才放心地睡得更香。后来花那么多钱看不孕,她很意外,也觉得志平要踏踏实实的跟她过一辈子了。正当她觉得所有的感受都在回到夫妻正途上来时,不能怀孕而导致离婚。像是个半路的抢劫犯,拎起他就走。她想到她负了志平,她还能说什么呢?
她只觉得命运戏弄人,一遍遍的让 在感情的旋涡里走不出来。她现在强烈的需要志平的时候,却要面临着他父母的威严相逼,不生孩子就离婚,唉,她只是在心里叹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半天志平才看到晓月惊恐的眼神里布满了泪水,志平只好宽慰你,摸摸晓月的头,说走一步算一步吧?晓月很困乏,她觉得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但她明天就要开始讨好公婆,什么活都抢着做,除此之外,还能怎样?
然而,小月只做了一天小媳妇,她受不了低眉顺眼的憋屈,她不能压制自己的不喜欢装作一副喜欢的模样。不喜欢像是打地鼠,这里从这个洞打下去,必然是从另一个洞里钻出来。
说违心的话,比做违心的事还难,她不敢贪睡,早早起来熬了稀饭又去街上买了早点。但她就不能陪着笑脸喊公婆,听一点不习惯,即使是陈家父母,她也只做好早饭,各吃各的,不会在意那么多规矩。
而那些规矩就是说违心讨好的话,那就要掉鸡皮疙瘩了。好在第二天志平就带他去民政局打听收养孩子的事。
志平已经对生孩子不再抱什么指望了,尤其是从朱主任那里回来后,他更加坚定地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晓月的问题,而且晓月的问题一时会看不好,那时间一长,父母对晓月的各种嫌弃还不得像是海水漫上来一样的吞噬了他们。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看过他们的结婚证后说收养必须35周岁以后,他们这么小,抓紧时间看身体,积极备孕,孩子当然是亲生的好。
只这一番话就把他们准备了好久,终于说服自己,去抱养一个孩子的想法彻底打破了!
两人像是心不在焉似的,顺着护城河公园漫无目的的闲走。晓月在公婆面前装着毫不在意,但她在自己面前却真实的担忧,也许这是志平最后一次陪她在河边走了。
无时无刻,她的头上不悬着一把离婚的剑,她感受到志平不舍得她,她此时也离不开志平,但她怕回到瓦厂,怕看到公婆那瞧不起的眼神。
有了厦门的事情之后,瞧不起她,她也能理解。可她又无法改变那些事了,他不止一次在心里想过,为什么志平不跟他一起去呢?为什么要把她放到那么远的地方?两天一夜的火车,让她觉得太远了,所有的暂时的放纵都是短暂的行为,然而却成了后悔终生的事,那现在不管什么结局,他也认栽吧!
志平看到晓月坐在河边的柳树下,看着河水发呆,那清澈的眼神仿佛也藏着无数的秘密。志平又说抱养别人家的小孩有了35岁的要求,但抱养亲戚家的就没那么多要求了!
晓月听了一时没回过神来,忽然她说大月以前就生过一个男孩,被男方家父母要去了,给了三万块钱。要不然我们让她再生一个呗,那我们就不要管那么多规定了!
志平睁大眼睛盯着小月看,这真是一个太妙的方法了。大姐即使有了孩子也养不活,何况他们需要一个,这真是有需求就有供给。
两人都很兴奋,骑着车一路哼着小调往厂里赶去。
回到西河桥上的房子。志平认为,这是孤注一掷的计划了,必须完整的考虑好。他想大月都卖过儿子,只要她能再生一个,他们花再多的钱也是值了。
志平想到大月虽然做特殊行业,但为人也很仗义。说不定她为了挽救妹妹的婚姻不要钱也可以。
以后即使父母问起孩子的事,他也只说是晓月生的,晓月跟她大姐的相貌倒是有几分相似呢!
父母下午看到志平和晓月精神抖擞,像是藏着一件天大的喜事,让志平母亲不禁狐疑起来。她不知道,晓月又要耍什么花样,反正儿子就是个软耳朵根子,见不得女人又哭又笑的,他必须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即使什么事都没发生,心里的想法也要如实招来。
晚饭后,父母让志平别着急去房间,他要盘问这个夏天卖了多少张瓦,花了多少钱。
志平心想,这些账从来都是有数字的呀,便翻出手机,一遍遍念给父母听。父亲不满地说那三万块钱在合肥看病花的实在是冤枉了。志平小声地说:“以后不看了。”
母亲却淡定地说:“不冤枉,三万块钱看了个真相,让我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志平心里不禁担心起来,他能猜出下面母亲要说什么话了,果然母亲一字一句地说:“我跟你爸在这里不讲任何条件,只要你需要,我们就不说二话赶过来。从做瓦到包装箱,拉锯渣,出产品进材料,我们全部负责搞下来。对你的要求就是一个:你给我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别想着抱养了。
这两天看你们市里镇里来回跑,打听收养的事。我告诉你,没有的,我下一步就是撵他滚蛋,重新娶一个能生的,大的也好,小的也好,离过婚的我都不在乎,只要能生能养。
志平痛苦地低下头来,他想着这是这么久以来,父母时时刻刻为他身体折磨这么多年,不也就是为了一个张家的孩子吗?他一声不吭。
母亲继续说道:“我们条件放宽,只要自己生的,不管男孩女孩,但如果你还固执跟她在一起。那我们明天就回老家种地,你们两个守在厂里。你以后也不用回老家了,我们就当没你这个儿子,你也当没我们这个父亲母亲。这半年你的工资结给我们,我们两不相欠,你以后坐金銮宝殿,我们就是讨饭,也不会出现在你门口。”
志平感觉耳边滚过一阵闷雷,下午他跟晓月所有的规划都被母亲这段话打击的稀碎。他像是失魂落魄地回到桥上,晓月也早已在楼上听到婆婆训斥老公的语气有多么严厉了。虽然听不明白,但那些语气她能感受到老公一定是十分为难的。
现在看到老公闷声无语的往床上一躺,她也默默的坐在那里,满脸愁云。
半天晓月才说:“我们问问大姐吧?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就说在合肥看完不孕不育后家里的态度完全变了,没有孩子,我们真的可能要………”
晓月难过的说不出“离婚”两个字,志平心里完全明白。此时父母已经完全没有在乎此的晓月,要比四年前刚结婚时的晓月还要听话,他心里五味杂陈,过了半天才上网,跟大姐在线聊了起来。
没想到大姐非常的痛快,说这是你们夫妻俩商量好啊,跟老头老太有什么关系?孩子的要不要,什么时候要都是自己做主呀!
一番话说的志平和晓月这两人都云开雾散,觉得大姐的话说的真对呀,两人又开心的跟大姐视频起来。
志平看到上海那边虽然是出租房,但吕婶和陈叔在都在那边,一家人团圆幸福的氛围。志平就想到这边虽然能挣到一点钱,但父母对他们像是严冬一样冷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