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140章 出击河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志坚在五月中旬,就叫停了43军的休假,全军归建备战。到了六月初,部队已经基本上准备完毕。

这次出战,李志坚准备从43军先带三个旅,分别是新六师两个旅和新七师的一个旅,两个师的师长杜春沂和马凤岗全部随他出征。

随行一起出发的还有军警卫团、特战队和一个炮兵营。

这一战可能涉及到后续的接应问题,李志坚最信任李杰,所以将李杰的新八师都留下,辅助傅存怀留守娘子关。

教导旅也全部留下防守娘子关。教导旅虽然在娘子关驻防良久,但是却没有进入过河北之地,所以出征之后,对于河北的了解情况和43军是一样的。

第四集团军的确如李志坚所料,派出了三个团与43军一起出征河北。

这些出征人马加起来已经近三万人。

李志坚在将出征方案上报二战区司令部后,阎锡山在审阅后,即表示同意。

华北派遣军在第三次太原会战失败后,虽然从国内以及华中方面抽调了一些部队来到华北,但是其实力还未能全部恢复。

现在石门的日军主力是二十师团,周围还驻有独立混成第三师旅团和第四旅团,这些部队要防守几乎整个河北地区,那么力量就显得比较薄弱。

现在关东军的关注点都在中蒙边境,无暇再顾及协助华北方面日军,暂时一段时间,的确是出击华北的最好时机。

对于李志坚率领这些部队出征,阎锡山也没有提出反对。出征部队少了根本没有什么用,出省作战更得有充足的准备。

在思考了一阵后,阎锡山命令34军的梁培璜,将部队东移,尤其是将姜玉贞的新四师调到阳泉,作为娘子关一线的接应力量。

在得到阎锡山的批准后,李志坚就立即率军出发。

日军在河北的七寸就在于井陉,井陉是进攻山西的桥头堡之一,也是阻止晋军出晋的第一线,有井陉在,晋军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穿到冀中平原上。

并且从逃难过来的难民口中已经知道,日军在井陉大兴土木,建了不少的堡垒和据点,更是将进入冀中的道路全部堵死。

想要进入冀中,争夺井陉就成了争夺战斗的主动权的关键。

在经过细致的侦察后,井陉现在的确已经堡垒化,不太容易穿插渗透进入侦察,但是在井陉县城外有一个煤矿,防守力量不多。

于是李志坚决定先率兵直扑井陉矿区。

井陉矿没有多少日军驻扎,只有几个日本人带领的护矿队,护矿队的主力也是中国人,先头部队在突袭之下,基本兵不血刃攻占井陉矿。

井陉矿占领矿上之后,矿上的一些资金和其他财物,全部被43军收缴。对于矿工,先向其了解日军在井陉的部署和据点情况。这些人常年在井陉生活,对周围的情况比较了解。

于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将井陉的日军力量基本摸清。这些矿工们,随后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愿意前往山西或者从军的立即安排,不愿意的发放生活费,在战后放行。

他们也不清楚现在在井陉的日军具体多少,但是李志坚根据他们所说的日军军营的规模判断,城内最多不过一个大队,其余就是在乡、村里的交通道上的据点,这些据点人都不怎么多,也就几十个日本人,有的还都是伪军。

对于这点力量,李志坚再不犹豫,决定一鼓作气,将经过的据点全部拿下后,直接进攻县城。

日军的这些据点,对于防范其他的中国军队的确会有不小的作用,但是对于晋绥军来说作用就不大,晋绥军各部都有不小的炮兵力量,他这次出征率领出征的部队中就有不少炮,九个步兵团中就有九个合成炮兵营(2门山炮,2门战防炮,6门迫击炮),这还不说有一个专门山炮营(12门山炮),有这些炮兵,拔掉日军的据点不成问题。

这些小据点作用不大,反而将力量分散了。

在通向井陉县城的几个据点被拿下后,李志坚率领部队主力,在傍晚时已经到达了井陉县城外。

由于日军在各处布置的据点,影响了部队的秘密行动,导致以往经常用的围城打援的战术在这一战中没法使用。

他相信在井陉县城受到攻击后,石门(石家庄)方向的日军不会不管,但是也没有办法来秘密部署部队来打援,总不能绕过县城去打那些小据点,那样就意图表露的太过明显。

于是,在所有火炮的支援下,六个团一起进攻井陉县城,放开东门,其余三面各两个团,李志坚准备围三阙一来降低井陉日军的抵抗意志,力求尽快攻下井陉县城。他现在对周围形势并不明了,所以务求速战速决。

日军在井陉的确驻了一个大队,不过伪军较多,有三千多,且都是东北过来的靖国军,靖国军整体对日军比较忠诚,装备也和日军相似,战斗力在伪军中属于比较强的。

城内驻扎的日军有两个中队,和几个营的靖国军。

日军一个大队,就两门九二步兵炮,靖国军没有火炮。

面对43军如此强的火力,在夜晚之中,也没有飞机掩护的情况下,城墙上的日军火力点很快被打掉,在43军发起冲锋后就将三面城墙占领。

日军的第一道防线没能禁得起一轮的进攻。

部队一旦攻进城后,李志坚再不担心,43军的冲锋枪配备数量多,连射火力较强,打巷战日军比较吃亏,李志坚让进城的部队多劝降,尽量减弱伪军的抵抗意志。

进城几个小时后,城内残余日军全部被肃清,日军没有从东门逃脱,全部战死在了城内,伪军被俘虏了一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