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接触过一些港城到大陆投资的商人,也去江北等沿海地区,看过很多民营资本介入的产业园和开发区,我觉得这个模式你可以考虑一下。”
卫婉仪继续给董远方介绍起来。
“这样呀,我一直以为,那些开发区都是政府圈地,搞基础设施,拿出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
董远方听卫婉仪这样说,兴趣被吊了起来。
“都是这个思路,只是,完全可以把产业园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让私营企业参与进来投资,包括前期的土地征收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厂房建设等等,政府配套些政策,后期厂房收租及配套服务作为投资回报。”
卫婉仪的这个想法,在沿海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内陆地区相对封闭,民营资本还没有那么活跃,所以听起来还是个新鲜事物。
“这个思路,确实我们之前没有考虑过,可以试一试。”
得到董远方认可的答复,卫婉仪会心一笑,总算这次没有白来。
“但是,沿海地区民营资本活跃,各种外资、港资以及乡镇企业林立,无论是筹资的难易度,投资回报率,都不是朝阳市能比的。”
董远方这样说,卫婉仪也听出了什么意思,担心找不到资金,也怕投资建成之后,招商不到位,投资收益少,回报率低。
“事在人为,我觉得你们这个开发区,立足于钢铁、能源、机械设备,产业链比较齐全,只要扶持起龙头企业,后期肯定有很多配套企业入驻。”
卫婉仪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她来之前做足了功课。
不仅去沿海产业园和工业开发区实地做过调研,也通过联合会的平台,接触过不少港商和沿海民营资本,大家对于打造机械设备产业园很感兴趣。
“我们联合会有不少感兴趣的民营企业老板,如果你这边没啥意见,我可以组织大家过来看看。”
卫婉仪看到董远方眼前一亮,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当然可以了,我们朝阳市一定会热情接待,全力配合。”
有港商和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家能来看看,对朝阳市来说,是招商引资的好机会。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先约人,时间定了提前给您说。”
卫婉仪也算顺利完成隋若云交代的任务,愉快的品起了茶。
董远方现在也明白了,卫婉仪回来朝阳市的真正目的。
夫人给自己送来这么大一份礼,还怕自己接受不了,让卫婉仪当了次传话筒。
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小心翼翼,董远方不想麻烦隋若云,所以不提工作上的事。
隋若云怕董远方因为那点儿自尊心,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善意,所以经常打电话,也没提起来她可以联系民营资本,进行开发区的共同打造。
“回去后,帮我谢谢若云,我在朝阳市的事,她这么清楚,不会这边她有眼线吧。”
董远方感谢是真,有小小埋怨也是真。
怎么会派个人在自己身边安插个人,是关心,还是不放心?
“你们夫妻俩的事,我不掺和,你想感谢,直接给她打个电话,或者跟着我回去京都。”
卫婉仪耸耸肩,表示拒绝。
他俩坐到了很晚,聊聊彼此的工作,聊聊他跟隋若云的孩子。
“卫老师,还是感谢您今天告诉我这么多,今天你也辛苦了,我安排车送您回酒店。”
俩人从茶室出来,董远方打开后门,让卫婉仪上车。
卫婉仪毫不客气的坐了上去。
卫婉仪跟刘少强似乎熟悉的样子,董远方猜到了自己身边的眼线应该就是自己最忠实的秘书。
董远方没有生气,知道这是刘少强也为自己着急,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困难时,告诉隋若云和卫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