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闻言大喜,立即命人准备香案,设下结义仪式。
片刻之后,大殿中央摆放着一座香案,上面点燃了三炷香,香烟缭绕,飘向殿顶。
李世民与唐僧分立香案两侧,一个着龙袍,一个着袈裟,画面既诡异又庄严。
“天地为证,日月为鉴。”
李世民朗声道,“今日,李世民与玄奘法师结为异姓兄弟,从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唐僧双手合十,也跟着念道。
“贫僧玄奘,今与陛下结为兄弟,愿佛祖保佑,二人情谊永固!”
说完,二人同时向香案一拜,随即相视一笑,算是正式结为兄弟。
李世民满脸欢喜,拉着唐僧的手,亲切地说道。
“以后就不必称朕为陛下了,唤我一声兄长即可!”
唐僧微微一笑,轻轻点头。
……
次日,大唐长安。
朝阳初升,金光洒落,映照着金碧辉煌的太和殿。
殿前广场上,旌旗招展,百官肃立,一派盛世景象。
今日,乃是唐僧师徒西行之日,李世民特意在太和殿举行盛大欢送仪式。
殿前摆放着高高的香案,三炷香袅袅升起,直冲云霄。
两侧是整齐排列的文武百官,各个盛装出席,神色肃穆。
长安城中的高僧大德,也都应邀前来,一个个身着袈裟,手持佛珠,肃穆而立。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高喝,李世民身着龙袍,龙行虎步,登上太和殿前的广场。
与此同时,唐僧身着观音菩萨所赐的锦襕袈裟,手持九环锡杖,在孙悟空的陪伴下,缓步而来。
金色阳光洒在唐僧身上,那锦襕袈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一轮小太阳,照亮了整个广场。
孙悟空则是一身金甲,威风凛凛,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仿佛在寻找潜在的威胁。
唐僧与李世民相对而立,二人相视一笑,随即一同走向香案。
李世民从一旁的金盘中取出三柱香,点燃后郑重地插入香炉中。
“今日朕与玄奘法师在此祭天,望天地鬼神保佑玄奘法师西行顺遂,平安归来!”
李世民朗声说道,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唐僧也双手合十,口中念诵经文,祈求佛祖保佑。
祭天完毕,李世民转身面向文武百官,声音洪亮。
“众卿听旨!”
百官齐声应和:“臣等在!”
李世民右手一挥,郑重宣布:“朕已与玄奘法师结为异姓兄弟,从今日起,封玄奘法师为'御弟'!”
“钦此!”
百官虽早有耳闻,但此刻听到正式宣告,依旧惊讶不已,却又不敢违抗天子旨意,只能齐声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示意侍从端上两杯御酒。
他亲自拿起一杯,递给唐僧。
“贤弟,此去西天路途遥远,艰险万分。这一杯酒,是为兄的一点心意,望你一路平安。”
唐僧恭敬接过酒杯,正准备饮下,却见李世民忽然弯腰,从地上抓起一捧黄土,轻轻撒入他的酒杯中。
“陛下,这是...?”
唐僧疑惑地看着杯中浮着尘土的酒水,不解其意。
李世民目光深沉,语重心长地说道: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贤弟,这大唐的泥土,是你的根,是你的源。”
“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诱惑,都不要忘记你出自大唐,你的使命是将真经带回故土,普度众生。”
“这一捧黄土,就是为兄对你的嘱托,也是大唐对你的期望。”
唐僧闻言,眼眶微红,心中感动不已。
他双手捧着酒杯,郑重地将混着泥土的酒水一饮而尽。
那泥土入喉,虽有些涩口,却让唐僧心中无比踏实。
“陛下放心,贫僧定当不辱使命,将大乘真经带回大唐,普度众生,不负陛下厚望!”
唐僧双手合十,神色坚定,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李世民点点头,随即举杯一饮而尽。
“吉时已到,贤弟,启程吧!”
唐僧深深一拜,随后转身,与孙悟空一同向城门方向走去。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紧随其后,长安城中的百姓也争相涌出,夹道欢送。
“法师千秋!”
“法师西行,佛光普照!”
“祝法师马到成功,早日归来!”
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震天动地。
唐僧不时回头,向人群挥手致意,眼中满是感动。
终于,师徒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城门外的尘土中。
李世民站在城楼上,目送着那两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既有不舍,又有期待。
西行之路已开启,从此,大唐与西天,将因这一僧一猴而紧密相连。
……
西方,须弥山。
金光璀璨,梵音袅袅,七宝池畔,菩提树下。
观音大士缓步而来,向着菩提树下的两位道人恭敬行礼。
“弟子参见二位圣人。”
树下,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端坐蒲团之上,慈眉善目,神态安详。
“观音不必多礼,西游之事如何了?”
接引道人微微抬手,示意观音起身。
观音大士起身,恭敬禀报:“回二位圣人,西游已正式开启。”
“弟子已前往凡间,赐予唐僧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他已踏上西行之路。”
“猴子孙悟空也已拜唐僧为师,一切都在安排之中。”
准提道人闻言,眉头舒展,面露微笑。
“甚好,甚好。”
他轻轻点头,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西游量劫,关乎西方大兴,容不得半点闪失。
但随即,他又想到了什么,眉头微皱。
“观音,你需密切关注西行之路。”
“虽说一切都有天道担保,有鸿钧道祖亲自出面与酆都达成协议,但指不定地府和酆都会不会暗中阻挠。”
“毕竟,西游顺利,西方大兴,对他们并无好处。”
观音大士恭敬应道:“弟子明白,定会密切关注西行情况,有任何异常,立刻禀报二位圣人。”
一旁的接引道人却是冷哼一声,面露不屑。
“区区酆都和地府,又能如何?”
“西游量劫乃是天道注定,大势所趋,他酆都大帝能翻了天不成?”
“上次迫于天道威压,地府和酆都才不得不低头议和。”
“以酆都大帝的实力,给他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干预西游量劫!”
接引道人语气中满是轻蔑,显然对酆都和地府不屑一顾。
准提道人闻言,微微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心中却暗自思忖,酆都大帝的实力,远非表面那般简单,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