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操一病不起,此时大小事务全都由曹丕负责处理。

他与司马懿亲近,因此司马懿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在曹军中的也是举足轻重。

“仲达,潼关、汉中撤退回来的将领与士卒已经全都回到长安,当如何处置?”

“曹仁、夏侯渊、夏侯惇、曹洪、程昱这些都是我军的栋梁,乐进将军又在潼关阵亡,我军损兵折将,此时也不应再去追究众将的罪责,当以安抚为主。”

司马懿的话与曹丕不谋而合,那些本就是他的父兄亲族,都是跟随曹操久经沙场的重臣,他如今只是暂代曹操之位,以后也需要这些人辅佐,因此也不打算责罚。

于是让人送去金银吃食,加以安抚,对于乐进的家眷,更是加倍关切。

“真是不当家不知艰苦,我军接连失败,各地兵力加起来也不到五万,即便还有羌族士卒,也只是表面臣服,实则暗流涌动。”

曹丕对于政事已经逐渐熟悉,此时也感觉到曹操的不易。

“秦炎在潼关整顿兵马,想来还要进攻长安,刘备夺取汉中,也不曾有罢兵的打算,应是对雍凉也有想法。”

司马懿看着地图,猜测秦炎与刘备两军的动作,让曹丕早做部署。

此时刘备正在南郑,面露难色。

“如今我虽占据川蜀,但一向自诩为汉臣,今日诸君谏言让我进位称王,岂不是陷我于不忠?”

刘备坐在南郑殿中,脸上有些愠色。

诸葛亮出来劝道:“天下久无皇帝,河山分崩离析,主公坐拥川蜀,又是汉室宗亲,仁义之名天下皆知,此时继位天子,乃是众望所归。”

“若是主公坚守忠义,岂不是又让麾下众臣失望,还请主公三思。”

刘备依旧不肯依从,坚持自己汉室之臣的身份,不能行僭越之举。

“若是天子位不行,也可暂且称王,如今主公占有两川,又有荆南,倒也合理。”

诸葛亮见刘备不愿称帝,只好退而求其次,请他称王,以此招揽天下人心。

“若是哥哥不愿,到时让旁人抢在前头,哥哥再去追赶,恐怕让人笑话。依我看,莫说是王位,即便是皇帝,哥哥一样做的!”

张飞大叫着出来劝说刘备,还未说完,就被刘备严厉的眼神斥责回去。

“事急从权,主公登位称王,莫要推却!”

诸葛亮说罢,殿中众臣全都拜倒附和。

刘备再三推辞不过,只能答应下来。

很快,刘备登位称王的消息传遍天下,各地反应各不相同,有说汉室复兴有望的,也有震怒非常的。

“刘备才占据两川与荆南,就敢称为汉中王,看来想要收拢天下人心,已经是迫不及待。”

“主公坐拥河北、中原、荆北,威震塞外,更不能落在他后面。”

“论及声名、民望,我主才该是称王之人,岂能让他织席贩履之辈占了先机。”

秦炎麾下,众臣都十分不满,义愤填膺,怒斥刘备不知廉耻。

于是众人聚在一起,开始商议让秦炎称王的事宜。

三日之后,郭嘉联合众臣,联名上奏,恭请秦炎荣登王座。

“天下久无人主,刘备之流都已经称王称霸,主公坐拥半壁江山,威震宇内,岂能落入人后,如今群臣众志成城,上下一心,还请主公莫要让我等臣下失望。”

秦炎闻言,面无表情,即便群臣纷纷站出来劝说,依旧还是被他拒绝。

对于这种情况,众人早有预料,虽然与秦炎没有事先商议,但这么多年的君臣默契,早就有所预料。

“所谓三辞三授才显得郑重,主公若是轻易就答应我等请求,反倒显得这王位来的廉价。”

五日之后,便有先帝子嗣上书,恭请秦炎登位称王,他作为汉室血脉,声称愿意效忠。

秦炎自然也不会同意,如今汉室已经不复存在,汉室血脉在世人的心中已经逐渐失去分量,世人提及的往往都是诸侯势力,反倒是先汉血脉已经需要依附诸侯。

再一次被秦炎拒绝,郭嘉仍旧平静如常。

“看来在主公心中,果然皇室的地位也不足以让他动摇。”

郭嘉见秦炎第二次拒绝,心中又有了想法。

接下来几日,一场关于诸侯之间谁能称王的舆论在民间逐渐传播开来。

从南方的襄阳、江陵,到北地的柳城,秦炎的名望早已超过刘备,尤其是在渔阳,秦炎的声望更是到达巅峰,这里是他的兴起之地,因此治下百姓这些年获得的好处最多。

在甄尧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一卷万人签名的请愿布帛就被送到邺城,呈到秦炎面前。

“主公,这是我军治下百姓,万人签字的请愿书,恳请主公继位称王,莫要让万民失望,有伤民心。”

郭嘉带头,群臣也纷纷开口。

秦炎看着这一卷万民联名的请愿书,眼眶有些湿润,并非是他故意作秀,实则是真是被民意感动。

“民心所向,主公莫要推辞。”

荀彧最初还有些疑虑,如今亲眼看见这些名字,字迹各不相同,有的工整,有的七歪八斜,甚至还有的用圆圈、手印代替,让他将最后的疑虑打消。

终于在一番推辞之后,秦炎还是答应下来。

此时,不仅是他心中欢喜,麾下群臣同样无比喜悦。

这些人之所以追随秦炎,不仅是因为他的能力得到认可,也是为了自身能够搏出一片前途,建功立业。

如今秦炎称王,他们也能得偿所愿,未来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两个月后,秦炎在邺城登基称王。

在邺城城外筑起高台,方圆九里,分布五方,设置旌旗仪仗。

群臣依次有序排列,恭迎秦炎登上王座。

以秦彻为王世子,荀彧、郭嘉为左右军师,总领军国重事。

封黄忠、赵云、张辽、徐晃、张合、高顺、马超、甘宁为八上将,追封太史慈为征南将军,同列上将之列。

秦炎以幽州为崛起之地,乃是燕地,因此号为燕王,但在民间他深受百姓爱戴,因此也被百姓称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