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慷慨激昂的讥讽,听的一众学子是醍醐灌顶,大疯哥骂的是酣畅淋漓。
然而,被骂的可就不爽了。
这里当官的,可有不少人是大儒的学生!
这里当官的,也有人是大儒!
“你……”
“竖子,竟敢侮辱我师,侮辱儒家,本官与你势不两立!”
“混帐,休得猖狂……”
“……”
张山风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一众文官声讨。
如果不是张山风从腰间掏出手铳把玩……
恐怕,他已经被围殴了。
别以为这是开玩笑,这是真的!
大明的官场,真的会动手的,而且真的会死人的!
午门血案,依旧历历在目!
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庚午日,北直隶京师午门,朝廷官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锤死王振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
注意,当时还是当着景泰帝的面,垂死了锦衣卫指挥使!
最后,兵部侍郎于谦的急中生智,使得参与此事的官员均没有受到惩罚。
还没有处罚,杀了等于白杀,有木有!
所以,张山风一早已经掏出手铳,谁动他,谁得死!
前车之鉴摆在那儿,他可不想变成马顺!
大疯哥敢这么浪,自然是早有准备的!
大疯哥知道你们文官胆肥,不怕死,知道你们能捶死人。
但是,你们怕不怕被大疯哥白白打死呢?
左都御史秦民悦抓住了张山风的把柄,立马向朱佑樘跪下,指责道:“陛下,此子竟然藏有兵器在身,意图不轨!”
立马有人附和:“此子竟敢以兵器威胁我等,甚是嚣张!
请陛下拿下此贼!”
“请陛下,拿下此贼!”
这番话点醒了众人,赶紧跟着一起跪下,向朱佑樘施压。
带兵器面见皇帝的,不是没有。
剑履上殿,在很多朝代都有,也不都是曹操,董卓这类奸臣。
如汉之萧何,可是流氓邦给的荣誉,总不能是大奸臣吧!
但是,在皇帝面前把兵器拿出来耍的,肯定是大奸臣!
如董卓,动不动就砍了朝臣。
毕竟,皇帝让你穿鞋带剑上殿,是给你荣誉,让你威风一下,爽一爽。
过把瘾就算了,别蹬鼻子上脸了。
要是拿着这份恩赐,去作威作福,那就不叫爽一爽了,那叫僭越!
类似董卓,曹操这种,皇帝就是个傀儡,所以僭越与否,无关紧要。
但是!
朱佑樘可是正儿八经的,掌权的皇帝!
而且,他心里对标的是始皇帝,唐太宗等千古一帝!
在他面前秀兵器,把玩火铳,威胁群臣?
这要是换了任何一个人,恐怕早就被锦衣卫拖下去了。
然而,这个人叫张山风!
所以,朱佑樘冷哼一声,沉声道:“还不收起来!”
张山风眼见朱佑樘放话了,而且文官也趋于冷静,也没继续得瑟,将转轮手铳别在腰间。
这是最顺手的地方!
秦民乐依旧不依不饶,继续弹劾道“陛下,臣弹劾张山风,私带兵刃,意图不轨!”
这一条,搁在任何朝代,只要皇帝不是傀儡,都够被弹劾者喝一壶了。
但是,他遇到了张山风和朱佑樘。
朱佑樘淡漠的扫了一眼秦民乐,然后语气严肃道:“国师接旨!”
“臣,张山风接旨!”
张山风有点意外,不得不跪下磕头行礼。
朱佑樘突然搞这么正式,他也不知道朱佑樘想干嘛。
所以,他不得不按正规标准,来个跪接圣旨。
只见一众大臣也赶紧跪地,诸多学子也熙熙攘攘的跟着跪下。
“封张山风上柱国,晋光禄大夫,俸禄一万石。
此外,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张山风目瞪口呆,这事他真的没想过。
诏书不名:皇帝下发给臣子的诏书圣旨上,一般都会写上该大臣的名字和官职。
但是,在给拥有“诏书不名”特权的顶级权臣,诏书上却不会有其名字,只会提到其身份职位,也带有“为尊者讳”的意思。
赞拜不名:这项特权,太监或赞礼官喊权臣的时候,就不能直接提其名字了,只可以提其官职、身份。
入朝不趋:为了彰显皇室威严,臣子在朝见天子的时候,不能像寻常百姓一样放浪奔跑,也不能在皇帝面前大摇大摆、晃晃悠悠,跟溜街式的慢走,因而规定了文武群臣在上殿的时候,只能以一种“趋”的方式觐见(两汉时期尤为如此),其他方式都不允许。
否则,可视为以下犯上,是个不小的罪过。
剑履上殿:剑履上殿中的“剑”指的是古人挎在身上的宝剑,“履”在古语中的意思是鞋子,因此剑履上殿的意思就是,挎着宝剑穿着鞋子上殿觐见皇帝,这也是一项很高的特权了。
在如今的大明,火器才是主力兵器。
所以,剑履上殿,等同于让张山风带着火铳上殿!
