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妤悠悠转醒,谢钟情一直高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好似块千斤重的石头被搬开了一般。
琅琊王氏和兰陵萧氏得知这个孩子能够保住,全赖医仙卫素的妙手回春,于是纷纷恳请谢钟情将卫素留下,待到萧妤胎象稳固之后再行离去。
谢钟情自然是满口应承下来,卫素的医术确实高明,有她在,萧妤和腹中胎儿必定能够安然无恙。
安排好一切后,谢钟情便放心地回到了谢府。
苏氏早已在府中焦急等待多时,见到女儿归来,她赶忙迎上前去,满脸关切问道:“阿鸾,王五娘子现在情况如何了?”
谢钟情微笑着点点头,宽慰母亲道:“阿母放心,有卫姨在,阿妤定会平安无事的。”
听闻此言,苏氏便也安心了,她拉着女儿的手,一同走进府中。
一路上,谢钟情不禁感慨道:“说起来,还是阿母您的眼光独到啊,早早便看出了卫姨的天赋异禀,悉心栽培她,如今她也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成为了名震天下的医仙。经过这次事情,想必她的名望更上一层楼。”
苏氏与女儿并肩而行,闻言微微一笑,道:“话虽如此,但我也不过是给了她一个机会罢了,她能有今日之成就,主要还是靠她自身的努力。”
说起苏氏与卫素的相识,那可真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回忆!
当时,卫素的故乡正遭受着一场可怕的瘟疫侵袭,整个村庄都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
卫素的亲人们也不幸染上了瘟疫,相继离世,只留下她孤苦伶仃地在这世间挣扎。
就在卫素感到绝望的时候,苏氏的救援来了,她看到卫素那瘦弱无助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苏氏伸出援手,救下了卫素,并将她带在身边。
或许是因为亲眼目睹了亲人因瘟疫而死,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痛苦经历,卫素心中燃起了对医术的强烈渴望。
她决心要研究出治疗瘟疫的方法,拯救更多的生命。
苏氏发现了卫素的决心和才华,便给了她一个学习医术的机会。
果然,卫素没有辜负苏氏的期望。她日夜苦读医书,勤奋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经过多年的努力,卫素终于成为了当今世上唯一一个声名远扬的女医师。
然而,在那个时代,学医的大多是男子,女子学医往往会遭到他人的非议和指责。
而且,当时的社会观念认为,女主内男主外,士族更是不允许自己的妻女抛头露面。
但苏氏和卫素却都是特例。
苏氏打破常规,在外经商赚钱,还培养出了卫素这样优秀的女医师。
而卫素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医学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说话间,母女二人已经走到了清风苑,苏氏问道:“阿鸾,可用晚膳了?”
谢钟情摇头,“还未。”
不是王氏那边不让她吃,是那时她太担心萧妤,没心情吃得下,如今萧妤好转,她放心回来,母亲这么一问才发现自己肚子都饿得不行了。
苏氏似早已预料,回头吩咐锦妪一句,随后与女儿一同坐到高足榻上等膳。
“阿耶阿兄回来了吗?”谢钟情问。
“应该没有。”苏氏道。
想来也是,英王遇刺,现在众臣一定都忙着商议刺客一事,而且还有官家病情加重的秘密自然忙得不可开交的。
膳食端上来后,母女俩一同吃了些,等吃完,谢司徒和两个儿子还没回来。
谢钟情也不等了,直接告别母亲回自己院子入寝了。
......
此后的日子里,谢钟情每日都会前往王氏府邸探望萧妤,风雨无阻。
而萧妤受惊动胎气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里,连太子妃李韵颜也得知了此事,次日清晨,李韵颜便亲自来到了王氏府邸,探望好友。
得知太子妃大驾光临,王氏众人齐齐行礼,行礼过后,李韵颜便去往萧妤的院子。
屋内一片静谧温馨,谢钟情正与李韵颜同榻而坐。
而萧妤则一脸虚弱憔悴地躺在床榻上,看上去十分惹人怜爱。
李韵颜关切看着萧妤,眼中流露出羡慕和欣喜的神色,她含笑对萧妤道:“恭喜阿妤了,这么快就要做母亲了。”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非常复杂。
李韵颜对萧妤的羡慕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她知道自己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好羡慕萧妤的身子没问题,同时也为萧妤感到高兴。
萧妤听到李韵颜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柔笑,尽管她现在身体很虚弱,可一提到孩子,她的脸上立刻洋溢起了一种为人母的温柔光芒。
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仿佛能感受到里面那个小生命的存在。
想到这个孩子是她和丈夫爱情的结晶,萧妤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见萧妤脸上的浓烈的幸福之色,李韵颜是欣慰的。
阿妤能嫁心仪之人,还拥有了孩子,真好啊。
她自己没能得到的幸福,如今亲眼见到好友得到也是好的。
谢钟情在一旁,默默观察了眼李韵颜,见她衣着华美,妆容精致,可依旧掩盖不了眼底的疲惫,尤其是在萧妤温柔抚摸肚子的时候,李韵颜眼中的落寞显而易见。
这让谢钟情想到了,东宫里,李韵颜的侍女怀的那个孩子,算算,也该有八个月左右了吧,没多久就该临盆了,只是不知,到那时,陇西李氏又该有何动作?
李韵颜仔细询问过萧妤的身子后,开始与谢钟情谈话。
“钟情,这次的刺杀又是怎么回事?”
