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重生54,开局成为战神 > 第337章 柜台处售货员一脸疑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7章 柜台处售货员一脸疑惑

柜台处售货员一脸疑惑,“同志,这是真的全部都要了吗?”

若非见到周小辉身上穿的工作制服,或许还会受到更多盘问与质疑。

微笑地解释:“阿姨,请勿担心。我只是喜欢搜集这些,而且自己也能够支付这笔费用。当然不会是乱买乱造。”

女职员被他温和友善的态度所感染:“看来您是个懂得爱护收藏的人。”

她玩笑地说,“希望家人对你这份嗜好看得通啊。”

周小辉坚定地回应后继续选择心仪书籍直到装满整整一大麻布口袋,并支付一百余元。这令服务员惊掉了下巴。

离开书店时遇到了一个搬运工,“您好,您是要去哪个地址?”

“前面直走就是,我给您指路

王小虎翻着白眼,心道自己好心给老张头送东西,倒成了赔笑脸的任务。

“李大妈,我包里还有好多。”

王小虎边说边看向站在门口的老张,顺手递过去一根黄瓜,转身就想溜去厨房吃西红柿。

“你这小子真够欠打的,”

老张接过黄瓜咬了一口,嘟囔道。

“哥,哥,”

“小虎啊,吃过饭了吗?”

赵婶在炕上坐起身子问道。

“婶子,我刚在外面吃了。”

王小虎嘴上应和着,手上已经从书包掏出几个西红柿和几根黄瓜。

一家人呆愣在那里,李大山开口想问却说不出话,还是赵婶反应快:“小虎啊,你这些吃的从哪来的?”

王小虎看了看大家惊讶的表情,笑了笑说道:“阿姨,这是我表哥陈伟当后勤主任的福利。”

用表哥的名头最好了,省得解释太多。** 之前的乡村还能种些新鲜蔬菜,现在政策变了,村子里地都改种粮食,菜只有在京城里少数农场才有,而且供应量只够各单位食堂使用。

对普通百姓来说,能不能吃到菜看运气,赶上集市又有票才能买到。

王小虎叹口气,“大家别傻站着,快吃吧,好像我又做了亏心事似的。”

李大山忍住笑答道:“你小子不让人家奇怪才怪,这个季节的新鲜菜随随便便就拿出这么多。”

“大哥,我要吃西红柿。”

说着便朝厨房奔去。

叮铃铃……

哐铛!

一巴掌拍下去还不算,赵婶扯住钱晓的耳朵喊停。

“这么馋的人缺德玩意儿,还想一个人吃完一个西红柿吗?我这就把这切半份儿让你哥也尝尝!”

钱晓疼得呲牙咧嘴,赵婶一边拉着耳朵一边教训道。

王小虎忍着笑意,看着钱晓抓着西红柿又放不进手,真是无奈。

“还叫我娘呢?看你以后还敢不敢闹腾。”

赵婶看着他那狼狈样叹了口气。

王小虎坐在炕边上,靠在墙上抽着烟望着家里人。这氛围让他特别温馨,在这年代能有这样的家庭氛围非常难。

夜幕降临,

“小虎起来了?”

李叔在屋外呼喊。

想到今天的安排,王小虎早就准备起身,钱宇也是嗖一下跳了起来说:“叔叔,我帮你端洗脸水去。”

自从昨天给了六分钱买包子后,这家伙服务态度变得极好,不仅添热水,还帮王小虎挤好了牙膏。

李叔一直在院子里吸烟看着,“到了那边要好好学习啊,别调皮捣蛋!”

“放心吧,爸,我知道了。”

“来福,刷完牙快去吃饭。”

赵婶在厨房催促。

早上难得没喝玉米糊而是一顿大米粥,配上二合面馒头,兄弟俩吃得津津有味。突然间王小虎发现炕上的被褥,惊讶地问道:

“姨,炕上的被褥难道是给我的?”

“难道我们还能给谁?我们哪睡得那么厚啊!”

李大山笑着说。

王小虎望向赵婶。

赵婶喝粥时说道:“下午给你弄好的,放在橱柜压着呢,行头也在包裹里备好了。这花布是我找人借了布票新买的,免得你觉得硬。”

王小虎无奈地低头发牢骚,花布柔软固然舒服,但这显然不是男子该带的东西,但也不好反对。

吃饱后一家人出门相送,张老伯与刘姥姥也赶来,唯独王小虎觉得自己扛着个大花被有点别扭。回头一看全是羡慕的眼光。

张老伯叼着烟斗摇头叹道:“花色好看可惜做被子了,要是给儿子做衣服还以为娶亲呢!”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时刘姥姥跑过来递给李小虎两个鸡蛋:

“一路小心。”

“妈,你干嘛给?”

李大山不解地说。

刘大妈拍拍李小虎肩背说:“给孩子吃的,和你没关系。”

王小虎接过没有拒绝,反而转向张老说:“老张先生,这花布让您也觉得尴尬了?”

几个人大笑,李大山也笑骂道:“你现在长大了,该懂事了!”

张老伯翻着眼皮子,从兜里抽出布袋子丢在他身上。

“你这个小子真讨厌!”

张老抱怨道。

李小虎提了提布袋子说道:“要是敢

还有好多人拍拍他的肩膀,说以后买火车票要找他帮忙。

晚上,大伙儿又聚在一起胡扯,而赵大发却早早地洗脚上床,捧起一本小人书看。

幸好赵大发有催眠术,不然这晚根本没法睡,此起彼伏的打呼声令人难以入眠。

早晨大家起来的动作明显加快了,毕竟是第一天上课。当一群人走进教室时,赵大发才意识到,这个班有四十多人,一节课下来,他明白了这是早期的扫盲班,几乎全在认字。

每个人都拿个小本子,不停笔记。赵大发只是应付,第二节他就选在最后角落看书,《西游记》让他沉浸其中。身高一米七,在那时不算矮,坐在后面挺合适。对于识字,他已经不需要学,小说读得多,并且还带着朗读功能,不认识的字也学会了。

整个教室前两排被一些女士占据了,她们的身份让人不敢怠慢。

看了一个多小时《西游记》,赵大发不开心了。这里描写的孙悟空让他觉得毁童年,远没有周星驰版本里的形象好看,更像妖怪而不是美猴王。

李大力过来拍着肩膀问:“怎么了,不会有什么不认识的字吧?你可以问我呀。”

“李哥你就别打趣了,我都初中毕业了呢。”

赵大发打趣地回答。

忽然间李大哥装得很心痛:“我伤心,你不给我根中华烟,我晚上就和你挤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