你们不是说大疯哥带着兵器,有刺驾的嫌疑吗?
陛下允许大疯哥带兵器上殿,咋地?
顿时,张山风有点感动,鼻尖涌现一股酸涩感。
寿哥终究还是向着兄弟的,在文官攻讦之际,不仅毫不迟疑的站在他这一边,而且还封了无上荣誉!
这份殊荣,足以彪炳史册了!
这一瞬间,过往的分歧,过往的隔阂,都不值一提。
这一刻,张山风想起二十年前,兄弟初逢的那一碗酒,那一首歌:
“今宵聚,共沧桑。明月光,去离殇。
……
莫忘初心,兄弟不弃,相逢千杯恨太晚!”
是啊!
功名利禄,宦海沉浮,让他忽略了兄弟二人,共谋天下的初心!
个人得失,生死游离之间,让他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但是!
哪怕是地位和立场变了,哪怕有些许利益和矛盾冲突。
但,那又如何?
兄弟不曾变!
他与朱佑樘的初心,皆不曾改变!
张山风一扫之前心中的积怨,略显哽咽道:“臣,接旨!”
朱佑樘不着痕迹的点头,这段时间,张山风的变化,让他警觉。
两世兄弟,从应州回来之后的张山风,俨然换了一个人。
再联想到如今张山风的处境,朱佑樘如果还想不通其中关键,那他凭什么统御百官,剑指万古一帝?
所以,在不可能给出实权的前提下,荣誉要多少给多少,要多高给多高!
从地上站起,张山风立于朱佑樘身侧。
兄弟二人默契的什么也没有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是!
你们哥俩好,有人不干了!
这等于朱佑樘坐实了,张山风权臣的地位!
他不再是那个类似汪直、王振这种权倾一时的太监,那种尴尬地位了。
这是在虚职转荣誉!
此举在官场没有实际意义,张山风依旧吩咐不了文官,依旧指挥不动武将。
然而,民间呢?
这一波操作下来,张山风在民间的威望爆表了!
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听上去就牛p轰轰。
任何一项,丢到民间,茶余饭后,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还不以为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用想也知道,一旦确定此封赏,再用大明报社宣传一下,请一些枪手装裱一下……
以后,老百姓心里,别说于少保,就是徐达,李善长等开国元勋,都要靠边站!
所以,没有文武愿意看到这一幕。
“陛下,不可!”
“陛下,此事当慎重!”
“请陛下收回成命!”
“……”
此起彼伏的阻挠声,不绝于耳。
其实,文官心里早就知道,朱佑樘肯定不会遵循先帝遗诏,早晚会给张山风封官。
要是搞个都御史,或者挂个六部尚书的虚衔,甚至到内阁挂个号,大家争一争,拖个几年,再让张山风放点血,也就捏着鼻子忍了。
再不行,您老人家让他去塞外溜一圈,再去打一顿鞑靼,这军功不就来了,封个伯,弄个公侯啥的,也不是不能商量。
但是!
没有人想到,陛下不仅封了官,还都是上柱国,光禄大夫这种极品!
虽然还是虚的,没啥实际意义,却还顺带赏了为人臣者的最高荣誉。
而且,你他丫的,一次性赏了四个!
要知道,力挽狂澜于危难之际的于少保,连一个都没有!
要知道,开国第一武将徐达,第一谋士李善长,连大破前元蒙古,抓了上千元朝皇室的蓝玉,也都是一个都没有!
大明有记载的,有且仅有一位,还得是几十年后,镇远侯顾溥的曾孙顾承光。
而且,顾承光也仅仅只是剑履上殿,这一项殊荣而已!
历史上,有记载集齐这一套的,只有一个人,宋神宗赵顼的同母弟——赵颢。
而且,这位是皇帝的嫡亲弟弟,在同一个母后帮忙说好话的前提下,还不是一次性封的,还得分期付款!
这套荣誉,看起来就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但却可以说空前绝后,旷古烁今!
文官要是不反对,那才有鬼!
别说文官,就连张懋都欲言又止,要不是跟老张家关系好,早就跳出来反对了。
朱佑樘冷冷的看着一众大臣,冷声呵斥道:“朕在宣旨,不是询问!
