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好了,城西的布庄倒闭了!掌柜的跑路了!”村民气喘吁吁地禀报,那粗重的喘气声清晰可闻,打断了李豪的思绪。
李豪抬眼望去,只见村民满脸汗水,顺着脸颊滑落,身上的粗布衣裳也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倒闭?
李豪的心猛地一沉,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他感觉胸腔里闷闷的。
这已经不是第一家了。
革新推行以来,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书院林立,诗会频开,可经济却像一辆老旧的马车,无论怎么鞭策,都难以提速。
城中繁华的景象下,隐藏着深深的危机。
李豪快步回到皇宫,那急促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回廊里回荡。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气氛却异常沉闷,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户部尚书愁眉苦脸地汇报:“陛下,国库空虚,赋税收入减少。革新耗资巨大,各地兴建学校,聘请教师,印刷书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长此以往,国库难以支撑。”户部尚书的声音里透着无奈和担忧。
李豪揉了揉太阳穴,手指触碰到皮肤时能感觉到微微的胀痛,革新的初衷是为了强国富民,可如今却陷入了经济困境。
他心中矛盾挣扎,一方面是革新带来的文化繁荣,另一方面是经济的泥潭,他想起之前推行革新时大臣们的反对声,那些反对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但他又想起自己的初心,眼神逐渐坚定。
他环视众臣,目光落在工部尚书身上:“新式织布机的研发进度如何?”工部尚书连忙出列:“回陛下,已研制成功,效率比传统织布机提高了三倍。”“为何不见推广?”李豪追问。
工部尚书面露难色:“陛下,那些商人…不愿投资。”
李豪眉头紧锁,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那些商人习惯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对新的技术和产业充满疑虑。
他们担心投资失败,血本无归。
文化革新在他们看来,不过是空中楼阁,无法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傍晚,李豪独自一人来到御花园,晚风吹过,带着些许凉意拂过他的脸庞。
他望着满园的奇花异草,花朵娇艳欲滴,色彩斑斓,但他却无心欣赏,心里只想着如何解决经济困境。
文化与经济,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僵局,让两者协同发展?
他沉思良久,心中逐渐有了主意。
第二天,李豪召见了几位富商巨贾。
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商人代表们一个个衣着光鲜,绸缎衣服的质感看上去十分顺滑,却神色拘谨。
李豪开门见山:“朕知道诸位对革新心存疑虑,今日请诸位前来,便是为了解惑释疑。”一位商人壮着胆子说道:“陛下,并非我等不愿支持革新,只是这新兴产业…风险太大。”李豪微微一笑:“风险?何来风险?朕今日便带诸位去看看,这革新究竟能带来怎样的财富!”说罢,他起身走向殿外,“诸位,请——”
李豪带着一众商人来到城郊的一处新建工坊。
工坊内,一个工人正在操作传统织布机,动作缓慢,梭子在丝线间穿梭发出沉闷的嘎吱声。
李豪示意了一下,工人突然停下,旁边的新式织布机立刻启动,发出有节奏的咔哒声,那声音清脆而快速,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五颜六色的丝线在工人手中翻飞,丝线从手中滑过,能感觉到丝丝凉意,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匹匹精美的布料,布料的纹理清晰可触。
商人们看得眼花缭乱,却依然心存疑虑。
“陛下,这织布机确实高效,可百姓买得起吗?”一位商人问道。
李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另一处工坊说道:“诸位请看。”
另一处工坊内,工匠们正在用新式印刷术印制书籍。
印刷机工作时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印刷速度之快,远超传统的抄写方式。
书籍的纸张触感光滑,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传统的经史子集,还有各种通俗易懂的故事、诗歌、戏曲。
李豪拿起一本印着精美插图的戏曲,插图色彩鲜艳,线条细腻,递给一位商人:“先生请看,这可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戏曲,通俗易懂,老少咸宜。”
商人翻看着戏曲,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仿佛看到了商机,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
“陛下,这…这书卖得出去吗?”
李豪神秘一笑,并未作答,而是带着众人来到城中的一处新建剧院。
剧院的外观看起来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商人们脸上的怀疑更甚。
走进剧院,里面正在上演根据新印戏曲改编的戏剧。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衣料的质感厚重而华丽,唱念做打,精彩的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那喝彩声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的剧院,让商人们目瞪口呆。
这时,台上的一个演员突然忘词了,但凭借着新戏曲的精彩剧情和其他演员的临场发挥,观众反而发出更热烈的反应,让商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戏曲的魅力。
李豪指着热闹的剧院,对商人们说道:“诸位,看到了吗?文化与商业,并非水火不容。只要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商机。”商人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愿意投资新兴产业。
李豪乘胜追击,又提出了“文化主题商业街”的构想,将文化元素融入商业活动,打造独特的商业文化体验。
他描绘着未来的蓝图,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诸位,朕要让长安成为世界文化中心,让唐朝的文化辐射全球!”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
灯光有些刺眼,李豪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深知,这仅仅是个开始……
“陛下,安西急报!”侍卫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李豪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长安城,焕然一新。
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旗帜飘扬。
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味,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夹杂着丝竹管弦的悠扬乐声,乐声飘飘悠悠地传入耳中。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那笑声充满了生机,一派繁荣景象。
李豪微服私访,漫步于这繁华的街道。
他身着便服,头戴斗笠,那斗笠的边缘轻轻触碰着他的额头。
他混迹于人群之中,静静地感受着这盛世繁华。
路旁的茶楼里,说书先生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新编的戏曲故事,声音抑扬顿挫,引得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街角的书肆里,新印的书籍琳琅满目,书籍的边角整齐,吸引着众多读书人驻足翻阅,手指轻轻翻动书页,发出沙沙的声音。
孩子们手里拿着色彩鲜艳的糖人,糖人表面有些黏手,蹦蹦跳跳地穿梭于人群之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切,都是李豪文化革新的成果。
他深知,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文化繁荣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如今,他的目标实现了。
唐朝的文化,如同旭日东升,光芒万丈,照耀着整个世界。
“陛下圣明!”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跪在李豪面前,“老朽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盛世!”
李豪连忙扶起老者,微笑着说道:“老人家,这都是大唐子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向李豪表达敬意。
欢呼声、赞美声此起彼伏,那声音如同浪潮一般,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李豪站在这欢呼的人群中,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他望着远方,目光坚定,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然而,就在这繁华盛景之下,一丝不安的阴影悄然笼罩。
皇宫深处,一封来自安西都护府的急报,打破了这祥和的气氛。
“报——”侍卫的急促声音在寂静的宫殿里回荡,那声音里透着紧张,“安西急报!”李豪接过急报,脸色骤变,手中的纸张微微颤抖……
“大食……”他喃喃自语。