听了李韵颜的疑问,谢钟情转头瞧了她一眼,只见李韵颜的美眸中充满了疑惑,那疑惑之色显然并非假装,而是真的对此事一无所知。
谢钟情见状,轻轻摇了摇头,缓声道:“我对此事也不甚清楚,目前只能寄希望于英王和王氏能够查出些端倪了。”
与此同时,谢钟情的心中暗自思忖着,既然李韵颜对此事毫不知情,那么此事的始作俑者恐怕就不是太子,或者说,即便太子与此事有关,他也并未将实情告知李韵颜。
李韵颜听了谢钟情的话后,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她忍不住破口大骂道:“这些刺客实在是太可恶了!亏得阿妤的孩子最终保住了,若是稍有差池,我真恨不得将这群歹人碎尸万段!”
谢钟情看着李韵颜如此愤怒的模样,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安慰道:“韵颜,你不必过于担忧,毕竟还有琅琊王氏在呢,他们一定会为阿妤讨回一个公道的!”
要知道,萧妤腹中所怀的可是王五郎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却遭此大罪,琅琊王氏又岂能不怒?
“是啊,”萧妤也强打精神,虚虚笑着说道,“韵颜,你尽管放心便是,我不仅有夫家琅琊王氏撑腰,还有母家兰陵萧氏作为后盾,这群人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然而,每当回想起当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萧妤的心中就充满了愤恨。
她可是差点的被害没了孩子,能不恨吗?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眼看着太阳渐渐西沉,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李韵颜见状,便起身向二人告辞,回东宫了。
待李韵颜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后,谢钟情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又在原地坐了一会儿,陪萧妤说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缓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袖,带上婢女回了谢府。
她径直朝自己的院子走去,路上问芙儿:“芙儿,英王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芙儿赶忙躬身回答道:“回女郎的话,英王目前正在全力追查那些刺客,暂时还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
谢钟情听完,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便也不再多问,继续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
不一会儿,谢钟情就回到了自己的潇湘院。
她走进房间,在榻上坐了下来,然后闭上眼睛,开始整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这两天,她一直忧心萧妤的安危,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当日的情况。
如今萧妤已经脱离了危险,谢钟情总算是可以稍稍松一口气,开始认真地梳理目前的状况了。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谢钟情的眉头微微皱起。
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那些刺客在包围她们的马车时,似乎并不是主要目标,而更像是顺带为之。
真正的重点,还是在英王身上。
这她都能理解,因为她们是无关人员。
那么晋离亥呢?
他可是皇族之人啊!既然要行刺皇族,自然应当将他也一并除掉才对。
“楚王现在情况怎样?这次行刺事件是否对他造成了影响?”谢钟情满脸忧虑又疑惑地问道。
“女郎放心,楚王殿下虽然受到了一些惊吓,但并无大碍。”
“仅仅是惊吓而已吗?没受伤?”谢钟情微愕。
无大碍?
看来刺客没刺杀他,这就值得深思了......
话又说回来,若没受伤,那他一个大男人还什么受惊?
“女郎有所不知,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英王的亲卫们虽勇猛无比,以一当十,但那些刺客也绝非等闲之辈,双方一时之间竟然难分胜负。
后来,王氏、谢氏以及禁防军的人纷纷赶来增援,才使得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打得刺客节节败退。然而,就在刺客们准备逃窜之际,他们竟挟持了楚王殿下作为人质!”
谢钟情闻言,心中猛地一紧,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原来如此!
芙儿继续道:“有了楚王为人质,其他人都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刺客们逃脱了大半。最后,还是英王殿下果断出手,一箭射杀了那名挟持楚王的刺客,这才成功救下了楚王。”
谢钟情咋舌,“那他确实受惊了。”
是她误会晋离亥了,他也不容易,拖着个病体被挟持,能不惊吓吗?
所以,那些刺客不是他派来的?
如此,那大晋内,还有谁与英王不对付?
沉思良久,谢钟情又道:“你吃持续关注刺客的消息,有什么最新消息记得告诉我。”
“喏。”
“通知阿母的商会,随时关注些风吹草动,盯紧了。”
“唯。”
芙儿应下后退到一旁。
谢钟情跪坐在榻上,摆弄着矮几上的茶具,又想了想,决定明日去看看英王,他好歹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去看看应该的。
何况,当时,自己忙着照顾萧妤,弃英王于不顾,是她不厚道。
次日。
谢钟情命人带上各种珍贵的补品,前英王府探望晋擎骁。
英王府的管事刘英远远地就看到了谢钟情,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去。
“谢女郎,您来了,快快快请进。”刘英笑着说道。
谢钟情微微一笑,礼貌地回应道:“刘管事客气了,我只是来探望一下英王殿下。”
刘英连忙点头,“王爷正在书房,我这就带您过去。”
说着,他便在前面引路,带着谢钟情穿过曲折的走廊,走过一个个月洞门。
不一会儿,他们终于来到了晋擎骁的书房前。
刘英轻轻敲了敲门,得到里面之人的应允之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刘英又笑眯眯走了出来,对谢钟情说道:“谢女郎,王爷请您进去。”
“有劳。”
谢钟情走进书房,一进门,她的目光便被坐在案前的男子吸引住了。
只见那男子俊美无俦,剑眉星目,鼻梁高挺,此刻正伏案执笔,眼神专注地看着案上的案牍。
他身着一袭黑色广袖衫,衣服上用金丝绣着精美的图案,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周身散发着一种英武的贵气,让人一眼便能看出他的不凡身份。
室内弥漫着淡淡的熏香,那股香气萦绕在他的身旁,给他增添了几分仙气。
谢钟情不禁看痴了,心中暗暗赞叹,这英王殿下当真是俊美非凡,世间少有。
不过,她很快回过神来,连忙微微福身,向晋擎骁行礼道:“臣女参见英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