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 第138章 圣主筹谋靖边难,雄师浴血保国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8章 圣主筹谋靖边难,雄师浴血保国宁

“启禀陛下,边关八百里加急——”锦衣卫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染着尘土和血迹的信函,声音颤抖,仿佛那不是信笺,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

朱标心头一紧,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一把夺过信函,展开一看,脸色骤变,捏着信纸的手指骨节泛白。

信上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刀,刺痛着他的眼睛。

“岂有此理!”朱元璋一声怒吼,大殿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信中所言,也速迭儿之子,这草原上的饿狼,竟然纠集残部,勾结国内一些心怀不轨之徒,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边关守将措手不及,几处要塞已然失守,战况危急!

“传朕旨意,立刻召燕王、凉国公到御书房议事!”朱元璋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标的心沉甸甸的,如同压了一块巨石。他深知,这场边患,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挑战,更是对他即将开启的新朝的一次严峻考验。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朱棣一身戎装,英武不凡,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战意。

蓝玉则是一脸凝重,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两位将军,边关告急,你们怎么看?”朱标开门见山,将手中的边报递了过去。

朱棣看完,一把拍案而起,“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定将这群蛮夷杀个片甲不留!”他语气激昂,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

蓝玉却皱起了眉头,“殿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敌军来势汹汹,贸然出击,恐怕会中了敌人的圈套。”

“蓝将军,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边关将士浴血奋战,我们岂能袖手旁观?”朱棣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燕王殿下,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我军虽强,但敌军熟悉地形,又勾结了国内的乱党,贸然出击,只会让将士们白白牺牲。”蓝玉据理力争。

两人争执不下,朱标却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两位将军各有各的道理,朱棣勇猛善战,蓝玉则老成持重。

但这场战事,关系到明朝的国运,朱标必须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前世六百年的历史风云,无数的战役、策略在他眼前闪过。他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着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父皇,儿臣已有定计。”朱标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看向朱棣,“四弟,你率领精锐骑兵,绕道敌后,截断敌军的粮草补给。”

他又看向蓝玉,“凉国公,你率领大军,坚守要塞,吸引敌军主力。”

朱棣和蓝玉都有些疑惑,但看到朱标坚定的眼神,他们选择了服从。

“标儿,你这计策……”朱元璋欲言又止,眼中带着一丝担忧。

“父皇放心,儿臣心中有数。”朱标语气坚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夜色深沉,凉州城外,一队骑兵悄无声息地穿行在茫茫夜色中,为首的正是燕王朱棣。他紧握着手中的马鞭,目光如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直捣黄龙,断敌粮道!

而在另一边,蓝玉正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心中却涌起了一丝不安。

敌军主力还未出现,这平静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报——”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夜的宁静,“前方发现敌军踪迹!”

蓝玉心头一震,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刃般刮过朱棣的脸庞,马蹄踏碎的冰碴飞溅,在火把的映照下闪烁着点点寒光。

夜幕低垂,群山环绕,大军行进在一条狭长的峡谷之中,两侧峭壁耸立,仿佛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随时准备将他们吞噬。

朱棣心头莫名的不安愈发强烈,这该死的峡谷,静得诡异,连一丝虫鸣鸟叫都听不到。他勒住战马,举起右手,示意大军停止前进。

“四下警戒!”他低沉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话音刚落,万箭齐发!箭矢如同暴雨般从两侧峭壁倾泻而下,遮天蔽日,尖锐的破空声划破夜的寂静,令人毛骨悚然。

战马嘶鸣,士兵惨叫,原本整齐的队伍瞬间乱作一团。

“埋伏!有埋伏!”惊恐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在峡谷中回荡。

朱棣心中暗骂一声,这帮草原鼠辈,果然狡猾!他拔出腰间佩剑,高声喊道:“盾牌手上前,弓箭手还击!不要慌乱,保持阵型!”

然而,敌军的攻势如同潮水般连绵不绝,箭雨过后,滚木礌石从山顶滚落,砸得人仰马翻,峡谷中顿时一片混乱,血肉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凉州城下,蓝玉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敌军如同蚂蚁般密密麻麻地涌来,攻城器械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城墙上的守军拼死抵抗,鲜血染红了城砖,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蓝玉手持长刀,亲自上阵杀敌,他的盔甲上布满了血迹和划痕,仿佛一头浴血奋战的雄狮。

“顶住!一定要顶住!”蓝玉嘶声力竭地吼叫着,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

皇宫之中,朱标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每一刻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他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几乎喘不过气来。

“报——”一个浑身是血的信使跌跌撞撞地跑进大殿,“燕王殿下被敌军伏击,情况危急!凉州城也岌岌可危!”

“什么?!”朱标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晕倒过去。他紧紧抓住信使的肩膀,指甲几乎要嵌入对方的血肉之中,“快!再探!再探!”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战场上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朱棣身陷重围,却毫无惧色。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如同天神下凡,所向披靡。他带领着亲卫,硬生生在敌军的包围圈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冲出了峡谷。

随后,他率领骑兵绕道敌后,一把火烧了敌军的粮草辎重。断粮的消息传来,敌军顿时军心涣散。

蓝玉抓住机会,下令全军出击,明军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敌军溃不成军,死伤惨重。

朱标得知战况,立刻下令全面进攻。明军士气高涨,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取得了大捷。

然而,就在朱标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也速迭儿之子逃脱了。

“该死!”朱标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一股深深的不安涌上心头。他知道,这个狡猾的敌人不会善罢甘休,他迟早会卷土重来。

更让朱标担忧的是,他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密报:部分藩王对边疆战事表示不满,认为朝廷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朱标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意识到,这场边患,不仅仅是来自外部的威胁,更是对大明王朝内部的一次严峻考验。他目光如炬,沉声道:“来人,备马!我要去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