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选择权利
朗伯恩庄园的主屋,尽管建筑规模在当地已算得上宽敞,但对于一个拥有七个儿女的乡绅家庭而言,空间仍旧显得捉襟见肘。
每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帘的缝隙,照耀在这历史悠久的宅邸中,便能感受到那份因人口众多而带来的微妙拥挤。
尤其是到了节日或家庭聚会的时刻,这种空间的局限性更是显露无遗,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却也夹杂着对更多私人空间的渴望。
海西却幸运地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顶楼的一间独立阁楼。这得益于她对小说创作等工作的执着与成功,以及哥哥西里斯毫无保留的支持。
阁楼虽不大,却足以成为她灵感的避风港,一个远离尘嚣、可以自由挥洒想象的空间。
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海西便喜欢坐在那扇朝向星空的窗前,任由思绪随着夜风飘扬。
今夜,月华如水,星辰点点,海西的目光穿越了浩瀚的宇宙,仿佛也在审视自己内心的波澜。她轻轻倚靠在窗台上,心中五味杂陈,反思着白日里自己那份突如其来的冲动与不安。
那不仅是因为担心西里斯可能因贪恋外界的权势与利益,而将个人的婚姻作为筹码,更源自于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
——哥哥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拥有了一个比自己更为贴近的灵魂伴侣,这份变化让她感到既欣慰又惶恐。
想到自己在归家路上,对西里斯隐瞒的过激反应,海西忍不住地用头轻轻地敲击玻璃,想把自己脑子里面的水,尽可能敲出来。
海西不自觉地苦笑,觉得自己似乎在这个平和稳定的生活中,渐渐迷失了方向,耽于安逸。
她曾以为,经过漫长的岁月,心志已经坚定成熟,不料此刻却为这等琐事辗转反侧,犹豫不决。
人生苦短,满打满算不过三万天,何必让这些无谓的忧虑束缚住自己的脚步呢?
无论是哥哥选择以爱情为重,还是倾向于权势与利益,亦或是巧妙地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那都是他作为独立个体应有的权利与自由。
作为家人,她的角色应当是守护而非干涉,确保哥哥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不失基本的道德准则。
至于与未来嫂子的关系,海西更是想得通透:若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自然是锦上添花;即便不能,保持一份礼貌而友好的距离,也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智慧之举。
走神之际,一颗突如其来的石子轻轻敲击在阁楼的玻璃窗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瞬间将海西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她猛地一惊,心跳加速,随即顺着那束柔和的月光望去。
不出所料,哥哥西里斯正站在旁边套房的窗边,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那双深邃的眼眸静静地凝视着自己,仿佛能洞察她所有的心绪。
夜深人静,庄园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夜鸟啼鸣打破这份宁静。兄妹俩深知此刻不便直接交谈,以免惊扰到家中其他沉睡中的亲人。
于是,海西与西里斯默契地采用了他们自幼便熟练掌握的手语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只属于他们两人的秘密语言。
海西轻轻地扬起手,手指灵活地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仿佛是在编织着无声的话语:“哥哥,我没事。你早点休息吧,别熬夜了。”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与理解,试图安抚西里斯那颗或许同样不安的心。
西里斯见状,心中的忧虑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浓重。他看到了妹妹之前用头轻轻敲击玻璃时的满脸苦恼,那份担忧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缓缓抬起手,以手语回应:“妹妹,还在为我今天隐瞒你的事情生气吗?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的。”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诚恳与歉意,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妹妹深深的关怀。
然而,海西并未让哥哥的歉意持续太久。她迅速而坚定地打断了西里斯的焦虑,手指翻飞,如同跳跃的音符:“哥哥,我只是太想你了。我已经没有不开心了,我始终相信你。”
说着,她还调皮地向西里斯送上一个飞吻,双手托住下巴,做出一副卖萌乖巧的模样,试图用这份轻松化解两人之间的微妙氛围。
西里斯看着妹妹那副俏皮可爱的模样,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他微笑着以手语回应:“妹妹,我永远不会生你的气。你是我最珍贵的妹妹。”
他的眼神中满是宠溺与释然,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误会与隔阂都烟消云散了。
夜色依旧温柔,兄妹俩虽然隔着窗,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却跨越了距离,紧紧相连。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这宁静的夜晚,共同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与和谐。
于是,海西轻轻地合上窗,让那份释然与宁静伴随夜色,缓缓沉入梦乡。
在巴斯尔登庄园的一隅,维多利亚和蒂娜这对表姐妹正进行着一场既私密又严肃的对话。
她们选择了一间布置得温馨雅致的卧室作为交谈的场所,女仆们早已为她们更换好好了柔软的睡袍。
两人正围坐在壁炉前的地毯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亲密。
维多利亚手中拿着一把镶嵌着红宝石的玳瑁宽齿梳,轻柔而细致地为她的小表妹蒂娜梳理着一头茂密健康的红褐色卷发。
她的动作中充满了慈爱与疼惜,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无声地传达着对蒂娜复杂身世的同情与理解。
蒂娜的母亲玛丽.博思,曾是博思家族族长的小女儿,年轻时嫁给了霍华德家族的上任公爵三子查理.霍华德,并育有一子。
然而,这段婚姻并未如玛丽所愿般幸福美满,夫妻感情平平,生活波澜不惊。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玛丽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她爱上了一个落魄的法国上校,并与之私奔。
这一行为不仅让她的丈夫查理深感愤怒与失望,也让她在未来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
几年后,当玛丽幡然醒悟,想要回归家庭时,却已无法获得丈夫的原谅。
更悲惨的是,在她那段疯狂行为的期间,她与查理唯一的儿子因感染肺炎不幸夭折,而她还生下了蒂娜——这个背叛的证据。
蒂娜的出生,无疑为这段已经破碎的家庭关系雪上加霜。
幸运的是,霍华德家族和博思家族最终达成了协议,诺福克公爵亨利.霍华德展现了宽容与大度,容忍了蒂娜的存在,并让她在霍华德家族的庇护下安然长大。
但即便如此,蒂娜的身份仍然颇为尴尬——她虽然拥有贵族的姓氏,却顶着非婚子的名头,无法真正融入博思家族。
为了蒂娜的未来,诺福克公爵再次展现了他的仁慈与慷慨。
他决定为蒂娜准备一万英镑的嫁妆,并安排她与英国的一些乡绅见面,希望能为她找到一位合适的丈夫。
这次麦里屯之行,就是福克公爵特意安排的,让他的儿子爱德华负责陪同蒂娜,与两位候选的乡绅见面。
维多利亚深知这次见面对蒂娜的重要性,也明白蒂娜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她希望蒂娜能够做出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她都会坚定地站在蒂娜的身边,给予她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亲爱的蒂娜,你真的已经想好了吗?”维多利亚轻声问道,同时温柔地摸了摸蒂娜的卷发,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忧虑。
她知道,蒂娜虽然有幸冠上了博思这个尊贵的姓氏,但她的身世却如同一部错综复杂的家族史,充满了尴尬与无奈。
蒂娜轻轻低下了头,长长的红褐色卷发随之垂落,遮住了她半边脸颊,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
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与无奈:“你知道的,维多利亚表姐,我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她的眼神在壁炉的火光映照下显得异常复杂,既有对现实的妥协,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
尽管诺福克公爵为她提供了这次难得的机会,让她能够与两位乡绅见面,但她的身份和背景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非婚子的标签,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的命运,让她在婚姻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我明白你的顾虑,蒂娜。”维多利亚温柔安慰,“但请记住,无论你的出身如何,你都是一个值得被爱和尊重的人。这次的见面,或许能为你开启一扇新的大门,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