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杰道:“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叶承吧。”
杨娟娟微微垂眸:“叶承,叶承,好听,就叫叶承。”
她抱着孩子,眉目尽显温柔慈爱:“承儿,爹娘会好好把你养大成人的。”
“相公,如今咱们家境慢慢好起来,以后等承儿长大了,送他读书可好?”
“好啊!也不指望他能考取什么功名,只要能识字明理就好。”
“嗯。”
两人看着睡梦中咂吧小嘴的孩子,觉得怎么都看不够。
叶芷将药膳端进房中时,两人才缓过神。
“少爷,这是我们姑娘吩咐熬的药膳,给夫人补气血最好,是问过孔大夫的。”
叶文杰笑着接过碗:“好,苗苗费心了。”
“娟娟,我来喂你。”
满月宴叶家大房和孙花花商量回村里办,叶香斋歇业一日。
一个月的奶娃娃身上奶香奶香的,家里人都喜欢抢着抱,毕竟是叶家重孙辈第一个孩子。
一大家子都在院中忙活,周芳舒则是关起门来跟叶旺吵架。
她哭着争论:“都是孩子,凭什么我的蓉儿什么都没有?”
“那能一样吗?大哥是给孙子过满月,小一辈第一个孩子,肯定不一样啊。”
“再说了,蓉儿是女孩子,村里本来就是这样,你见过哪家给女孩子过满月的?”
“苗苗那时候都没过过。”
“好,没有女孩子过满月,我不争着说一定要给蓉儿大操大办,但咱家里呢?家里起码给孩子过一个吧?”
“蓉儿满月的时候,也就老三那边送了点东西过来,人还没露面,其他人呢?”
“是,我是你叶家的妾,但孩子总该是叶家的种吧!”
叶旺气急:“蓉儿满月,娘和小芽也给带了东西回来啊!”
周芳舒白眼都要翻上天:“就几匹破布!谁稀罕!”
“好好好,你不稀罕!我稀罕!你别忘了,已经分家了,要过也得咱们请他们过来一起过。”
“满月之前我就问过你,要不要简单过一下,你说不用,说女孩子没必要,现在看见大哥家给孙子办满月宴,你心里就嫉妒的不行了?”
“你……”这一句话把周芳舒怼的哑口无言,她确实说过这话。
“我不想跟你吵,大喜的日子,一会儿村里人都过来了,听见咱们在这吵架,丢不丢人!”
“……”周芳舒彻底没了声。
叶旺这才甩袖离开。
一场宴会办的像模像样,用的食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很多东西村里人都没吃过。
凡是来过的,全都对叶兴和李春芳办的席面赞不绝口。
等所有人都离开以后,孙花花把一家人叫在一起说话。
孙花花道:“之前想说这件事,总是忘,现在好不容易一家人聚齐了,我就想把这个事落实一下。”
“娘,您说。”叶兴道。
“去年不是已经分了家嘛,还留着家里的地没分,今天索性分一下。”
“再一个,既然分了家,你们兄弟几个就可以另外起地方了。如果不想再住在老宅的,可以找村长另外批地方。”
“孩子们都长大了,往后还要结婚生子,现在的地方小,确实也不够用的。”
“不过,这个在你们,现在各家手上都不缺银钱,你们想在村里建的话,就在村里建,想到外面买的,就在外面买,这个无所谓。”
孙花花看得很开,她始终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想过多干涉。
“这个我跟你们说一下,各家的事情各家商量就行了,你们自己决定。”
“是,娘。”三个儿子异口同声。
叶珍儿和叶宝儿夫妇只在一边坐着听就行了。
“那再说一下分地的事儿。”
“家里的良田,山地各有多少你们三个心里很清楚,三家均分。良田一共六亩,刚好一家两亩。山地一共十三亩,一家分四亩,剩下一亩地,你们看?”
叶兴几人对视一眼:“娘,我和老三现在都在镇上忙活,要不剩下这一亩就给老二吧。”
孙花花看了眼叶全:“全儿,你说呢?”
“娘,我和大哥的想法一样。”
“行,那就这么办,山地老大和老三一家四亩,老二五亩。”
孙花花眼睛看了一圈:“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吗?”
没人吭声。
于是孙花花拍板:“行,那就这么定了。”
“宝儿如今也出嫁了,往后,我就……”
话说到这,叶苗赶紧轻轻拍了一下自家娘亲的后背,白梅立刻明白,她接话:“娘,您跟我家过吧。”
叶兴马上发表意见:“哎,那哪行啊?我这老大还在呢。”
“大哥,我知道你对娘孝心一片,咱们兄弟都是一样的。”
“你看,你这孙辈刚刚出生,还有一个也快了,银钱上的压力往后会越来越大。”
“我家的话,有苗苗开的铺子撑着,怎么也不会差了。娘跟着我们,我们能奉养好的。”
白梅瞥了眼自家丈夫:“大哥,叶全他不是说你们奉养不好娘,你别多想啊。他这人不会说话,其实也是想给你们减轻点压力。”
叶苗也跟着解释:“对,我爹是好心,就是不咋会说话。”
“哎哟,看我这嘴!”叶全轻轻用手在嘴上拍了一下。
“好了!你们也不用争来争去的,按道理说,分了家,一般都是要跟着大儿子,但老大家确实像刚刚老三说的。”
“往后压力肯定是越来越大,我老婆子也不想给孩子们增加负担。”
“而且这事儿先前刚分家的时候苗苗就找我说过,我也答应了。”
“以后我就跟着老三家,但是老大老二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毕竟你们都是儿子。”
“这我和老二明白!”叶兴明白孙花花说的什么意思。
叶旺也跟着表态:“是,娘,我和大哥都明白的。”
孙花花轻轻点头:“行,我也不跟你说具体要多少数,你们跟着能力走就行了,商量着来。”
“是。”
虽说老三家不缺银钱,但她作为长辈,心里得有一杆秤。要是老大老二全然不管不顾,老三心里肯定不能好受。
所以,她尽量把话说在前面,不好弄出什么兄弟阋墙的戏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