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过时空来看你 > 第298章 皆有所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小光走的时候,胖婶低声说道,“她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得对她闺女好点。一个小孩,供点吃的喝的就行。你回家再想想。”

冯小光没说话。等他骑车走了,胖婶还愣在门口。她想,明天先去问问刘春再说。

第二天,胖婶去了刘家。刘妈见她又来了,脸上淡淡的,胖婶陪着笑脸,“嫂子,昨天咱也见小伙子,你和哥,还有春觉得怎样?”

刘爸没在家,刘妈说道,“我跟他爸透了透这事,先缓缓再说。”

胖婶进屋,看见刘春正在看电视,忙坐到她身边,小声说道,“春,你爸妈不乐意?”

“没有,我爸想打听打听。”

“打听啥,知根知底,婶能坑你,对吗?”胖婶瞪着一双小眼睛。

“我就说,要是你骗我,我天天回来闹你。”胖婶一听,心里一惊,脸色也变了,随即稳了稳心神,“天呢,这个难缠的主,为了侄子有个媳妇,她豁出去了。”

“春,婶哪敢骗你,叫你爸去打听打听,新盖的房子,临街盖的,外面新修的柏油路。”胖婶说道。

刘妈进来,胖婶闭声。刘妈拿茶壶沏茶,胖婶忙阻拦,手摁住刘妈的胳膊,“嫂子,别忙了,刚放下碗就过来了,不渴。咱坐下说会话。”刘妈只好坐下。

“嫂子,我想,后天让小光过来让大哥看看。”胖婶笑着看向刘妈。

“他爸回来我给他说,行的话,我给你回个话。”刘妈说道。

“嫂子是个痛快的人。”胖嫂高兴地笑了。

两人又说会闲话,胖嫂又说了小光姐姐,嫁到镇上,离的也不远,有两个孩子了。说起她哥嫂在的时候,最不放心小光,小光初中毕业,便跟着别人外出打工,只有农活时才回家帮忙收秋收麦,这些年在外干焊工也挣了些钱,便翻盖了老家的房子,盖了四间大平房。

刘妈听着,只是微微点头,刘春却听进心里,她实在不愿住那破旧的出租屋,夏天潮湿,冬天阴冷,白天只有几缕阳光在室内停留,匆匆而逝。

胖婶扯了会闲篇,便要告辞,刘妈送她出门。

路过的刘婶见到刘妈,低声问道,“嫂子,刚听说春和那边散了,胖婶在跟春提亲。是真的吗?”

刘妈把刘婶拉在院内,两人进屋坐下,重新沏上新茶,刘春见刘婶来了,招呼了一声,领着小妮便出了门。

“是真的。这不刚散吗?胖婶便来说亲,她娘家侄。”刘妈有点不悦。

“胖婶那张嘴能说会道,你见那男孩了吗?”

“见了,一般人。”刘妈叹口气。

“嫂子,春这脾气太拗,好好跟她商量。”刘婶说道。

刘妈点头,“琦琦在外边怎么样?”刘婶问道。

“跟着别人在汽修店里干活,还行吧。”

“你儿媳妇快生了吧?”刘婶问道。

“你听谁说的?”刘妈惊讶地问道。

“和文说的。”刘婶说道。

“还有好几个月呢。”刘妈赶紧说。

刘婶沉默了,“那个林月订婚了没有?”刘妈忍不住问道。

“没听说,好像没有。”刘婶说道。

“多好的姑娘啊。”刘妈深深地叹口气。

“这个也不错,儿孙自有儿孙福。”刘婶劝慰道。两个妯娌之间很对脾气,常常说些贴己的话,两人坐了很久,直到快下午六点,刘婶才起身回家。

刘爸回来,刘妈说起胖婶的提议,刘爸也仔细考虑了,下午他也托人打听了,家里只有一个妹妹未嫁,日子过的还可以。只是男孩常年不在家,不是很了解。

刘春回来,刘妈又问她,她痛快地说,“我觉得行。”刘爸刘妈面面相觑。

胖婶给冯晓光打电话,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结婚了,到年,他三十岁了,妺妺也二十五岁了,在农村都属于大龄青年了。

他对胖婶说,“姑,我愿意。”胖婶心里乐开了花。

冯小光给小妮买了礼物,当然这是胖婶的提议。刘春见了不由得笑了,她觉得冯小光会来事,也对女儿好。

刘春今天穿了一件合体的黑裤子,穿了一件简洁的上衣,头发梳得平整,比平常利落很多。

刘爸见到冯小光,不免有些失落。他问小光在哪里打工,干什么活?小光一一回复。刘爸见他能吃苦,觉得他过日子应该好些。

冯小光像面试一样,见了严肃的刘爸,他穿的又是西裤,衬衫,天气又热,一会便汗水直流。

只要女儿愿意,刘爸没意见!

两个人在刘春屋里见了面,冯小光有点别扭,他看了刘春一眼,刘春羞涩地低下了头,竟有点像害羞的小姑娘。冯小光笑了,这笑里有点嘲讽。

“只要你对我女儿好,别的我没什么要求。”刘春捏着衣角。

“我在外干活,家里的事我不管。”小光说道。

这话有点避重就轻,但急于摆脱困境的刘春并未多想,她现在只想有个自己的家,不想在娘家住了,也不想回城里过拮据的生活。

刘春不知道再说什么,冯小光问,“你女儿上学了吗?”

“过秋上幼儿园。”晓春低声说。

“镇上的幼儿园还不错。”冯小光说道。

刘春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

两人算是都同意了。

刘春又去了冯小光家,宽敞明亮的新房,新买的沙发,茶几,院里还有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只是他妹妺长得精瘦,穿着素净,眼神有点犀利,神情寡淡,她梳着一条长长的大辫子,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一看干活做事很麻利。

刘春出来时,抬头看了眼外面,门口两边栽了两棵果树,一条柏油路往两边延伸,一排排新房崭新又气派。她非常满意。

胖婶提醒道,“春,在这晒个玉米,小麦多好,在自己门口。”刘春笑了笑。

刘妈听了,想起刘爸每次往房顶上扛粮食,在肩膀上搭块毛巾,恰着腰,把一大袋麦子扛在肩上,一步步走台阶,汗水直流。这两年,刘爸觉得年纪大了,扛不动一百斤一袋的粮食了,便买了个滑轮往下运粮食。

刘妈三个人回去了,冯小光的妹妹站在门口,望着刘春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