尔等退下!
若尔等能提出类似摊丁入亩之策,能让大明人口翻数倍,让大明国力再上一层楼。
则朕许诺,诏书不名!
若尔等能造出化肥,令亩产翻倍,天下再无饥饿之民,百姓丰衣足食!
则朕许诺,赞拜不名!
若尔等能继续改良火器,锻造出如快炮,新式火铳,沙场建功,杀得鞑靼人马蹄惊惧吾北上!
则朕许诺,剑履上殿!
若尔等能礼贤下士,教出如宋景等国之栋梁,着书立传,造福百姓。
则朕许诺,入朝不趋!
凡为大明立功者,当赏!
凡为大明开疆者,当封!
朕不吝赏赐,不惜爵位!
朕今日要告诉你们,远征军也好,北伐军也罢,若能奏凯,打通丝绸之路,摄服蛮夷,为我大明开疆扩土,一样可以封赏!
届时,开坛拜将,裂土封王,世袭永镇,亦无不可!
周游列国,是去教化番邦,是去着说立传,是去弘扬学说,并非风萧萧兮,壮士一去兮。
举凡敢妄动我大明一人者,虽远必诛!
大明带甲百万,火器千万,不是用来看的!
朕今日再此许诺,有能游说番邦之国,令番邦国君及臣民服大明王化者,朕以国士待之!
有能归化番邦入大明,设郡县,熟耕种,识礼仪者,配享太庙,子孙封侯!”
张山风有自己的算盘,他要丢出大儒,他要避免有人背后编排他。
但是,朱佑樘支持张山风却不是这个原因!
因为朱佑樘需要一个借口!
一个开战的借口!
古代打仗,很麻烦,不是你人多,也不是你粮食多,就可以了。
你还得师出有名!
袁绍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各个兵强马壮,曹操依旧要编一个诏书,奉旨讨贼,把董卓说的如同魔鬼。
武则天篡位,骆宾王毫不犹豫帮忙写下讨武曌檄,列举武则天一堆大罪!
很简单的原因,哪怕你是正义之师,老百姓不知道啊!
你要找个借口,让老百姓支持你!
所以,你要师出有名!
那么怎么师出有名呢?
我家大儒被你们咔嚓了!
这算不算?
必须算!
不仅敢杀大明百姓,而且死的还是读书人,是读书人中的头头!
这不得发兵?
这借口不就来了?
所以,朱佑樘是拿大儒,去当先锋!
教化成功了,大明喜获郡县百姓。
失败了,就该武力问候了!
文官有人也想到了,但没有点破。
因为,当场点破,等于在打陛下的脸,拆陛下的台!
所以,不管看破与否,都不说话了。
于是,一阵沉默,全场哑然。
几息后,伴随着张懋跪地叩首,然后一众武将高呼:“陛下圣明!”
他现在心中暗喜,张溶驻守交趾,扼守大明远征的咽喉,这军功能少吗?
裂土封王,永镇世袭!
这是大中华几千年历史上,都少之又少的无上荣耀!
这是又一个云南沐家!
甚至,这一刻张懋都希望自己年轻十年,也去远征,搏一个身后名。
“陛下圣明!”
这一刻文官罕见的,也没反对了。
国士待之,配享太庙,子孙封侯!
任何一项,都够他们疯狂了!
太庙!
伴随皇帝左右,永享大明香火供奉!
每年祭祀,祭拜的除了历代先帝,一旁的就是这些人!
一般除了立功的皇亲,就是开国元勋!
文官的上限,还有比这更高的吗?
综合大明历史,有数的几位,全是开国元勋!
现在机会来了,反对个屁!
现在有人眼神闪烁,心里就在想,劳资要辞官,要去教化外蛮,要配享太庙!
见到效果达到,朱佑樘继续鼓励道:“你们且记住,而今大明将步入盛世!
即为盛世,当有人杰!
时势造英雄!
亿兆黎民,百万大军,千万读书人,人杰如过江之鲤,英豪尽入我彀!
农耕原可出大才,工匠未必不能候,科举绝非唯一路,沙场亦可逞英雄。
诸君,且谨记!”
“臣等谨记!”
一众大臣高声齐呼,跟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原来,让大儒去番邦,不是去送死,是去学孔孟,是去游说列国,是去着书立传的!
而且,有大明带甲百万之众,火炮千门,若敢残害我大明大儒之邦,虽远必诛!
如果是这样,那么舍得这一副残躯,去搏一个国士,去争一争太庙,也不是不行!
然而,只有站在一旁的张山风不发一言。
他清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咱们的陛下,擅长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